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散文《觀自在》系列138·畫外 ·畫外


老皮散文《觀自在》系列138

·畫外



邊喝咖啡邊欣賞一幅油畫。畫外,我突然意識到某些藝術的區別並不在於技法。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油畫的基礎教育都是從石膏模型開始的,而中國畫的啓蒙則來源於大自然。

從西洋油畫聯想到中國畫,不僅是一種地域文化的滲透交融。世界美術史總是由一個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組構而成的,這種組構從來不是靜態的、物理空間的拼接,而是相互的、化學反應式的動態滲透。

中國畫的總是和格調、美、詩意相關,這是中國畫的魅力。一種畫風的形式,是畫家氣質、性格、學識、修養的綜合體呈現,作品風格最能表達畫家內心的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中國畫是養心的,博大精深,一落筆,畫家的綜合修養立現。可以說,中國畫也是歲月的藝術,更向往順其自然的禪意禪味。

順其自然在中國畫的藝術層面上,呈現的是尋求生命平衡的境界,是萬物生態原始規律的和諧之美。更簡單的說法,順其自然就是不強求、不逼迫,是一種文化自信,一份超塵脫俗。

以禪意入畫,是中國繪畫所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直指畫家本心的簡約思想和卓爾不羣的禪意之風骨哲理,其寫韻空而不虛,寂而不滅,簡而能遠,淡而有味,高古灑脫。

歷史無聲而歲月有痕。一個畫家的成就和風貌的形成,必然是與其本人的交遊和學識經歷息息相關的。對於創作而言,畫中存有風骨,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直接反映着畫家境界的高下。因爲不管是大美、大思想、大氣度、大境界,都需要一種根性的本質把握,那就是對傳統文化和人類文化的整體把握。如何在當下浮躁的文化生活中迴歸到一種傳統文人的筆情墨趣,重拾傳統文人之風雅,實在是一道擺在人們面前的難題。任何畫家創作,都繞不開並以此爲追求的“精神指向、格調、技法”三個方面。技法僅僅是基礎,而“格調、精神指向”纔是畫家品格、學識、秉性等綜合素養在畫面上的全面體現。

其實,中國畫最耐人尋味的精神內涵,是經歷了人生風雨之後的大徹大悟,是領略了峯迴路轉之後的身心空靈。更是一種爲人處世的方式,一種安詳恬淡的心態,一種處變不驚的風範。畫外,藝術依賴於人與事物之間的再發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