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何爲禮?

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所以復禮是與克己密切相關的。一般人會把禮理解爲禮教、禮儀。但這樣的禮和克己沒有太大關係。畢竟遵守禮儀不一定非要克己。

樊登老師把禮解釋爲大腦的深層次思考。

按照《思考快與慢》的理論。人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做決定的方式,快就是無意識的直覺,作者叫“系統1”;慢就是有理性的思考,作者叫“系統2”。我們的日常決定都是由兩個系統綜合作用的結果。

直覺會導致謬誤,爲了避免系統1的直覺謬誤,我們需要刻意啓動系統2,用理性思考避免直覺謬誤。

所以按照這樣的理論,禮就是系統2理性思考,而克己就是克服系統1無意識的直覺影響。

因此克己復禮就是主動刻意地調動有理性的思考,這樣才能獲得所謂的“仁”。

-2-何爲仁?

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按照大腦運作的規律,我們理解了克己復禮是爲仁。那麼爲何自己一日克己復禮就可天下歸仁呢?

長久以來,人們在自己的意識裏都有這樣的概念:這個是好的,我要追逐它;那個是不好的,我要避開它。好與壞,只是人們用自己的分別心強加上去的。

所以只要自己克己復禮,世界在我們心中就是歸仁。

-3-如何仁?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就是仁的方法。

有人向趙州禪師請教,禪語“祖師西來意”,應該如何理解。趙州禪師只是說:“你往自己的內心看去。”

這個偈語說明了一個真理:很多時候,我們不懂得注意自己的心,所以也就不夠了解自己,從而成爲從衆的那個。

所以仁的方法就是多去看自己的內心,用禮也就是理性思考去洞悉自己的內心。如果沒有理性思考,就不要去視、聽、言、動。

-4-啓發性思考

過去的我,常被大腦的直覺謬誤所誤導。大腦是存在bug的,當直覺碰到複雜難題時,會自動用一個簡單問題來替代。也叫做啓發性思考。

比如我會認爲:這個人對我好所以他就是好人,這個人對我壞他就是壞人等等。

其實我需要更理性地思考(復禮),克服直覺的謬誤(克己),不要靠直覺去與人相處(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

但更重要的則是保持一顆驚醒的心,時刻提醒自己,在對待事物時一定要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其實是一種禪,就是要領會自己的心念,不向外人去求,它存在於自己的心念之中、生活之中。克己復禮,就是要喚醒自己的心,對生活保有理性觀察和思考熱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