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雲•其二》

《停雲•其二》

【東晉】陶淵明

停雲靄靄,時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閒飲東窗。

願言懷人,舟車靡從。


關於作者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自稱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著名詩人。據傳陶淵明曾祖爲東晉名臣陶侃,後家道中落。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入仕,擔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職歸田。元興三年(404年)曾入劉裕幕爲鎮軍參軍,義熙元年(405年)爲彭澤縣令,因不滿官場黑暗,辭官歸隱。從此躬耕自資,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逝。

陶淵明的作品今存詩歌120多首,辭賦、散文十二篇。陶淵明是我國最早大量創作田園詩的詩人,後世稱他爲“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詩歌多描寫田園風光和農村的日常生活,抒發自己安貧樂道、厭惡官場黑暗的情懷,詩風質樸自然,沖淡平和,對唐以後的詩歌影響很大。部分作品表達憤世嫉俗之情,呈現出“金剛怒目”的一面。有《陶淵明集》。


詩歌賞析

不知道大家聽這首詩的感覺和聽五言詩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鍾嶸在《詩品序》裏有一段文字,對比評價了四言和五言,十分精闢。他說四言“文約而意廣”,就是極簡的文字卻蘊含着無限的東西。這個“簡”可以是簡短、簡潔,這是對每句詩的字數而言的;也可以是簡單、簡素,這是對語言表面所傳達的東西而言的。

與“簡”相對的是“繁”,鍾嶸接下來對五言的評價就是“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爲詳切者”。五言每句話只比四言多了一個字,但實際上每句話表面上所傳達出來的東西卻比四言豐富太多了。舉個例子,比如說“時雨濛濛”,同樣寫雨,後來的王維說“雨中山果落”。多一個字,突然就從一片無悲無喜、煙雨濛濛的混沌世界,轉到了一個雨中特別微小的甚至有禪意的細節,你甚至在視覺之外還能調動聽覺、嗅覺。

但是,凡事都是相對的,在邏輯學上有一個定律,外延越廣內涵越窄。也就是一個東西越具體,你畫的條條框框越多,它的可能性就越小。放到語言文字中,你說得越具體,留白越少,供人自由馳騁想象的空間就越小。

中國哲學一直是尚虛而非尚實的,是提倡神而非形的,所以,中國詩歌的最高理想在於“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味在鹹酸之外”。注重的是你沒說出來的東西,而不是說出來的。這也是中國美學“意境論”的精髓所在。

陶淵明這首《停雲》,就是一首極簡卻包蘊無窮的詩。你讀上去只覺得山水蒼茫,宇宙洪荒,瀰漫着一種令人窒息卻又十分含蓄的孤獨與悲傷。烏雲不散,陰雨連綿,天地灰濛濛一片,陸路漫長又連着江海。自斟自飲中是一個渺小個體無窮無盡的眺望懷想與無名的憂傷。

《釋名》說:“亭者,停也。”前一個字是亭子的亭,後一個字是停留的停。所以陶淵明寫雲,用的這個“停”字,很令人玩味。它讓人聯想起亭子,而亭子也是中國古代建築中十分耐人尋味的一個空間。它也是以虛空納天地萬物的,觀者處在亭內的“空”中,望的卻是無邊無際的一切。人傍亭而立,就是“停雲”的“停”。所以開篇一個“停”字,與全詩的格調是一致的。

但實際上,鍾嶸也說到,四言很難寫,因爲“取效風騷,便可多得”,也就是你只要去模擬著名的四言經典《詩經》,就可以寫很多,要多少有多少,但模擬出來的東西千篇一律,反而取消了四言的優勢,造成“文繁意少”的困境。要解決這種問題,必須擺脫模擬,獨抒己意。

這首《停雲》的美,也得益於陶淵明內心獨有的真情實感。《停雲》組詩開篇,他就用小序點明瞭寫作動機:

  停雲,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願言不從,嘆息彌襟。

酒樽裏盛滿了澄清的新酒,家園裏排列着初綻的鮮花,良辰美景佳釀,親人和舊友卻不在身邊。道路阻絕,獨自悲傷。《停雲》組詩四首,寫的其實都是這同一種思念的情緒,浮若遊絲,卻縈繞糾纏,結束了又再度開始,想了一遍,再想一遍。一切都是自然興發的,因情作文,而非爲文造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