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本只有一隻手

這世上本只有一隻手

——由“妙手、本手、俗手”想到的


“自古華山一條路”,古人說的。道阻且長,路險且陡,但,倘若想登頂,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向上。堅持,堅持,再堅持,最終一定會“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因爲“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也只有努力之後,才更能體會“無限風光在險峯”的豪邁和舒爽。

“條條大路通羅馬”,外國古人說的。中國人沒有這麼複雜,一句“殊途同歸”就把想說的都說清楚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想去哪兒、想達成什麼目標,出發點相同也罷,不同也罷,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路,最終抵達個人理想的彼岸。而反過來說,可能外國人又沒有國人這麼複雜,所謂“成功”,便是達成自己的目標。而這個目標可以是一個“大目標”,也可以是一個“小目標”,沒關係,開心就好。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已故的人說的。這個人和他說的話一樣很奇怪,小時候常常讓我很詫異,憑啥他寫他們家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就被語文老師吹得雲裏霧裏,而我寫“二爺家後面有兩棵樹,一棵是柿樹,還有一棵也是柿樹”就被同一個語文老師鄙夷,明明我就是爲了表達二爺對柿樹的酷愛,也強調了柿樹幾乎是二爺唯一的快樂源泉。顯然,同樣是路,有些人能走,有些人也許不能走。譬如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還是要分道而行一樣,不然,就會出事故。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這可能是億萬江蘇考生及其家長們說的。高考作文題目大張旗鼓地宣揚“三隻手”,這是第一次,絕對是絕無僅有。圍棋不懂,五子棋都夠嗆,主要是沒有那麼淡定睿智。可是,總是覺得有點不安,因爲,毫無疑問所有人都要奔着“妙手”去,絕不會有人會說自己喜歡“本手”,更不可能是“俗手”。可是,武俠小說我也是看的,我的結論是:哪兒有那麼多的妙手?最重要的是,不把“本手”的基礎打牢了,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妙手。史上最笨的大俠是郭靖,腦子笨、情商差,可是他不光練成了不二神功,還抱得美人歸。爲啥,我覺得還是因爲腦子笨、情商差,所以,願意去下“笨功夫”,心無旁騖,終有大成。

而且,現實是“聰明人”太多了,太少的人願意去下“笨功夫”,我以爲,這纔是當下最大的問題。調換了3種工作,期間又有各種不同的分工,我的感受是:“無論是否科班出身,一樣工作,倘若你用心去鑽研兩年,基本能成爲這一行的行家裏手,混口飯喫肯定不成問題。”可是,就這兩年時間,太多的人都不願意給自己了。都想去尋找“妙手”,覓得終南捷徑,最終是渾渾噩噩,耽誤自己、耽誤工作。兩年的努力,或許可以換得終身的安逸,這不算“妙手”?爲啥不做呢?

再往前推,有一句很誅心的話:“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家長們拼了命地找尋“妙手”,這個班,那個班,這門手藝,那門手藝,天天打卡,日日淘金。週六、週日比上學還忙,語文完了數學,數學完了英語,跳舞、唱歌、游泳、小記者,風風火火,忙忙碌碌,暗無天日。結果呢?紅紅火火,恍恍惚惚。運氣不好,悲悲慘慘慼戚。遇有孩子輕生,還有混蛋說:“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什麼屁話?!你可知道,一個孩子付諸行動,與這個世界決絕之前,早就有無數次的輕生的衝動,而正是成年累月地對人性的漠視、對孩子需求的無視,才讓最後那一根稻草徹底壓垮了他一點點的生存願望。我讀過一位初二跳樓身亡孩子的遺書,點點滴滴、字字句句都是血淚的控訴,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那些人,可以站在20或者30幾層的樓頂邊,去感受下,你是否有這縱身一躍地勇氣?這算是“妙手”,還是“俗手”?什麼都不是,是“劊子手”!

還有一個問題,許多事情,是結果決定論。高手博弈也好,養生足球也罷。雲淡風輕一子,抑或是天外飛仙一腳,進了球,就是好球,進不了,“爲什麼不傳?”愛因斯坦的小板凳,作爲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的經典,是因爲長大後,愛因斯坦成爲了愛因斯坦,倘若他不是愛因斯坦,充其量也就只能被老師和同學譏笑。恍惚間,原來“俗手”和“妙手”或許本來就是同一招,是“俗”是“妙”,無非是結果好壞罷了。而問題在於,沒有幾年的“本手”練習,你都沒有機會站在場上。那麼,妙手何來?“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說的。很清楚。梅西也好,C羅也罷,各行各業的大師,哪一個不是刻苦練習的結果?所以,郭大俠的成功,就在於他肯下“笨功夫”。

“這世界那麼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這世界那麼多的聰明人,不妨不聰明的我們安靜地做一點想做、能做的事。

又:

“這世界那麼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最近常聽常唱這首歌,唱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自己開心。年齡大了,不太願意和人去爭執辯論,但是這兩天還是在羣裏說了兩句。但又及時打住了。

一個事件,我關注的是人性,關注的是對一個我們都不在現場的事件如何更多地從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中多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然後來進行分析、思考,最終形成自己的判斷。他轉發了許多公號文章,我覺得不全面,也貼了些不同聲音進羣,然後就開始辯論(互毆)了。

以至於問我爲什麼那個問題不關注,卻要關注這個問題。這樣的問題我總是答不上來的。可是,不可以嗎?我就關注這個問題呀,那個問題我不感興趣呀。或者,恰好今天我有興致也有閒啊。談應該,你不能說我覺得林青霞不錯,張曼玉也不錯,李若彤不醜,李濤不醜,我就把她們都娶回家吧?再說了,人家也不答應呀。

這個羣體,我贊成朱永新先生說的,“尋找相同尺碼的人”,投緣就來,無緣就散,沒有什麼對錯。這世界這麼多人,不喜歡的,不必都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喜歡的,也不必都聚集在一起,遠遠看着也挺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