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月亮

图文 | 王学艺

秋,是迷人的。

无数人为斑斓的秋竞折腰。它是夏去冬来的妩媚,它是五谷丰登的收获,它是层林尽染的涂抹。人们对秋既期盼又惆怅,期盼它的仓满囤流,惆怅它繁华落幕的苍凉。

农耕社会的节无不与丰收紧密相联,一年四季对秋却情有独钟,秋月是最好的寄托。中秋成为人们遥相寄望的殿堂,它是大地极致后的蜕变,是春华秋实的丰盈,是踌躇眷恋的回首。

我家住在伊河畔,小村山水环绕,它青砖灰瓦错落有致,绿树掩映自然古朴,丹桂飘香的月夜清幽恬静。天上挂个月亮,水中浮着玉盘,中秋夜孩子们翘望伊水映月。一边喊着“月奶奶,天上来,好月饼,来尝鲜”,一边掐点月饼投送水中。明月好似听懂了童谣,荡漾开它慈祥的笑容。小山村飘着久远的传说,月亮尝过月饼,保伊水安澜,给村人消灾。

故往的中秋令人回味儿,圆盘大的青红丝冰糖月饼,粗糙质朴的厚黄纸封包,上覆古朴深红方形拓印封皮,纸拧的细绳十字捆扎。一个重五两,两块一斤包装。月亮代表我的心,无限真情至真至纯。

山村做月饼是诱人的。男女老少齐上阵。有揉面团的,有碎冰糖的,有切青红丝的。老人挥刀劈柴,孩子们抱分成堆。一筐筐核桃,一篓篓花生,一篮篮红枣。成型的月饼一行行,一排排,一片片。

月饼模子的当当声,风箱烈火的呼呼声,欢声笑语在山村上空咯咯回旋。炉堂火红,饼香弥漫。

中秋是亲情的纽带,月饼是情义的寄托。精致竹篮里装满透红的苹果,再掂两斤月饼放上。用自家织布机织出的深蓝相间毛巾遮盖,大人小孩挎着篮子东来西往,纷纷踏上走亲访友之途。

中秋走新亲戚特讲究。新亲戚是指定下婚事儿,还未结婚的姻缘。走这种亲戚有的会装两篮子苹果。自行车后架左右开弓,更有拉着架子车者上路。月饼要拿七八斤甚至十来斤。特意赶会扯块大红布,把月饼一斤斤堆叠。也许怕中午去给女方带来麻烦,迎着玉镜似月亮探访的居多。

“喝鸡蛋茶啦!”

大红包袱过于显眼,乡亲们遇见呲牙咧嘴开着玩笑。那时,招待未来女婿烧鸡蛋茶是最高规格礼节,老女婿就没如此待遇。

为此有人家还闹了笑话,新女婿趁着月光去对象家,岳父家做饭的棚子与牛房相通,无意中把牛饮过的水暂放锅台边。丈母娘不分青红皂白,瞅着桶里明晃晃的月光,呼啦啦舀进铁锅,糖心荷包蛋月亮般在碗中飘荡,急忙忙端给乘龙快婿。毛头小伙不管三七二十一唏哩哗啦扒吃精光。婚后他老婆才透端倪,还说老娘被月亮晃花了眼,男人刹那噎得半天不语,小山村平添中秋笑料。

夜深回还对象要十里相送。村头林荫小道月光尽洒,一对佳人被秋月悄然包裹。高粱地秋风摇曳,麦秸垛私语呢喃,月亮知趣藏进云朵。

小山村的秋月特清亮,穿过庭院梧桐缝隙斑驳尽洒。吃过十五晚饭,邻居们你送块月饼到我家,我送块月饼到你院,月饼把远亲近邻牵得情深意切。

中秋夜的山村有着特定习俗。左邻右舍的女孩们聚一起,在厨房锅篦上置放不同品相的食物。有花卷,有窝窝,有白蒸馍,其各含不同寓意。有的代表丰收,有的代表时运,有的代表祈愿。麦秸秆锅盖尖草帽般隆起,下面掩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秋月爬上头顶,大家轮番在篦子上摸馒头,摸到什么就象征着什么样的兆头,这传奇只有中秋夜才灵验。

中秋晚家家在堂屋摆上月饼瓜果。月饼高堂正供,烛光悠悠,烟雾缭绕,虔诚扶正三炷香,祖先音容笑貌恍若眼前,月饼代表我的心。

对天地的敬畏,对明月的寄托,对亲人的遥望,一切穿越时空,在中秋夜的小山村尽情演绎。

中秋,山村明月清亮异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