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爲朋,同志爲友》

2020.8.28        佳豫

《同道爲朋,同志爲友》(解讀論語第194天)

日經第519篇(顏淵第十二)

東方有佳人,豫雲聖賢道

在因上精進,在果上隨緣

經典原文: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子貢問孔子怎樣對待朋友。

孔子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三國時期,有兩個著名人:管寧和華歆,他們倆一開始也是好朋友。

有一次,他們一起在菜園子裏幹活,看見地上有一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而華歆卻撿起來看了兩眼才丟掉。

又有一次,兩人在屋裏讀書,門外有富人的車馬經過,管寧如如不動,華歆卻忍不住走出去瞧了瞧。

管寧以此認爲華歆放不下名利,於是選擇與他“割席分坐”。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既然價值觀不一樣,那就果斷分開,這是一個比較客觀的交友思路。

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自然會有不同的經歷。那價值觀不同,志向不同的人就很難走到一起,反之,能走到一起的人,大體上價值觀是相對一致的。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交友要去掉很多的主觀的因素。正所謂:同道爲朋,同志爲友,我們需要拿一顆中正的心與他人交往,而不是降低自己。誰比誰高貴,都是獅子身上的毛,只是顯化的不同而已。

那本着一顆至誠之心去交友,也要有一顆明智的判斷之心來保護這份友情,保護好自己。

既然要給對方忠告,那就不要想着得罪對方的想法。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這在李世民和魏徵之間,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他人不能接受時,要適可而止。一是讓對方有緩衝期;二是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三是通過停止來覺察自己,從而提升自己的格局。

我們說,老師做爲榜樣,言傳身教,同時作爲學生不可能一天到晚跟着老師的,老師有他自己的事情:要看他的書,要備他的課,要寫他的感悟。

所以,我們在求學的過程中,既要有老師,也要有益友。交朋友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勉勵,互相切磋琢磨,然後一起成長。

我們說,遇高手千萬別放過,就是因爲他們的清閒時間不多,需要我們抓住難得的機會,遇到就要善問,善請教。

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靠自修的,於是有個好朋友就非常重要。比如前面,樊遲問了問題,還是沒有參透,那就去問好同學子夏,幫他解惑。

忠告就是對朋友在大是大非上做出善惡抉擇,如果見到朋友有過,不能夠勸善規過,普通話就是不夠意思。要真正對朋友負責任,就要以善道來引導朋友。

智一老師在課上說過一個關於韓信的故事,話說,有一天,韓信奔馳路過一個地方,剛好佇立在一顆大樹底下,這個時候,韓信突然感覺怎麼下雨了,擡頭細看,原來是有個小孩在樹上撒尿。韓信非但沒有及時的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爲,還笑着送了小孩一些銀子,小孩一看也樂了,他跟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

過了一會,項羽騎馬追到這個地方,小孩依葫蘆畫瓢,故伎重演,結果項羽二話沒說就把小孩給砍了。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人心的險惡。

當然,勸告的方式方法,是需要我們不斷修煉提升的,有時候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反而起副作用。所以,時刻覺察,時刻懺悔,時刻反省,時刻感恩。

《弟子規》上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其實也適用於朋友之間,孩子之間。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其實是聽不進任何建議的,因爲沉浸在情緒裏的人特別自我,愛鑽牛角尖,忘了真實的那個自己需要冷靜迴歸。

此時,我們就要學會停下來,拖一拖,放一放,讓一讓……我們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太過執着的結果,就是會關係弄僵破裂。

如果是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那就是一種控制,誰都是最愛自己的,是自我的,那就會啓動他們的防禦系統,對抗到底。我們說要先跟後帶,先以欲勾牽,再引入佛智。

就像我們寫東西,寫着寫着突然被某些事情打斷,那思路就停頓,於是前面的情緒或許義憤填膺,也許多愁善感……都會在停下的那一瞬間使自己的思路轉彎,等再次提筆書寫的時候,想的東西就又會不一樣,會是別樣的風景。

比如我們的初心,一開始很堅定,但是走着走着,就會遇到很多阻礙,來自性情名利子的牽絆,於是走走停停,人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要做什麼。

所以,我們的心,要時時歸位,時時在線,人生最怕的就是斷斷續續。

我們要像大樹學習,不斷紮根深長,把自己活成浩瀚的海洋,讓自己變成遼闊的星河,纔會讓自己不受干擾。

大樹不會因爲有枝葉的脫落而停止生長,價值觀其實也是一股能量,人生行爲信念而牢固。

比如,今天早上過來上課時,突然下起好大的雨,整條馬路都被淹成河了,時間已經過了9點,我當時就是一個念頭,要是有人帶我過河就好了。有時候,信念的力量就是這麼厲害,我抱着試試看的態度,給王梅打了電話,沒想到她也堵在了路上,她對我說,等下過來接我一起去學校,所以,有時候人生也正是因爲信念的牢固而持久。

我們說,三觀不合的兩個人,就像兩條相交線,走着走着分歧就會越來越明顯,無論走多遠都不是一條道上的人。

每個人的想法都沒有錯,只是站的維度不同,於是想法就不同,那處理的結果就不同。

所有問題的發生都有原因,都是因爲愛不夠,鏈接不夠,交流不夠……我們說,情未連接,愛爲一體。鏈接越深,情就越深。鏈接斷,情就斷。所以要想有永恆的情,就要有永恆的鏈接。

不怕有問題,有問題纔會成長,成長必定會有問題出現,最重要的是善於覺察觀色,總結教訓。

世界的人口有那麼多,百姓百姓,心肯定都不一樣,移情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所以,高手非常稀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