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唯心造》

2020.8.23      佳豫

《万法唯心造》(解读论语第189天)

日经第514篇(颜渊第十二)

东方有佳人,豫云圣贤道

在因上精进,在果上随缘

经典原文: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

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我们说人都是要脸面的,一个人好好的,有吃有穿是不会去偷盗的。

人之所以出现迫不得已去偷盗的情况,原因一:可能是高位的人欲望太重,把财富都搜刮去了,那底下的人就没有饭吃,只能铤而走险。

原因二:比如,自己虽然有吃有穿了,但是,当发现别人家用的碗是银子做的,筷子是用象牙做的,勺子是玛瑙做的……再看一下自己家的:陶瓷做的碗,木头做的筷子,嫉妒之心加贪婪之心一起,就也想要象牙做的筷子,银做的碗,玛瑙做的勺子……就会去偷盗。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说: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位居高位的人:有衣服穿就好,吃饱饭就可,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欲望产生,就不会想着去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也不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有盗贼出现,就是因为在高位的人欲望太多,如果在高位的人欲望少了,自然就可以把大把的精力,花在如何治理天下上,如何让百姓丰衣足食。

孔子认为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解决匪患,解决盗贼的根本问题。

有些领导经常会报怨员工不听话照做,干活不卖力,其实这些都是做领导的人不懂得: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都是自身的欲望太多,才会想着从别人的身上得到更多。

一旦别人感觉到你想从他那里得到很多,他就会产生一种自我防御功能,就会跟你产生对立,只有你把自己的欲望放下来,才会跟大家融入在一起。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个朝代叫唐朝,当时称之为盛唐可不是瞎吹的。据说当时的百姓都能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百姓都有多么富足,所以当百姓丰衣足食,也就没有人偷盗,大家都开开心心过日子。

《太上感应篇》上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心,就会召感什么样的人。善心就召感福,恶心就招感祸,祸和福都是自己召感而来。

正所谓上行下效,季康子是大盗,这朝政本是国君所有,却被他把持朝政,自然就会招来小强盗,去偷他家的东西。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外界有不良的东西出现,就会立刻反求诸己,知道是自己德行不够感召而来。

如果德行够,不会让自己看到,看到了就说明自己德行不够。我们不可能说出内心没有的话,我们也不可能画出内心没有的图案。万法唯心造,心里有,外界才会反映出来。所以只管修好自己,绝不抱怨外界。圣君都是罪己,不罪人。

话说,有一个女性,她的女儿上小学就很喜欢偷别人的东西,甚至还偷过别人一万多块钱。

后来才知道,原来孩子的母亲有外遇,同有妇之夫搞在一起,所以她的孩子也会被潜移默化的养成偷鸡摸狗的坏习惯。

我们说贪字头上一把刀,在这个娑婆世界里,欲望谁都避免不了,断欲虽难,却真的特别重要。

什么叫正真的自在?福德自在,随心所欲。就是,想用钱的时候就有钱,不想用钱的时候就没钱。

很多的贪官,即使满屋子都是钱,他也不敢花,只能看看,天天享受的是烦恼和恐惧。

我们说,虽然这个世间没有一个有形的王位给到我们,但是我们也要有国君一样的心态。

也就是说,当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敬仰时,绝对不会动心,把贪欲放下,一切都是梦幻泡影,要用人们奉献的资源,做个管道,转手去供养其他苦难众生。

孔子这里指出:为政者要懂得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用自己的德行去感染百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