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信念而牢固,因平衡而持久》

2020.9.3      佳豫

《因信念而牢固,因平衡而持久》(解讀論語第200天)

日經第525篇(子路第十三)

經典原文: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

孔子說:“把《詩經》三百篇背得很熟,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不能獨立地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麼用呢?”

《道德經》裏說: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也就是說,做難事先從容易的做起,做大事先從小處做起,逐漸養成一個好習慣。

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學習上是很棒的高智商,生活上卻是相對比較低情商。

我們說設計什麼不如設計經歷,不是說讓你到處去玩,走個過場,而是通過去到一個地方,體驗生活的不易和艱辛,體察民情的疾苦,感受父母的不容易。

經歷——從字面上看就是經+歷,經是智慧的結晶,歷是體驗背後的文化,感受傳遞的思想,用感知力去共振它,頓悟它。

智慧都是源於生活的點滴,現在的父母都把孩子保護的很好,一切都安排好,沒有歷練的老鷹,如何學習在藍天翱翔。

人生因爲信念而牢固,因爲平衡而持久。鳥兒站在枝頭,不是因爲相信樹枝,而是因爲相信自己的翅膀。

比如,我們寫東西,剛開始寫不出來,那就不要貪多,就只寫幾個字或一句話,然後就像做思維導圖一樣,逐步由點到面再到球的向周圍輻射,不斷擴張自己的思維海洋。

《詩經》都是用歌唱出來的,相當於現在我們講的藝術。我們說知識如果只流經你的大腦而沒有流經你的身體,那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也就是說,知識很好也很豐富,如果用不起來就是沒用。要現學現用,活學活用。很多人學得很多,但是在處理問題上,就沒有了該有的智慧。

完美的相信纔能有完美的創造,給心種上光明,收割的將是永遠的信任。

《詩經》是孔子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不單純是爲了誦詩,而是爲了把詩的思想運用到指導政治活動之中。

不敢學何以敢用,爲己學何以承載。孔子不主張死背硬記當個書呆子,而是要學以致用,應用到社會實踐中。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做一個踐行者,而不是一個知識容器。

如果把水管堵住,會是什麼樣?!是不是會爆裂?如果把身體的水管堵住,是不是會生病?

所以,吸收的過程就是釋放的過程,學習的再多隻是學習過,我們要轉身去釋放,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有人能夠發心,培養些大師級的人才,爲國家、爲世界培養幾個聖賢,那便是無量功德。

比如,學儒的,就培養幾個孔子出來;學道的,就培養幾個老子出來;學佛的,就培養幾個釋迦牟尼佛出來,那這個世界就真的能夠和諧太平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