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眼中的世界

《黑客与画家》
【美】PAUL GRAHAM
【译】阮一峰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4月版
图灵教育系列

光看书名会以为这是一本漫画书,我也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书。以这样的心态打开这本硅谷创业之父的书,必然是会遇见很多惊喜。

本书是作者的博客合集,15篇文章可以不按顺序阅读,其中很大一部分讲的还是跟编程相关的内容。对于一个不懂编程的人来说,本书的译者对一些概念提供了解说,增加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可读性,看得出是很用心的译者。

作者本身的经历可以在网上找到,本书的内容只要买一本就能看到。读完这本书的最大触动并不仅仅是作者在书中的有新意的观点,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看到作者这样的创业者(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少数人)思考问题的路径,这事本身就很有意义。

我们知道历史上,因为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使得知识的传播发生了指数级的增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是爆炸式地增长,在迷雾一样的信息中找到那些真正有用的知识,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问题。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写成书,虽说有一些内容存在水分,但比起互联网时代之前只能靠有限的文字资料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现在更多的成功人士自己出书立传,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了一个渠道去了解他们。如果他们写的是自己对生活事业的思考这类话题,实际上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去观察他们是怎么思考的。作者也告诉我们:

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正是成功的奥秘所在。

人与人之间很大的区别是在认知和思维模式上。作者会关注书呆子这个话题是因为他本人在读书的时候就是这类人,而长期以来普通人对这类少数群体的关注不多,就更不用说有深入的思考了。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书呆子不受欢迎的原因是他们脑子里想着别的事情,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经营自己和如何使自己更受欢迎这点上。

通过作者的分析,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书呆子不受欢迎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了曾经的书呆子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是怎么推导出这个结论的。而后者,我认为是在我们在向这个世界学习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少数人的想法有时候比大多数人的想法更为重要,换句话说,大众也意味着平庸。

就像书里写的创业,如果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一般说来创业成功的机率也会小很多很多。

真正竞争软件设计的战场是新兴领域的市场,这里还没有人建立过防御工事。

将黑客与画家联系起来,是这本书从书名就吸引人的地方。书中写道:

黑客和画家都是试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编程就是一个打草稿再修正的过程,你把整个程序想清楚的时间点,应该是在编写代码的同时,而不是在编写代码之前,这与作家、画家和建筑师的做法完全一样。
画家学习绘画的方法主要是动手去画,黑客学习编程的方法也理应如此。
黑客从一开始做的就是原创性工作,根本没有他人完美的成果可以依靠。

这样的联想和对比,不仅让不懂编程的人明白编程的创作,也能看到知识迁移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在查理芒格的书中也多次提及。读了这本书之后,是不是发现黑客与画家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物种。

这本书既能让读者看到作者的观点,也能看到作者的思考方式和关注点。就像黑客会思考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倍出的城市是在佛罗伦萨而不是米兰这样的问题,这个世界的很多事物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有相通性。不要把自己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或者是现有的生活中,也许才是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