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是生意還是公益?

AI+教育,到底在賦能什麼?

教育,即教書育人,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老師傳道授業解惑,學生獲取知識、經驗。而隨着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髮展,人們也在思考着教育和AI結合的多種可能性。AI能給教育帶來什麼?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如先看看當前的教育需要什麼。

線下到線上,網課爲AI提供發揮空間

疫情期間,由於出行受限,大部分人的日常就是宅在家中上網,用戶對互聯網的使用時長逐步上升。對於學生羣體來說更是如此,除了遊戲娛樂,就連日常學習的課堂也搬到了線上。據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教育學習App行業的日活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1.27億,升幅達到46%

因此,對於不少教育機構來說,網課給了AI更多可以發揮的空間。

互聯網教育的出現與普及,已經可以讓不同地區的學生享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如今配合着AI技術的應用,線上教育有了更多的優勢。

松鼠AI首席科學家崔煒博士在接受InfoQ採訪時表示,一般來講培養一名優秀的教師可能需要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但是AI可以通過數據複製成千上萬名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雖然沒法完全替代教師的作用,但是有這樣一個擁有豐富經驗的“輔導老師”,對於學生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尤其在一些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通過AI+線上授課的模式,可以讓更多學生享受更加優質的教學,改善教育的公平性。

但是,問題也同樣存在。

“直播授課效果是很難保證的。”崔煒博士特別提到了這一點:“沒有了老師的監督,隔着一塊屏幕,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沒有人來監督的。”此外,不同於校園學習,線上授課由於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學生有問題不能隨時找老師解答,老師也不能及時解決所有學生的問題,這對於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同時,傳統的教育模式下,老師講課學生被動接收,雖然大家聽到的內容、獲取的知識都一樣,但每個人的理解情況卻不盡相同,成績自然也就有所差別。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研發人員開發出了AI自適應學習系統。

因材施教,AI自適應學習成熱門

雖然中國古代教育先賢們都曾不止一次地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這一點是很難實現的。中國普通中小學裏,隨便一個班級平均就有五六十名學生,但每一門課的授課老師往往只有一名,若要真的因材施教,師資力量是絕對不夠的。更不要說在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經常出現一名老師身兼數職,同時要教授多門課程的情況。

一些科技公司、教育機構想到了人工智能。

比如,松鼠AI上線了 “智適應學習”系統。崔煒介紹到,松鼠Ai智適應學習系統給每位學生打造了一位Ai老師,Ai老師能夠給學生進行知識狀態診斷和提供個性化學習內容,通過實時監控和跟蹤每位學生的學習數據,不斷調整每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依據學生的學習目標和能力水平,推送最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讓每位學生獲得千人千面的學習體驗,帶來學習效率的提升,真人老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到的監管的作用,無需進行授課。

在教育環境裏,最核心的環節就是教學,因此AI如何給教學環節賦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崔煒簡單地描述了自適應學習系統在教學環節中的實現:

教學分爲教、學、練、測幾個步驟,自適應學習則是通過技術把這幾步完全覆蓋。首先,系統會通過類似摸底考試地測試來對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診斷,從而判斷出學生存在的薄弱項;之後,系統會給出一份報告,並針對學生的個人情況制定出一套個性化的學習方案,而這一套學習方案本身也是動態的,會根據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靈活調整,比如學生如果進步較快,那麼對於知識點學習的先後順序、難度等等也會有所提升;此外,在學習內容方面,由於系統本身已經做到了“千人千面”,因此會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來進行課程推薦以及學習路徑的安排。

網易有道CEO周楓近期發佈的一篇文章[1]中,也提到了類似的功能。他指出:

傳統大班在優良經濟模型和覆蓋所有教學場景上做不到兼顧,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大班在經濟模型角度上雖然最佳,但由於教學場景的侷限,某些課程(比如數學和編程這樣的內容上),遠程情況下要做到“掌握”,就會有困難。以往,教學機構往往轉而通過小班或者1對1來解決這個問題,把產品設計問題轉爲依靠人的靈活性的問題,這又必然會帶來經濟模型上的巨大挑戰。

因此,有道也正在探索的一種創新產品模式:名師互動大班。

周楓表示,互動大班是雙師大班的升級,在包含雙師大班所有元素(直播、主講與輔導老師)的前提下,增加了智能化的機器輔助互動環節,其中包括結構化、個性化的練習與探索。

互動大班模式有3個核心特徵:結構化、個性化的練習與探索;智能化機器輔助;課後與課上練習環節的高效配合。

詳細來說,老師會根據學生的注意力的特徵來設置課程節奏,智能系統還會以由淺入深的闖關模式,讓學生完成階段教學後的個性化實戰演練,並在每個關卡都實現了實時的自動評分,而課堂中的過程性作答結果、課後的作業練習、階段的模考測評都是學生的“雙向反饋”,所有學生的結構化的數據會存入數據中臺。

另外,智能化的作文批改、AI發音糾正也極大地提升了老師的效率。雖然這些AI功能目前仍然無法完全替代老師的工作,但是卻可以大大減少老師的工作量,讓老師將重心集中在教學上。

於是新的問題出現了:AI參與到教學環節之後,效果究竟怎麼樣?

