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良性制度

良性制度读书笔记


近日读许倬云先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良性制度做了一番思考,自知拾人牙慧,有很多漏洞,还是想发出来给大家看看,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观念习俗相适应,社会制度不能简单的用好或坏去看待,也不能单纯地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去评判社会制度。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社会生产力和资源分配是动态发展的,制度也需要不断地调整优化,以达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动态平衡。


从历史上看,制度本身没有自觉主动做出调整的能力,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制度有自治自愈的良性优化能力;而有权力调整制度的人,多数时候则基于立场和资源优势,使制度的利好多向自己倾斜,长此以往,越来越僵化,当下游阶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近于零时,被迫造反便成为必然。多数的制度变革,是被动、被迫的,不得已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做先锋去清洗、结算固有制度。历史上,那些手拿权力的既得利益者,得到好处就想永远占为己有,子孙相续万世之业,让制度做了他自己的私人保镖,离良性制度越来越远。良性制度的表现之一是当有强力的个人或组织要把权力或利益长久的占为己有并一味地扩张自己的利益,罔顾别人利益的时候,制度可以有力有效地处置、惩戒他,而不是成为他手里的刀,替他服务,宰割下游阶层。


基于此,笔者认为良性制度的框架如下:

1各阶层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得到较好保障;

2各阶层都有一定自由程度的良性发展空间;

3阶层之间上下流动通道畅通,阶层不固化,资源不被寡头垄断,公权力不被个体或组织侵占、私有化;

4各民族友好相处;

5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向弱势群体做适当倾斜;

6劳动创造价值;

7公民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公平公正地实行;

8生命权、人权、法权平等得到保障。


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的社会关系里,极易滋生特权、垄断、专断、不公平的现象,国人骨子里似乎享受“关系”带来的便利和地位上的优越感,对制度规则的遵守仍比较麻木和漠然,“走关系”的好处是自己的,坏处则嫁接给了别人。在老百姓那里,当听到某某某靠山很大,或者谁谁谁黑白通吃的时候,对这种硬关系第一反应是赞叹和羡慕,我们对“走关系”的高超理解和运用,人心所向的东西,是很难揪除干净的。制度的底色是人性欲望,制度的不健全,也反映出国民性的缺点,挥棒子的人舍不得打自己,要真正建立起系统的良性制度,保持整体的良性发展,路还很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