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裏後悔沒做的4件事


01.深耕一項技能

大學裏最遺憾的,莫過於沒有深耕一項技能。

大一加入機器人實驗室,和隊友一起備賽,熬夜、加班、焦慮……那估計是大學最爲充實的一段時間了。沒堅持多久,我就轉專業了,意味着放棄一切,從頭再來。

當時室友和我一起進實驗室,她卻紮紮實實幹了整個大學,最後也憑藉這個平臺獲得保研加分,認識了一批優秀的學長學姐。

她比我聰明。

轉專業後,我加入了英語演講協會,幫着組織口語活動,因爲時間衝突,最後也放棄了。其實,時間衝突只是藉口,真正的原因還是懶。時間,擠擠還是有的。但那些堅持做完一年的同學,不僅拿到了聘書,還鍛鍊了英語,一舉兩得。

大學裏還有太多半途而廢的事情,學PS止步在摳圖,學笛子三分鐘熱度……我有很多興趣,堅持下來的卻寥寥無幾。

想想看,如果當時能在一個方向堅持下去,那今天的我或許就會更有底氣。

無論是專業,還是興趣,能夠一如既往熱愛的,真的好難。

但確確實實有人做到了,只是大學的我不知道“深耕”一詞的魅力,做什麼事都淺嘗輒止。

沒有時間的積累,哪有碩果的甜美?我們看到的天才,背後都有紮根的痛苦。


02.學好專業課

說到成績,算是大學又一個遺憾吧。

學計算機時,數學勉強及格,自覺羞恥,所以奮發圖強轉了專業。轉了專業後,我卻放鬆了。

文科的東西學起來容易,考試時老師也仁慈,卷面分基本過得去,我被這卷面分欺騙了,溫水煮青蛙,以爲成績還不錯。

平時上完課,該玩就玩,該休息就休息,壓根沒想過成績有什麼用。

但那會班上有個女孩子,每天中午不回宿舍休息,提前在教室預習,平時晚上也待在自習室裏。

身上永遠帶着個小本本,上面寫滿了新單詞,下課沒事就翻翻。最後,期末考試專業第一,現在申請了英國的學校。

很多人說,成績不重要。錯了!無論是評獎學金、保研、留學還是找工作,成績都很重要。

就說最現實的——找工作。去年深圳校招,年薪30w,我也報了,但失敗了。我清楚地記得,在報名表上有一欄寫成“成績”和“排名”,我弱弱地寫上了並不好看的分數和排名,心裏卻已經猜到了結果。

但是,世上沒有後悔藥,人生也沒有回頭路,那些遺憾,只能當做給人生交的學費。

03.泡夠圖書館

大學裏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就是圖書館,但我去的並不多。

現在想想,圖書館真的是天堂,有沙發,有熱水,有空調……冬暖夏涼,爲什麼就不經常逛呢?

圖書館裏,安靜又明亮,每個人都在專心做着自己的事情。時不時看見有人伸伸懶腰,打個哈欠,喝口水然後繼續學習。

圖書館的書,種類齊全,方便查閱,那時候的我卻喜歡把書帶回宿舍,結果書上積滿了灰。

大三時專業課多,是圖書館的常客。每天揹着課本去寫作業,寫完作業再從架子上抽本小說。沒想到,那一年學分績也上去了。

但是,到了大三,時間就不夠用了。大三一結束,馬上實習,然後開始找工作,去圖書館的日子也越來越少。

現在畢業了,想看的書都要自己買,經濟有限,下單就會遲疑,也因此和一本本好書擦肩而過。

常想,如果再有機會回到校園,那我一定要做圖書館的常客。


04.多出去看看

如果還有遺憾,那就是錯失了使用學生證的好機會。

要知道,旅行帶着學生證,門票就能半價呀!但是大一大二的我卻從來沒想過出去浪。

整個大學有些宅,生活三點一線,似乎牀上永遠都是最舒服的地方,但也是最罪惡的墳墓。在武漢唸了五年大學,還沒去看過武大的櫻花,所謂的藉口不是搶不到門票就是天氣不好。藉口,想找總是會有的,時間卻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想想,那些宅在宿舍的週末,真的好可惜。明明可以來一場短途旅行,卻寧願在手機裏看風景。

後來聽別人說,大學期間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風景,我總是心生羨慕,爲什麼當時的我,沒有走出去的勇氣,也沒有想走出去的慾望?

實習那一年,認識一個姐姐。每到週末,必然是周圍大街小巷山山水水地逛,說起美景如數家珍,整個人陽光坦蕩,我想那可能跟她看過的世界有關。

看過星辰大海,又怎麼會小肚雞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雙眼看過的土地,纔是最真實的世界。


05.後記

大學過的滿意嗎?我問自己。

有失有得,既已過去,說來也沒有意義。

走出象牙塔,社會是所更加全面又殘酷的學校,等待我的,是酸是甜,那不是一張試卷就能解決的問題。大學已經回不去了,但大學收穫的經驗,依然可以沿用在今天的生活裏。

那些大學裏的遺憾,現在開始補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