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工作流水(9月7日至13日)

9月7日

8:30 討論海陵城建一碼通方案,拿出初步設計稿徵求意見。

10:30 修訂物業管理規範化手冊。

15:00 園林綠化條例立法後調研

9月8日

9:00 陪同市住建局焦局長踏勘老舊小區整治現場,明確工作內容。

14:30  梳理物管中心近期工作。紅黑榜,幾個重點。

17:00 和消防大隊對接小區安全相關問題。

9月9日

9:00 討論路燈信息化平臺建設方案,考慮智慧城建功能。

15:00 協調碧桂園兩個地塊推進相關事宜。

15:30 區鄉村振興工作考覈督查推進會。

9月10日

8:30 移動公司智慧城市方案介紹;

9:00 村鎮中心工作彙報;

10:30 人民日報數字城市介紹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工作思路,以安全爲線索,迅速啓動老舊小區智慧化管理工作,國慶後帶隊去廣西看一看。談到12點40,我自己對老舊小區物業管理規範化工作基本有了清晰的認識,本週整理。

14:00 暴雨中出發,參加市住建局組織的蘇州、無錫特色田園鄉村工作。無錫快節奏地看了3個點,都有味道。

9月11日,調研蘇州樹山等幾個特色田園鄉村工作,蘇州的這項工作已經開始返璞歸真了,而我們還在追趕他們小城鎮的步伐。或許,我們該停下來明確一下方向。我的觀點,今後特色田園鄉村工作,做到“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有社會資本願意參與的,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沒有社會資本參與的,就立足於溫馨宜居,絕不貪大求洋。

9月12日,物管中心和城東街道組織對東方名邸的業主進行業主委員會改選的輔導,穩定業主的情緒,力爭做一次改革創新,開一次網上業主大會。

隨記:

週四、週五特色隨市住建局學習蘇州、無錫兩地的特色田園鄉村工作,有點啓發。

無錫看的第一個點,其實是農村集中居住地,他的村莊體量不大,一個自然村只有三、四十戶人家,和我們沒有可比性,從特色田園鄉村的角度來說,沒有可參考價值。可以讓我們思考的是:如何集約利用土地,突破土地制約瓶頸。蘇南在買我們的用地指標,我們真的有那麼多的指標可賣嗎?

無錫二三兩個點,其實是特色產業園區加農村居住地的格局,我想到的是,我們是不是應該打造一個“泰州市郊、海陵教育康養風光帶”?以森園路以北,沿、天罡路、麒麟大道、泰漁路沿線布點,連接九龍鎮、罡楊鎮、農業園區、市農業開發區、蘇陳鎮,一定要布好教育和醫療資源,做活農業園區,有好多做法農業園區是可以學習借鑑的。

蘇州的幾個點,都和我們類似,最大的不同是,人家求“道法自然”了,我們還在想着做“加法”、做“改變”,方向錯了。小切口、小投入,也會有大變化。這是我們要認真反思的事情。要給鄉鎮領導、村兩委洗腦,思想不轉變,還是會有大問題。唐甸、西馮可學江村,姚家可學樹山,到現場看,拍,回家悟,想不清楚不動手。

整體看,蘇州無錫的特色田園鄉村工作有共同點:

一是連點成片、成區,形成規模效應;

二是行政參與少,部門只服務,不指手畫腳,由鎮街主導;三是社會參與多,用市場說話,由羣衆選擇。這是我們必須學習、借鑑的。

我們的未來,還是要把麒麟、唐甸做好,農業園區做優,姚家、罡門做出特色。成爲海陵的名片,成爲人氣聚集地。

解決了人的問題,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唐甸的閒置房屋,要用起來!柴米多民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