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2 陈氏太极拳之:太极拳大师陈鑫去过北京吗?

陈氏太极拳之:太极拳大师陈鑫去过北京吗?

ڷ作者/李通国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陈鑫的名字,因为他不像杨露禅那样一战成名被传颂成了民间神话故事,也不像陈长兴那样是一个做成大事者的老师。但陈鑫是个有鲜为人知的故事的人,就像突然提出太极拳大师陈鑫来过北京吗,这样问题时候一样会让你莫名诧异。

一、突然出了名

陈鑫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他的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1933年河南开封开明书局出版后,那个时代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陈家后裔中陈绩甫(陈照丕)、陈子明在南京教拳,陈发科在北京教拳,此时已是陈鑫去世四年之后的事了,而之前的陈鑫寂寂无闻,老年更是贫困不堪,连出书都是由众人资助。

陈鑫再次出名是在1980年代之后中国武术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期之时。斯时太极拳为全世界众多人口喜爱和练习,太极拳辉煌如日中天,陈家沟争甚至取到了“太极拳发源地”的美名,朝圣者蜂拥而至,《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为陈氏太极拳传承者奉为圭臬。陈鑫一时成为太极拳著名理论家,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塑像立于太极拳馆中,受到朝奉者的顶礼膜拜,于是半个世纪后的陈鑫金身上散发着神秘的荣光。

这有点像大画家梵高,生前默默无闻,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的大量作品被人嗤之以鼻,四处受尽冷落,离世几十年后突然人们发现原来这个不为人理解的画家原来是美术史中最具创造力和开创性的画家,因此名垂美术史。说起太极拳史还真是不得不提及陈鑫,换句话说,陈鑫是太极拳历史中绕不开的人物。

《陈氏太极拳图说》成就了陈鑫的盛名。

二、问题就出在他的著作上

让陈氏家族人引以为傲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有一些隐秘的问题。当然不是说陈鑫大师在品德上学识上有不端的品行,而是显露了他在太极拳理论上的认知并非完全来自陈氏先祖,也非完全独创,他对流行于世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全盘继承,巧妙地用自己的语言融进文章中。

我们把它们一一寻觅出来,大家共比照。(以下,王指王宗岳,陈指陈鑫)

1.王: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陈:太极者,生于无极也。

2.王: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陈: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辟(开合的意思)动静。

3王:无过不及,随曲就伸。陈:无过不及,曲伸往来。

4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陈:接转灵敏,缓急相将(相随之意思)。

5王: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陈:太极拳变化万端……所谓一以贯之者。

6王: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陈:打拳熟而又熟,无行迹可拟,如神龙变化

7王: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陈:非用功夫久,不能知也。豁然一贯理神妙。

8王:虚领顶劲,气沉丹田。陈:顶劲顶好,气沉丹田,虚灵含于内。

9王: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陈:不偏不倚,忽现忽藏

10王: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陈:一扬一抑理循环;欲扬先抑。放纵之时纯是前扑,一直向前,愈远愈好。

11王: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陈:如虫落胶,有翅难飞,此中之妙,微乎其微。

12王: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陈:微观诸人,内观诸己,人所不见己,我独知之他。

13王: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陈: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妙也。

14王: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陈:慢到十分功夫,即能灵到十分,惟灵到十分之火候,斯敌人跟不上我,反以我术为奇异。

15王: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学太极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次势情理终于茫然。【1】

科学巨匠牛顿谦虚地对人说“我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众多的创新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陈鑫的著作也算是站在前人肩膀上了,只不过不全是他们声称的他们的先祖,而是还有王宗岳等太极拳的前辈们。

住在黄河边上一个偏僻小村庄里的穷书生,他读过流行的太极拳理论吗?这样想真是低估了陈鑫,他是出外见过世面的书生。

三、一个被人忽视的细节

陈鑫是清光绪岁贡生。

对太极拳理论有点兴趣或是到过陈家沟游览的人,大约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陈鑫的事迹,其中最重要却有不为人所瞩目的一条,他是清末岁贡生,因为现代人多不了解“岁贡生”是何物,所以写作者往往一笔带过,观者一眼略过,谁也没有在意过,谁也没有深入探究过这件事。

