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公司與印度科技獨角獸的“纏鬥”

本文最初發表在Interconnected  ,經原作者 Kevin Xu 授權,由 InfoQ 中文站編輯並分享,內容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作了編輯和整理。

在中美持續不斷的科技衝突和競爭中,印度的角色正變得越來越有影響力 — 從與中國的邊界衝突(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到禁止中國公司的所有app,再到一些印度創業者承諾決不拿中國的錢作投資。與此同時美國的各個科技巨頭和專注科技的投資機構(亞馬遜、Facebook銀湖、集成電路、紅杉印度沃爾瑪谷歌)正飛速地在向印度科技行業注資,主要集中在Jio。

雖然印度最近的行動確實在很多層面上繼續驗證“脫鉤” 這個大話題和趨勢,但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更深入地看這三個國家的科技行業之間的資金流,就會發現有很多複雜的“糾纏”在背後。

爲了探究“脫鉤”與“糾纏”之間的關係,我們就看看美國和中國的科技大廠對印度“獨角獸”(私有市場的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科技公司)的企業戰略投資。我只選擇看“企業戰略投資”是因爲這類投資通常只在投資方和被投資的公司之間有長期的緊密業務結合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從而具有強烈的“糾纏”的信號。這,並非說風投、PE或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人沒有這種考慮,只是信號較弱。

當然,印度龐大而複雜的經濟體也只有它的獨角獸。我把重點放在獨角獸上是因爲它們往往是一個領先的指標,指向一個經濟體的科技行業將走向何方。從一個更現實的角度看,現在的印度獨角獸也足夠多,總共21家,所以可以做些分析了;五年前這種分析是做不到的。

當然,印度龐大而複雜的經濟不僅僅包括科技獨角獸。我之所以把重點放在獨角獸上是因爲它們往往是一個領先的指標,指向一個經濟體的科技行業將走向何方。從一個更現實的角度看,現在的印度獨角獸也足夠多,總共21家,所以可以做些分析了,要在五年前做這種分析是做不到的。

分析“糾纏”

在分析對印度獨角獸的戰略投資之前,讓我先說明一下研究信息的來源,這樣大家可以清楚的知道這些數字是從哪裏來的。印度獨角獸來自CB Insights持續維護的全球獨角獸名單,有關戰略投資的信息來自CB洞察、Crunchbase和與這些公司有關的各種媒體報道。這篇文章中沒有披露任何保密信息,誰都可以通過谷歌來找到這些數字和信息。

美國和中國科技公司對印度獨角獸公司的戰略投資明細

在21家印度科技獨角獸中,超過一半的企業獲得了中國科技公司的戰略投資,約1/3的企業獲得了美國企業的類似投資,而還有更多的企業沒有從這兩個渠道獲得資金。最有意思的是,有六家獨角獸同時拿了美國和中國企業的戰略投資,分別是:

  • One97(擁有Paytm)— 投資者: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內核
  • Oyo — 投資者:滴滴出行,Airbnb
  • Snapdeal — 投資者:阿里巴巴,英特爾,eBay
  • Zomato — 投資者:螞蟻金服,蘋果
  • PolicyBazaar — 投資者:騰訊,英特爾
  • Udaan — 投資者:騰訊,微軟

中國科技公司對印度獨角獸公司的投資數量

因爲中國科技巨頭投了印度一半以上的獨角獸,我覺的值得進一步”分割“這個人羣。上面這張圖列出了這些中國科技巨頭分別對印度獨角獸企業進行戰略投資的數量。

任何長期關注中國科技界的人都知道,整個格局的很大一部分都瓜分了成“阿里系”和“騰訊系”,這體現在激烈戰略投資和代理權競爭上。例如,滴滴出行源於滴滴打車(騰訊系)和快的打車(阿里系)的合併,標誌着兩個大巨頭在共享搭車行業的休戰。

