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男孩》如何掙脫?

2018年上映的一部《奇蹟男孩》讓很多人都淚目,我也深有感觸,確實是一部難得的好片,從選角到劇中主人公的情感塑造,都可以說得上是很到位。唯一的缺點就是篇幅原因,沒有演繹出原作中的那種成長中的需求感,以及階級差距給成長中的孩子們帶來的困擾,原作中的很多細節更能讓我們去了解,“奧吉”的生命爲什麼會是奇蹟。

作爲同樣天生便帶有缺陷的生命,我覺得我對類似《人性的枷鎖》中的菲利普,《豐乳肥臀》中的上官金童,或者《奇蹟男孩》中的奧吉,都有一些特殊的感覺。我們這種都是與社會有所衝突的人。可以想象同樣是備受社會壓力,同樣是艱難的生活,別人下班心中帶着一肚子火氣,或許因爲工作的壓力,或許因爲上下級關係,或者是同事之間的關係。而我們卻比他們更多一層東西,“特殊化”與同類不相同的特徵。記得有一次回家,兩個老太婆從我旁邊走過,然後有一個特別興奮的跑回來,盯着我看肆無忌憚的看,我反盯着她,她就若無其事的假裝看樹,然後轉身和同伴對我指指點點。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去理髮理髮師無意間說到殘障話題,我並沒有情緒波動,她感覺好奇,竟然故意試探我的底線。很多時候感覺我確實有些強大。

然而故事中的奧吉更加強大,我們可能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而故事中的奧吉卻纔十歲,可以想象他所會遇到的。第一充滿好奇的心裏年齡,同伴們都差不多的年紀,對待異類,充滿了好奇心。第二肆無忌憚的年紀這樣的年齡,容易叛逆容易追求刺激,事實是故事中也一再表現,奧吉被欺負,被孤立,被背叛,本就脆弱的生命,還要經歷殘酷的對待。

孤獨有兩種,一種是“憤世嫉俗”的孤獨,一種是被同類拋棄的孤獨,從精神乃至肉體,覺得自己被拋棄,覺得自己弱小,事實是我接觸的圈子確實有很多,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懵懂而迷茫,不敢去探尋,只因爲傷害太多了,這種現象不光有殘障人士,還有正常人,害怕打擊,害怕迫害。

而故事中的奧吉並沒有,他越戰越勇,越來越強大,曾經有人看着他喫不下飯,後來夥伴們沒了他喫不下飯,友誼也越來越多,一起體驗男性都會有的暴力,一起承擔,一起成長,【金庸】先生在散文集《莫若相忘於江湖》中闡述了這麼一個觀點,認爲人的義氣有助於人們更好的生存,在《進化論》中也同樣有這樣的說法,遇到危險不拋棄隊友,存活的概率更大,遇到老虎四散奔逃最終都會死,然而聚在一起大聲吼叫,卻可以嚇走老虎,奧吉具有這種品質,而且表現的地方很多,輕易的原諒了傷害自己的朋友,幫助朋友打架,即使耳蝸掉了也沒怕,還有善良,以及大度,種種優秀的品質,而且表裏如一,華美從不改變。

記得不止一個朋友問我,‘你有被拒載的經歷嗎?你有被不公平對待的經歷嗎?’還有等等等等,然而我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我從未被拒載過,走南闖北也不少地方了,就是沒出現過,我不知道爲什麼,也不明白被拒載,有什麼大不了的?還有人覺得公平,覺得應該什麼都平等,我在想你怎麼不去登泰山?或者讓人給你在珠穆朗瑪峯裝個電梯,平等是本質的平等,而不是形式的平等。這個社會承認我們是區別於動物的人,承認我們的人格,承認我們的價值,還有什麼不平等的?你本來就不同,口號喊的滿天飛,本質卻改變不了,那又有什麼意義?低級的人也整天在說社會的不公平,別人努力半輩子得到的待遇,卻需要和你平等,這公平嗎?身爲殘障人士,不便與方便,只在一瞬之間,當你的魅力,讓很多人覺得,這裏可能需要一條無障礙的時候,還需要那麼多的聲音嗎?還會有那麼多的阻礙嗎?影響世界的永遠是人,而不會是冰冷的道理,或者道德的譴責。

奧吉做到了,默默的做,默默的改變自己融入大家,別人也需要你,就會尊重你,孩子比大人更加容易認同他人,成年人是自大的,孤傲的,無知的。

奧吉的優秀品質,離不開家人,家人給他的影響與幫助,讓他強大,姐姐將愛讓給了他,父母全身心賦予了他愛,連鄰居都那麼的友好,就像翻譯該作的作者所說的那樣,奧吉生在了一個好家庭,有了一個創造愛的可能,於是展現了出色的魅力,讓他超越自己,擁有了奇蹟。而普通的殘障,或者特徵明顯的人,卻並不一定具有這樣的好運氣,這是一個暖心的故事,卻也是一個讓人沉思的故事,對待他人,我們該如何做,對待階級差距我們又該如何做,作者進行了很多的探討,最終得出的結局,和【列夫托爾斯泰】一樣應該用愛,來改變世界。

《奇蹟男孩》是一部很棒的作品,其實我覺得類似《玉米人》或者《百年孤獨》這樣的現實魔幻主義作品,《奇蹟男孩》更像《堂吉訶德》或者《包法利夫人》這樣的理想主義作品,童真的視角卻思考現實主義的話題,所以我使用了比較現實的寫作手法,讓大家更直觀的感受作品中,我理解出來的一些作者的可能想傳達的東西,才粗詞淺,望諸位海涵!再次感謝各位讀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