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役物,则无事不成》

2020.9.11      佳豫

《以道役物,则无事不成》(解读论语第208天)

日经第533篇(子路第十三)

经典原文: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多情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说: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中庸》里说:道不远人。我们说一切都是人的问题。孔子一贯主张从政以德,但是当时的上位者偏偏就是不听。

做管理的,总是希望下属能顺从听话 ,同时做事认真负责,但是却不这样要求自己。

我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一个管理者一心只想着如何让别人好好干活,而自己却没有投入时,必然会把关注点放在找方法上,让别人如何听话做事。

话说,有一个人去到一个地方想泡温泉,他看到池子里有三个人已经在泡温泉了。

于是他问他们水温如何,A说水好热,B说水好冷,C说水不热不冷刚刚好……他没有自己去体验,此时刚好又过来一个人,问他水温如何?他随便采纳了某一个人的看法,不负责任的告知了询问者。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自己的感受必然活在他人的世界里。

所以,设计什么不如设计经历,设计什么不如设计体验,熟的必然能弯曲生的。

我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不如自己顿悟,自己顿悟不如直接进入。

有经历的人越描述越兴奋,没经历的人越听越渺小。

当然,用奖和罚的方式,去激发他人做事情也是有动力的,同时这种动力也是有限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加大筹码来刺激,也就是说,奖励要的越来越多,罚也相对越来越大。

《为政第二》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定严格的制度,用刑法去管理,百姓想的不是如何改邪归正,而是如何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与惩罚。

所以,这样只是解决表面问题,可能会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但是,当这个外力消失,就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甚至更甚,没有道德底线。

正己才能化人,只有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保持自身清正廉洁,以身做则,别人才会效法你的正。

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人的终点,可以折射出他这一生所走过的路。

所谓的高人是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进行了无缝的链接,他们冲破死生关隘,活得彻彻底底。

看过《天道》的都知道芮小丹才是那个活明白的人。

来时,认真深入的感受体验每一个当下,做到真心,真意,真性情,不负此心,不负此生。

走时,对这世间一切了无遗憾了无挂碍,做到干净,抽离,自由,回归本元,回归灵魂的自由,无所不在,无所不爱。

要活出这样洒脱的人生,必定需要心性的觉悟、证悟、行悟,否则只会像仓央嘉措一样,任时光悄然走远,白了少年头,也总在日日夜夜地感叹着:“世间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中庸》里面有一段话说,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有其各自所当然之性,顺随此性而行,即是“道”。故此道永远不离人而独存,否则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在世俗里面,很多人却走偏了方向,认为道是求来的,而不是内求。

《诗经》上说:“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孔子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手握一把斧柄用斧头砍树时,以分别心来对待斧头和树木,所以你只是在流连于事物的表象层面。

其实斧头和树木本身是以一个整体的状态存在的,若把这两者分离成两种事物,自然无法真正体会得到砍树的乐趣,自然会感觉砍树实在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体力活。

孔子用斧头的手柄比喻为“道”,认为我们每个人天生就与“道”合一,从未分离过,随着后天知识体系的堆积,于是离道越来越远。

就像现在的人与人的关系一样,都说500年前是一家,原本是一个祖宗,经过不断的分解,逐渐分别成亲戚关系,你是你,我是我,大人不联系,下一代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亲情存在。

所以,修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把“道”拾起来的过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