我相信印度的科技人羣也會抵制這種現象發生,尤其是考慮到當前的“大環境”。但有跡象表明,阿里和騰訊之間的競爭已經在印度的某些行業上演。

最好的例子就是Zomato(阿里系,因爲螞蟻金服做了戰略投資)和Swiggy(騰訊和美團評論旨在戰略投資)在外賣送餐業務上的激烈競爭。印度最近與中國的摩擦直接影響了Zomato獲得Ant投資的能力,損害了它與Swiggy競爭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Uber在今年1月以9.99%的股份將其印度送餐服務賣給了Zomato,所以Uber在這場競爭中也有一席之地。更廣泛地說,優步在2016年以17.7%的股份將其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出行,因此優步在滴滴在印度的所有投資活動中也擁有既得利益。但Uber並沒有直接出現在任何一家印度獨角獸公司的籌資史上。

各種糾纏還真太多呢。

誰的錢“更值錢”?

一個公司找投資不僅僅只是爲了拿錢,更重要的是與投資方建立合作關係和從投資方的成功和失敗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經驗,這些比金錢本身更容易。當一家公司在考慮拿不拿企業戰略投資時,考慮誰的錢“更值錢”尤爲重要。

那麼從印度市場的角度看,是拿中國的錢“更值錢”還是美國的錢“更值錢”?有充分的理由證明,許多印度創業者認爲中國的錢“更值錢”。

印度科技獨角獸公司

在以上圖裏這幾個類別中,中國科技公司或者是在創新和技術方面的明顯領先(某電商),或者就是自身市場狀況與印度更相似(某些物流/供應鏈和金融科技)。

我們仔細看看金融科技(FinTech)。雖然美國在FinTech方面一直有很多創新和發展,從支付和貸款到保險領域,但很多創新都是建立在圍繞着信用卡的基礎和用戶行爲上— 這在中國和印度都怎麼存在。因此在中國,支付經歷從紙幣直接跳到了數字化現金,而其他金融產品也與數字化支付平臺捆綁在一起,替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印度的互聯網經濟與10- 15年前中國互聯網的狀況類似,印度走中國走出的這條路,同時加上自己的創新,其他印度用戶的需求和習慣,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印度如果先引進像美國那樣的信用卡系統,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科技創新和發展是不合理的。

圖裏的“其他”(其他)包括:教育科技、廣告科技、遊戲、外賣送餐和清潔能源。在所有這些領域裏,可以公平地說,對於一家希望在同一行業發展的印度公司而言,中國和美國各自的領先企業都具有競爭力和相當的價值。

爲了專注和清晰起見,這裏只分析了企業戰略投資,有意沒有看其他在印度很活躍的投資機構,如軟銀(日本)、淡馬錫(新加坡)、Tiger Global,以及許多PE和風投基金,儘管它們都是連綿”糾纏”其中的重要部分。就連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也參與了這場遊戲,在2018年投資3.6億美元給印度最大的支付產品Paytm。因爲這筆投資,Berkshire的利益也就與阿里/螞蟻金服糾纏在一起。

就個人而言,我支持所有國家都在某種程度上達到“脫鉤”。如果COVID-19給了大家任何啓示,那就是在管理一個國家時,一定程度的自力更生和資源獨立是絕對必要的,從而擴大保護和照顧自己國民的基本職責。

但是,圍繞“脫鉤”的各種討論太多都很黑白分明,而在某種程度上脫離了技術和商業的現狀。(我最近在“東南亞與太平洋光纜網”中剛剛探討了全球雲計算的技術現狀。)

在看印度-中國-美國的三邊關係時,顯然在能“脫鉤”之前有很多需要先解開的“糾纏”。因此,我們最應該問的,也是最務實的問題是:應該花多少資源解開多少程度的“糾纏”,才能達到必要程度的“脫鉤”?

作者介紹:

Kevin Xu,Interconnected 創始人和作者,跨國企業服務創業公司高管及顧問,目前專注開源科技創業風險投資。此前曾在斯坦福計算機及法律研究院、布朗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就讀。可通過  LinkedIn   與作者互動交流。

原文鏈接:https://interconnected.blog/unicorns-entanglement-india-china-america/#chinese-version-below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