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如何思考

如果能找到一個更加容易解釋的方法來解釋某個事,就沒必要非要去找那個更難的解釋。這一點我當時就覺得挺有啓發。確實是,如果某個現象、某個事情,有一個更加容易的解釋,就沒必要非要在背後想出一個複雜的陰謀。

第二點,天文學家最核心的工作方法就是觀測。天文學家每天都有大量的時間要用來仰望星空,當然是通過各種望遠鏡,記錄下觀測數據,然後分析這些數據。這也是爲什麼“中國天眼”這樣的項目對天文學而言這麼重要。這一點感覺有點像古典記者,凡事都要去找到事實來確認。以前有一個記者圈的笑話就這麼說,你媽媽對你說“我愛你”,也要記得覈查一下。

因爲非常強調觀測和觀測數據,所以,天文學家討論問題就很謹慎。天文學家通過發論文、用非常正式的方式來討論外星文明,只有三次。最近的一次就是對2017年10月份飛到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奧陌陌的討論。圍繞奧陌陌的討論非常有意思,在高爽老師的《天文學通識30講》中也有提到,你有興趣可以直接在得到中搜索“奧陌陌”三個字,去了解一下。

第三點是工作方法上的。地表的天文望遠鏡,大都建在地廣人稀的地方,因爲要滿足不受信號干擾的條件。天文望遠鏡可以遙控觀測,但是天文學家也經常需要到實地去觀測和檢修。

北京天文館有一個天文望遠鏡就建在高海拔的西藏。到了高海拔的地帶,人的大腦就會缺氧,運轉起來就不像平常。朱老師舉了個例子,有一次他們的人去西藏的阿里地區檢修望遠鏡,在那裏接了個電話,對方問他:吃了嗎?他需要耗費很多能量來處理這個信息,然後再給出回覆。所以,最好誰也別打電話,有事兒下來再說。

加上天文望遠鏡又是這麼昂貴的設備,因此呢,檢修望遠鏡的時候,也形成了一個工作方法:最好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別想着到了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爲那時候人的腦子的思維,不像在平常情況下那麼敏捷,搞不好就是添亂。所以,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而且最好先把問題和解決方法都寫下來,照着做,做完之後馬上撤下來。這反而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當然了,真正有大事兒的時候,一次會去很多人,通過增加人手來解決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