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150《十分鐘冥想》

      開始冥想有大半年了,還是第一次讀有關冥想的書。沒想到隨手翻開的這本安迪·普迪科姆的《十分鐘冥想》,竟是一本極簡單又好讀的入門書,它不僅加深了我對冥想精髓的理解,更幫我找出了不少日常修習中常犯的錯誤。

      提到冥想,沒接觸過的朋友也許容易將它與某種宗教儀式聯繫在一起,認爲冥想就是盤腿靜坐或吟經誦文。其實,冥想並不侷限於任何特定形式,確切來說它是一項技能,一項訓練人在嘈雜繁忙生活中不爲外物所擾,能維持內心平和的定力。冥想能養護人心靈,幫我們發現和創造更多屬於自己的“頭腦空間”,拋開當下情緒,獲得來自內心深處的富足與寧靜。同時,冥想它也是一項關於覺醒訓練的體驗,它可以賦予人更敏銳的洞察力,讓我們在專注與靜默中覺察並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學會與當下的自己和平相處,重獲輕鬆愉悅的自在感。

      冥想好處很多,它能減少人負面情緒強度,可以緩解焦慮,解除壓力,改善睡眠。半年來的自行練習,我也體驗到了它所帶來的各種妙處,如更充沛的精力、更清醒的頭腦,睡前冥想還有利於身心放鬆,提升睡眠質量等。不過有時的練習也會出現偏差,效果不盡人意,好幾次冥想到中途,因心煩意亂始終無法安定,最後選擇了放棄。以前我很不理解其中原由,今天終於找到了答案。

      冥想真正追求的,也許並不是某種靜而空的狀態,而是更好地“看見”自己。以往練習我容易陷入一種怪圈,越是心浮氣躁想要放鬆,心中升騰的雜念就越多、越難平靜。今天讀這本書才真正明白,原來冥想並非安神定魄的萬能神藥,它只是一個幫助人覺知自我的工具。

      正如作者師父所言,冥想它不是思考,它所做的不過是將一道明亮的光照射在我們心靈上而已,它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一切,這道明亮的光就是覺醒。不過光照之處也會包含我們心靈中比較陰暗的角落,那裏有我們不喜歡、不願面對的一些東西,出於本能,我們會不自覺地抗拒它,想方設法想要壓制它,所以焦慮的念頭就層出不窮,最終陷入“越抗拒、越焦慮、越難心安”的困局。

      冥想是一種心靈訓練,它目的不是要我們去控制想法,而是要讓思維流動起來,去尋找一種新的平衡。很喜歡書中關於“藍色天空”的比喻,即無論我們感受如何,心靈的深層本質就像藍色的天空一樣澄澈而寧靜。當我們因爲某種原因情緒不佳或心懷苦楚時,就像天空里布下的陰雲,心情越不好,雲層就越厚,越讓人感到煩悶壓抑。

      冥想真正要做的不是幫我們驅散陰雲,而是教我們搬把椅子,安靜地坐在自己這所心靈花園裏,靜看雲捲雲舒。所以,有什麼樣的想法和情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靜觀這些想法和情緒,看着它們流動。靜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原來有些雲蓬鬆柔軟、潔白無瑕,有些灰暗陰沉、雷電重重,可是不管怎樣,它們都會慢慢飄散,最終真正屬於我們的還是心靈這片天空。

      能否看見自己心靈的底色,取決於我們當下的感受和心情,因爲它們就是那些雲朵,如果我們只是忙於處理想法,那藍色的天空就會暫時被雲層遮蔽。情緒的存在是一時的,但我們心靈的天空卻可以始終是藍的。其實我在冥想中常犯的錯誤,就是將關注點放錯了地方,一心想着驅散雲層,以致本末倒置忽略了最重要的靜觀修心。

      如果想讓自己每天神清氣爽,生活多份淡定從容,不妨抽出十來分鐘,也給自己設定一個擁抱自我的時刻。也許,從此你也會愛上冥想,愛上這份清醒、平和與輕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