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是做出來的——舒生讀《論語》第一百三十三

儒學歷史上有個鵝湖之會,發生在宋淳熙二年(1175年)春天。當時呂祖謙訪朱熹至武夷,二人共同讀周、張、二程書,編輯《近思錄》。後來朱熹送呂祖謙至信州鵝湖寺,呂知道朱熹、陸九淵二人在理學觀點上有分歧,就想調和統一,所以約陸九齡、陸九淵來鵝湖一會,共同討論學術問題。這就是後來人們所稱的“鵝湖之會”。鵝湖之會上,二陸主張先發明本心,然後加以博覽,認爲本心之性千古不變,明心功夫終究久大;朱熹則主張通過問學致知的方法,先博覽而後歸之約。雙方各持己見,陸九齡、陸九淵並賦詩明志,譏諷朱熹格物漸修功夫爲“支離”,總不免要泛觀。這引起朱熹的不滿。雙方辯論三天,觀點始終未得到統一。與會的還有臨川太守趙景明,及所邀劉子澄、趙景昭(《陸九淵年譜》),另據《宋元學案》,陸氏弟子朱亨道及其兄朱濟道也參加了此會。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通叛,弗畔,就不是不叛道。孔子說:君子廣博地學習,又能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古文一個字有很多意思,這裏的“文”是個含義極多的字。“文”的最高境界是堯之德的“欽明文思”,堯的文是“經天緯地”。孔子所謂的“文”當然不限於讀書,凡是天地間的規律和理論都叫文,天有天文、地有地文、人有人文,水也有水文。孔子時代,文之種類、範圍已不斷擴展。先是闡釋六經而成一家之言的諸子百家,後來又有詩賦文學,還有西域傳來的佛教典籍。文明繁榮以文的繁榮、多樣爲標誌。孔子在前文就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博學於文才有人文。孔子生活的軸心時代,是人類文明實現了一大突破,在古代希臘、中東、印度和中國,幾乎同時出現了一批偉大的思想家,中國的孔子、孟子,印度的釋迦牟尼,波斯的瑣羅亞斯德,巴勒斯坦的先知,希臘的蘇格拉底……他們對人類的一些根本問題提出了獨到的看法,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傳統。而一直延續到今天的世界幾大文化模式——中國式的、印度式的、西方式的,大致同時確立起來。孔子看到了文的繁榮大趨勢,深知不學習無法跟上文明發展的腳步。所以他把好學作爲自己最突出的“德”。

好學到底學什麼呢?廣泛學習前人的典章文獻。學習要聚焦,也要廣博,不廣博就不能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用華杉老師的說法,觸類旁通就是在同一個類別、同一個領域,說同一件事,也要讀很多不同人、不同角度,甚至不同立場寫的東西,都讀過了,才能把這件事弄明白,搞透徹。融會貫通呢,就是把不同領域的事,貫連起來。當然,這都指向於學習的領域要廣博。因爲孔子時代的學問主要還是集中在今天講的社會科學領域,所以見多識廣很重要。所以君子要對人、對社會、對萬物有比較深入、完整的把握,由此才能“下學而上達”。

不過,如果把好學放在今天來說,僅僅是博學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精進,既博又專。要區別知識的學習和價值的學習兩種類型。我們身處信息海量湧現,資源異常豐富的“浪潮之巔”。對於知識的學習,再去用以往的理念和方法,認爲學習是好事,什麼書都想看的“開卷有益”式的學習,只要有用就學的“技不壓身”式的學習,看到有趣的資料就保存下來的“知海拾貝”式的學習,看到好的文章就攢下的“萬一有用”式的學習等,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了。究其原因,是因爲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從知識稀缺時代,進入了信息過剩時代。

當然,這樣要求古人是不對的,好學要與時俱進,但與孔子提倡要“博學於文”的初心絲毫不相悖。無論知識是稀缺還是過剩,不學習永遠是自絕於文明、自絕於創新、自絕於進步。在古人看來,學習需要廣博,所以要讀萬卷書;更需要知行合一,行萬里路。尤其是生命之學、立身之學,更是要身體力行,不斷提升自我生命層次,構建自己的價值體系。博學於文的同時還要約之以禮,文在我身外,禮見我之身。這也是孔子教學育人的重要方法,顏回就說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開篇所說的朱陸之爭,爭的就是“道問學”與“尊德性”孰輕孰重的問題。朱子側重“道問學”,主張“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陸九淵側重“尊德性”,強調爲學當“先立乎其大者”“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其實,在孔子那裏,道問學和尊德性是相輔相成的,並沒有孰輕孰重之別。《中庸》說: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博學於文,是道問學,可以致廣大,約之以禮,是尊德性,有助於盡精微。

回到當下,“博學”的人多,“約禮”的人少。在孩子的培養上也是這樣,更多關注的是學習成績,而很少去培養待人接物、爲人處世。即使培養後者,也是功利化的學習,爲了什麼而學什麼,離開了教育是培養人的初衷。好在現在從上到下都開始重視這一問題,雖然用的還是考試考察的方式,但“禮”的內容也越來越多進入了學習的“菜單”,尤其是對傳統文化和歷史典籍的重視,在分數比重和試卷設計上都有所體現。如果這樣的趨勢能向着知行合一的方向,脫離資本運作的異化和“學爲考”的循環,恐怕能起到更好的效用。

順便說一句,“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校訓。學問與做的統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