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我也经常对自己失望,但我没来没放弃过让自己变得更好。

                                                ——题记

                                  1

先生今天早上出差走了,我没起身去送他。

任何时候,不论过去多久,对他的感情是否变淡或者褪色,我都不愿意去看他的背影。

他渐行渐远,孤单一点点袭上心头,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见他,自己彻底被孤独笼罩,好像一切都会在他离开后步入正轨,心里反倒平静了许多。

这种平静沉淀以后,迎接我的是更大的恐慌——好像我已经接受了生活里没有他过多的参与。

好像只有他离开我,我才能正常地生活,并且只有在这种所谓的正常的秩序里,我那颗不安的心,才能得到安抚。

我希望自己不再焦躁,但更不希望自己会有一天,不再眷恋先生给的暖与爱。

他曾为我的离开掉过眼泪,我记得当初的感动。

我也曾为他姗姗来迟的身影喜极而泣,我仍记得那份娇嗔与惊喜。

我们曾经拥抱在一起,彼此都用了很大很大的力道,似乎要把对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可如今,我却耽溺于他不在身旁的这份冷清里。

婚姻是否真是一场修行,让我们在一次次地体味到聚散匆匆的苦涩后,更加贴近生命本来的面目——

我们所爱着的一切,终有一天,都将离去,即使我们亲切地称呼对方为自己的爱人,也在一天天地走向告别。

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旅程。

孤独,是生命的答案。

                                  2

我送孩子上学,从一座比较荒芜的村落里经过。

村庄里的房子大都坍塌了,院子里的树却长得很好。

街角偶尔出现一两位老人,当我经过,他们会默契地停下交流,用一样阴鸷的目光打量着我这个过路人。

最初,我心里也是很怕的,尤其怕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

她留着齐耳短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她一半的脸颊都是黑红的胎记,褐色的老年斑块也很多,很显眼。

放在扶手上的十根手指,黑黑的,骨节分明。

每天清晨与傍晚,她都端坐在自家门前,冷眼看着往来的人与车。

我见过她吸烟,苍老的手指夹着烟,送到嘴边时稍稍弯曲,头微微摆动,然后吞云吐雾,面色不改,很帅气。

我见过她推着轮椅慢吞吞地往屋里挪去,走一步,顿一下,她站起来比轮椅高不了多少,很可怜。

我还见过她铺路。

路过的拉土车经过她的门前时,可能因为颠簸撒下了一些土。

我看见她拿着铁锹一点点地把土送到坑里,然后敲平。

她很善良。

我鼓起勇气和她打了招呼,从此,她只要看见我,就会向我点头微笑。

每个受过苦难的老人对身边出现的年轻的生命总是含着祝福和宽容的。

希望我们这群还算年轻的生命,对待身边的老人,能多一些耐心与尊重。

生命里的每一场遇见都是唯一的,每一段缘分,或长或短,或深或浅,都应该被珍惜。

                                    3

因为孩子要补课到八月底,所以我不能回娘家小住,心里很难过。

母亲叮嘱我说孩子上学要紧,等天气凉爽些,她就来看我。

我听了心里却更难过了。

上次视频时,外公正在医院里打吊针,母亲和大姨陪着。

让母亲来看我,在我家里多住些日子,大概母亲也会放心不下外公,住得不安心吧。

生命里总是充满着这样或者那样两难的选择,但母亲的为难却是我为她造成的。

不知道我到了母亲这样的年纪,还会不会做出和母亲一样的选择。

子女就是来向父母讨债的——不仅在物质上要求他们早出晚归去干活,还会在情感上要求他们予取予求,并且这个期限还很长,这份债务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这样看来,做子女的,可真是一群强盗啊。

我结婚后,大姨和我说过很多知心话,她说我的母亲很爱我,只是爱在心头,口难开。

我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也更加觉得自己可恶——

凭什么在自己做了远嫁这种伤害母亲的选择之后,我还要母亲比平时更加爱我呢?

母亲是应该恨我的。

可婚后,母亲给我的牵挂远远多于对我的怨愤。

我让她失望,惹她生气,更让她担心,让她这一生都为我揪着一颗心。

可她知道我无法回家时,却愿意一个人跨越千里,来看我。

母亲这大半辈子,都没出过远门,都是我这个做女儿的,给逼得。

我这种强盗,会更令人憎恨吧。

不止一次说过,来世再不做人,要做块没心没肺的石头,可这辈子欠了这么多债,今生还不完,来世不得接着还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