外界普遍存在一種聲音:所謂自適應學習,也不過就是“題海戰術”,學生本身成績的提高與AI是否參與並沒有什麼關係。

對於這樣的觀點,崔煒認爲:這是一種片面的理解。

在他看來,任何一門學科,不做題就想提高成績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但是,學生到底用不用把各種各樣的題都刷一遍甚至幾遍纔可以呢?崔煒認爲,同樣是做題,讓學生少做題、做對題,但是得到同等效果的提升,這樣豈不是更好,因此AI自適應學習就是希望在這一點上有所突破。

AI+教育,盈利如何?

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盈利纔是最終目的。同樣的,在教育機構中,如何讓用戶對“AI+教育”的產品付費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崔煒先簡單描述了松鼠AI學習中心的授課流程:“松鼠AI採用的是學習中心的模式。在學習中心裏,不是由真人老師來授課,而是給每個學生都配一臺電腦,老師只起到監督、輔助的作用,這個學習中心相當於一個智能化的自習室。”

或許可以理解爲:用戶在選擇了某一公司的產品或教育機構進行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對“AI+教育”產品的付費行爲

但是,這樣的付費能給公司或教育機構帶來多少的收益,或者說能不能帶來收益?記者採訪到了藍象資本的執行合夥人周爽。身爲投資人,她的觀點是這樣的:

AI與教育就像是道與術的關係,教育是核心的“道”,而AI作爲工具是外圍的“術”,但是,現在市場中已有的大部分“AI+教育”產品受限於數據、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暫時還無法實現真正的“AI+教育”,更貼切的說法或許可以稱爲“AI+提分”。

比如,培訓機構只能收集某一地區、某些學科的數據,而除了學習數據,學生所處的校園場景、家庭場景等方面的大數據對於準確理解教學過程也非常重要,目前能收集的數據相對於理解教育行業所需要的數據而言非常有限;此外,對於一些比較熱門的學科提分,如英語、數學等,AI輔助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但是如何利用知識圖譜科學描述一個孩子的心智與學習能力,或者如何合理的量化教育方法的成效等等,目前的AI的輔助作用還很有限。

因此,周爽認爲,如果以“AI+提分”的角度來看,或許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並且已經讓一部分公司得到了一定的回報,但是真正的“AI+教育”的市場更加寬廣,以現在的技術暫時無法實現,盈利也就更加困難了。

從用戶付費的角度來說,周爽認爲,如果一個產品一定要把“AI+教育”打在自己的標籤上,那麼這個產品其實更像是To VC的,教育產品貼不貼“AI”的標籤,用戶其實根本不太關心。從家長的角度來說,這款產品能給孩子的成績帶來提升,能夠讓孩子的學習達到理想的效果,那麼它就值得付費。至於如何讓用戶體驗到更多的“黑科技”、如何給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同時使得這個產品的盈利效果更好,這是開發人員和產品經理的工作。

但是,相較於國外市場,周爽認爲中國的“AI+教育”發展的速度會更快一些。以中美市場爲例,中國強大的K12教育是美國市場所沒有的,而中國的政策法規對於一些數據的收集也比美國更加友好,同時,兩國教育的側重點也有所差異,如美國可能更側重心智、人格發展,而中國更注重學習成績的提升。綜上的種種因素,造就了兩國“AI+教育”發展的不同,雖然美國在AI技術上或許更先進,但中國的落地場景及應用市場更多。因此,如果從盈利角度來看,中國的公司或許能更快嚐到“AI+教育”帶來的紅利。

結 語

周楓曾在一次公開活動中表示:“AI+教育”尚在起步階段,但是, 教育信息化和AI+能夠帶來改變。 “有了AI以後,基於深度的AI學習可以自動編寫這些程序,這樣的自動化也會帶來整個社會非常巨大的變化…AI和教育結合後會產生很多的目標,最基本的目標有自動化教育的過程,數字化教育的內容,以及智能化教育的方式。”[2]

而崔煒看來,教育本身是國之大計,但是如果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企業也應該思考如何在教育方面做出貢獻,共同推動教育的發展,這也是爲什麼國家發佈了一些文件,推動互聯網教育、AI教育的落地。崔煒認爲,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創新、需要不斷地適應時代的變化,相信在多方力量推動下,每個參與者都能夠有所收穫。

周爽則表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果,“AI+教育”更是如此,指望AI能夠在一夜之間顛覆整個教育行業是不現實的,但是AI的出現確實促進了教育成本的降低,並可以用較低的價格爲一部分人提供豐富和優質教育資源與產品,只是“AI+教育”整體的發展路徑會很長,不會進步得那麼快。

可以預見,人與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或許在未來能夠成爲主流,不過相應地,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未來又會有哪些新方法、新模式出現,仍然非常值得期待,但也希望企業與機構在探索技術的更多可能性的同時,不要忽略了教育最核心的目的在於:授業解惑,育人成長。

參考鏈接:

[1] https://mp.weixin.qq.com/s/OHreZnTLhMNpvv6lkwGeUw

[2] http://tech.163.com/19/0321/18/EAQG0HAL000999EE.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