科普一下“岁贡生”,也许通过这一点,可以洞悉陈鑫为后人所掠过的人生经历。

贡生,是清朝时从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挑选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最高学府京师国子监深造的读书人。“岁贡生”的全称是“岁贡贡生”。

清朝国子监(太学)对学生的录取学生的形式多种多样,一如我们今天高等学校招生的形式中有统考生、单考单招、推荐生、特招生等等。它的招生形式分为贡生和监生两种途径,每个途径又分为若干条渠道,我们只详述一下贡生的招生形式。贡生分为,岁贡贡生、恩贡贡生、拔贡贡生、优贡贡生、副贡贡生、例贡贡生等几类形式。

其中岁贡贡生是这样招生的,每年府学(相当于省一级)挑选2人,州学每两年选3人,县学每年选1人,从中择其天资淳厚、学问有成且二十岁以上者入国子监,就是岁贡贡生。这是国子监常规的“招生方式”,类似于今日高等学校的统考生。

陈鑫就是国子监招生中的第一种录取方式录取的学生。岁贡贡生到达京城后,还要参加翰林院组织的复试,成绩合格者才能真正进入国子监读书,不合格者朝廷要予以申斥,当然申斥的并非考试本人而是地方官,后果是要把考生遣回原籍读书。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就是以岁贡贡生的身份入读国子监,同为大清岁贡生的陈鑫也在北京国子监读过书。

国子监的学习内容以国学为主。生员们进入国子监,依照成绩被分做三等,如果学生修习完《四书》的主要内容,便可以进入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学习。一年半之后,学业有成者可以进入修道堂和诚心堂学习。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便可以升入最高班级——率性堂学习了。这样修完学业需要四年半的时间,陈鑫应该在北京度过了四年半的修学时光。

这个,很重要吗?

四、合理推理

了解陈鑫的经历,我们可以知道他可能接触过什么样的信息或知识。

陈鑫是光绪年间的“岁贡生”,光绪的在位时间是1875年2月至1908年11月。我们尚没有获得确切的资料知道陈鑫是哪一年的“岁贡生”,做一些合理推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清设置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国子监的历史使命结束。1900年义和团运动紧接着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皇家出逃。次年就回复正常秩序,1903年1904年还进行了三次进士考试。因此,他的就读时间在1875年之后1905之前都有可能,年龄段在26岁到56岁之间。

杨家太极拳在“同治中兴”的六十年代,已经开始在上层社会传播,适逢武禹襄成熟的太极拳理论著述送杨露禅之时。1902年杨健候从军界退出,杨家生活没有了固定保障,开始在民间教拳。作为大清最高学府的学生,天之骄子,陈鑫有条件接收到上层社会的一些信息,在他可能读书的时间里,有机会了解上层社会兴起的太极拳。

陈鑫著作写作时间自称是1908年动笔,到1919年完成;十年后的1929年辞世。他开始著书之后的二十年间太极拳从北方到南方开始广泛流行,此时的陈鑫也并非一个陈家沟以耕种土地为生的农民,而是在邻近县学堂里教书的先生。

《中国太极拳历史》作者于志钧说陈家沟“文化落后”的时候,可能忽视了陈鑫的经历,贡生是清朝最高学府的学生,在几个县城走动的教书先生陈鑫怎么会是一个孤陋寡闻的农民!陈鑫是陈家沟习武者中出外接触过世界的几个人中的一个,落叶归根的只有他和后来的陈照丕,陈子鸣、陈发科及其子陈照奎在外定居。

五、结语

陈鑫在北京读过书,他就有可能在这个时间里接触到开始在上层社会传播的太极拳的些许信息。不过,后来他在创作著作及著作完成后的时间里都有机会接触已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太极拳理论,斯时太极拳书籍已经流行于世。那么,陈鑫著作中完全使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人非要在太极拳和陈家沟之间添加一个“蒋发”来自圆其说,但又不知道是让他教陈王廷呢?还是教陈长兴?这大约是个美丽的传说吧!


注释:

【1】见于志钧.中国太极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P:287-28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