採購訂單單位與基本計量單位不一致問題案例

今天業務部門發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物料A收貨了10,但是發票校驗總是提示:發票校驗數量大於收貨數量:2.由此問題

深入研究下去,發現了以下問題:

     A物料的單位非常的混亂:

     基本數據1中的基本計量單位爲“瓶”;

     採購視圖中的基本計量單位也是“瓶”;

     採購視圖中的訂單單位 爲 空值;

     MM02的物料主數據中還定義了轉換規則:1 瓶 = 5 加;

     採購信息記錄一般數據中的訂單單位爲:PC,轉換:1 PC =1 瓶;

     採購信息記錄 的採購組織數據1的條件中的單位爲 加,轉換關係爲 1PC = 5 加。與此同時,標準訂單數量,最小訂單數量的

單位都是PC。

     如此混亂的訂單單位倒是讓我深入瞭解了之前沒有想到的SAP單位的複雜性,以及各個視圖優先級的問題。經過測試,採購信息

記錄中的優先級最高,其次是採購視圖中的訂單單位,但是物料入庫後的單位和移動平均價總是以基本計量單位來計算的。

    單位的換算是在收貨的時候發生的。點擊MB03查看物料的收貨憑證,可以發現在數量標籤中,有好幾個數量及單位,分別爲:
                               以輸入單位計的數量:15 PC;

                               SKU 中的數量 :15瓶;

                               PO 價格單位中的數量:375 加;

                               訂貨數量:15 PC;

                               收貨數量:15   (此處無單位)

    做發票校驗的時候,系統自動帶出來的訂單單位爲PC,金額是訂單中價格的25倍!!!
    解決的方法是將此採購收貨反衝,然後將採購信息記錄中的數據全部改爲 加,取消PC這樣的訂單單位(採購信息記錄是可以更

改單位的),再次收貨,這個時候只有兩個單位:瓶和加侖。建立採購訂單的時候以加侖爲單位,收貨的時候系統會自動轉化庫存爲

瓶,發票校驗的時候要注意將數量改爲瓶的數量(這個時候發票校驗的界面上仍然是以加侖爲單位的,不知道爲什麼,不要理它),

發料和移動平均價都是瓶的。這樣就正確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