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時踩過的雷

01.自己選的專業哭着也要接受

最近高考出分,各種關於志願填報的話題鋪天蓋地而來,我也想起了當年填志願時傻乎乎的自己。

高考填志願時,身邊沒有個可以諮詢的前輩,也不知道如何在網上搜索信息,瞎填了當下熱門的計算機專業。

當時想,什麼專業不是學啊,又聽說計算機好就業,但卻忽略了一個事實:進大學前我連電腦都沒有摸過幾次

事實證明就是自己打臉。

在計算機專業的那段時間,專業課學的很痛苦。別人輕輕鬆鬆就能理解的問題,我卻眨着眼睛看了老半天還跟看天書一樣。

在煎熬了一年半之後,帶着對計算機的敬畏,我弱弱地轉到了英語專業,開始了新的專業生活。

其實現在想想,如果當時對待志願能夠再花點心思,可能就不會面臨最後轉專業這種尷尬的局面了。


02.認識自己,揚長避短

談到選專業,無外乎考慮兩個方向:一是喜歡,二是就業

大人們說到填志願,首先想到的就是畢業後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當時本着就業的心態填報了計算機,卻忽略了自身喜好。我從小偏文科,高中雖然學理,數學和理綜卻一直是拉後腿的科目。而計算機專業的大多數課程都和數學相關,數學思維不好的我,學起來真的很痛苦。

如果我能夠早點認識到自己在理科方面的侷限,也不至於最後轉專業。

說到英語專業,其實我一直都喜歡英語,英語也是我的強項學科。在決定轉專業之後,就以喜歡的專業爲目標,拼了一把,走了狗屎運,最後成功了。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這麼幸運,每年幾百人轉專業,總有一堆人落選,落選的同學只能回到原來專業繼續學習。

當然,半路轉專業,其實基礎不如他人,學起來也很喫力,但因爲喜歡,所以能夠堅持。

回到開頭那句話,對於大學的專業,到底是喜歡重要,還是就業重要呢?

一點不夠成熟的想法,如果你有特別喜歡或者擅長的專業,並有意從事相關職業,那就首選喜歡的專業吧。在擅長的領域,會更容易獲得成績。

如果沒有特別喜歡的專業,還是以就業爲主,但要注意避開自己的短板。

如果實在不知道選什麼專業,去網上做個職業測評,也許會有些啓發。

03.瞭解專業,避免踩雷

大學的專業五花大門,有些專業看起來很吸引人,學起來卻並非如此。

還是回到我的計算機專業,最初填報專業的時候,我並不知道該專業要學些什麼,傻乎乎地就報了。

結果選的專業正好是我的短板,學起來很費力。當你的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的時候,內心就會很受挫。

當然,如果大學的你有高中那樣努力,也許就無所謂專業難度了。但大學和高中不同,很多時候都是單打獨鬥,老師只是引路人,再也不會揮着小皮鞭催你向前。面對誘惑重重的大學生活,如果還是硬着頭皮學習不喜歡的專業,真的是種煎熬。

如果你有心儀的專業,不妨先去了解一下這個課程的相關內容吧。現在網絡發達,隨隨便便就能獲得相關專業的課程,慕課網、網易雲……

在你瞭解了相關專業之後,如果還對這個專業感興趣,那就選它吧。

04.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之前看過一句話,厲害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做好喜歡的事,另一種是做好不喜歡的事。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去做些不喜歡的事,就算在喜歡的專業也一樣。就我原來的計算機專業來說,有很多同學並不喜歡計算機,但他們依舊學的很好。

我大學室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大一調劑進了計算機專業,大學前她從沒想過要學計算機,可大學四年她卻把專業課學好了,打了比賽,發了論文,最後保研。

我也有同學,大學讀着不喜歡的專業,轉專業也沒有成功,最後考研到了心儀的專業,算是曲線救國,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再者,還有同學讀着不喜歡的專業,最後找了一份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同樣過的很開心。

所以說,專業很重要,但也不是那麼重要。高考定不了終生,專業也決定不了未來。

但在我們有能力選擇的時候,還是要認真考慮,對自己負責。

可以的話,參考一下身邊前輩們的意見,或者網上的相關信息,也許這些意見對你並不合適,但多多少少會有些啓發。

無論怎樣,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就是放大自己的長處,未來也會更有競爭力。

說到底,我還是羨慕那些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還做出了成績的人,他們纔是人生贏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