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菱頌

老早就想寫一寫家鄉的菱。

菱,一名芰,俗稱菱角,一年生水生植物,果實、莖可供食用。

夏天,菱是湖泊、塘堰的一道風景,那一片覆蓋在水上的菱,嫋嫋娜娜,青綠碧翠,白花點點,素雅大方,似灑落在綠色地毯上的雪花。

眼前一片菱,讓我的思緒穿過時空,回到了那“十年九水”的年月,多少窮苦人靠菱角野菜餬口度日。記得解放前夕,洪水氾濫,我們全家從湖南逃荒回來已是隆冬季節,家裏碗米無存,處在飢寒交迫之中。父親駕着小破船頂風冒雨到湖裏去採菱,把那落在水底的菱撈上來。如此每天可以打撈20多斤菱角,供七口之家和着野菜度過了饑荒。

感謝菱救了我們一家人的生命。就像當年在湖上打游擊的赤衛隊員們深情吟唱的“蘆林是我房,菱角是我糧,船板是我牀,紅軍是我娘”。

菱是如此執着安定,不像浮萍那樣隨水漂泊,聚散不定。因爲菱有一個深深紮在水底的根,有一根牽着靈魂的線。它風吹不走,雨打不散,一如家庭緊緊團結在一起,守着家園,繁衍生息。菱與蓮爲鄰,當蓮開得紅紅火火,置身於萬丈紅塵時,當人們盡情讚美蓮時,可菱毫不嫉妒,不露聲色地快快活活地生活在蓮的底層,賴以生存的條件是從蓮葉縫隙中篩落的陽光、雨露並向人們展示着,以它那堅硬飽滿的果實,以它那份“不管風吹浪打”的成熟。


秋天,蓮花開過了,已是“殘荷聽雨”的蒼涼。菱花悄悄地開開合合,默默地醞釀着生命的燦爛。結出的菱角有紅色的、有綠色的、有褐色的、有鵝黃色的、有兩隻角的、有四隻角的。但她不妖不媚,不卑不亢,有棱有角有尊嚴。誰要是不講規矩,輕慢褻瀆了她,她就會刺傷你的手,刺痛你的嘴。你若取之有道細品慢嘗,它就會給你一份美的收穫和享受。

走進書房,翻遍了書架上的歷代詩文,查閱了《辭海》《辭源》。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盡是贊蓮之句,很少有頌菱之詞,只有採菱者在勞動中唱的《菱歌》,屈原在《離騷》裏的“制菱荷以爲衣”的浪漫描述及李白詩“菱歌清唱不勝春”的吟誦。寥寥數語,僅算對寂寞冷落的菱安慰罷了。莫不是一些文人忽略了菱美的內涵?而我真正感到了菱的偉大,它在任何能成活的地方,哪怕陽光雨露不足,只要在天地之間,它會把綠色,把芬芳的小白花,把甜美的果實獻出來,由此證明它有一顆美的靈魂。

生命的歷程中最重要的是追求,尤其是對平凡無怨無悔。轟轟烈烈也好,默默無聞也罷,要的是一種努力和執着。奮鬥的過程和結果,便是生命的美麗——這就好象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