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29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德离人很远吗?我想要仁,它就来了!

朱熹注解说,仁,是心之德,在内不在外。你自己心里装着,那仁自然就来了,哪有去远处找仁德的呢?

程颐注解说:“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仁,就在我们心中,扪心自问去做就是;道,就在我们脚下,擡脚就走嘛!但是我们做不到,小时候知道该勤奋学习,但是贪玩偷懒,做不到;长大了每件事其实都知道该怎么办,但各种贪心偷懒,也做不到。

没办法,没办法。

没办法是不是就放弃呢?

不放弃,做得一件是一件,做到一步巩固一步。勿忘勿助,持续改善。

仁不远人,道不远人,每个人天生都懂,都会,关键是态度、意识和毅力,加一些儒家修身的心法,你会越修越投入的!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咱们先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上一章的内容。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说的是互乡这个地方的民风不好,不讲道理,没法沟通。有一个互乡小伙子来求见孔子,孔子居然接见了。

门人就很不理解,就说:“像他这样的人,你搭理他干嘛?”孔子就说:“见他,是鼓励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过去的所做所为,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人家既然找到我,就说明他想洁身自好,想与过去道别,我就应该帮帮他。要鼓励与支持,而不是把目光只是放在他的过去,只看到他过去做的不好。”

这里面是告诉大家:

第一,我们不要有特别明显的地域歧视,这个地域即便是名声不好,也一样有好人;

第二,即便是这个人过去不好,只要他改过自新,我们都要给他机会,而不能一棍子打死。

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作为至圣先师,他有教无类,不管是谁,只要是想进步,就尽一份力量来帮助他。

要相信,你用善心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善心来对待你,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内容,我们要今天学习新一章。先看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简单的翻译一下,就是孔子说:仁德离人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看到这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很奇怪,为什么呢?

在前面的章节,孔子多次说过,能够做到仁的没有几个,一问“某某仁乎?”说“不知也,不知也”,孔子也不敢肯定说他就达到仁的境界了。

为什么这里说“我想到仁,它就到了呢”?

这要和大家好好的聊聊。

仁是孔圣人的核心思想,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朱熹注解说:“是心之德,在内不在外”,就是仁在你自己心里。就向王阳明说的那样,你自己心里有良知,凭着良知去做,良知就来了;你自己心里有仁,你照着仁的标准和要求做,仁也就到了。哪里需要向外找呢?就是不假外求!

程颐注解说:“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这个就是从自己来讲,这个仁不难,只要你有一颗心是仁的,心是向善的,那么你就能达到。

为什么说那么多人都做不到呢?这也是有原因的。

就是我们要有这个念头,偶尔做一做是没有问题的。难在哪里呢?难就在于一直坚持这种思想,一直坚持这种状态。

比如说我们做冥想,放松。在心里面想放松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其实已经放松了,但是过一刹那,你可能又紧张了,或者说本来这一刻你什么也不想了,但一会脑子又想别的了,难在于一直如此。

毛主席也说过,我们做一件好事不难,哪个人没做过几件好事呢?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说起来就是能不能始终如一的处在这种状态,这有点难。

这里用佛家的修行法门来和大家讲一讲,我觉得可能更好理解一点。

比如说六祖慧能,当时和他齐名的还有一个人叫神秀,都是五祖弘忍座下弟子。慧能就是顿悟,神秀是渐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六祖慧能的境界。本来就没有,哪里去沾染呢?你连想都不想,哪有这个可能作恶呢!

神秀则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需要勤拂拭,才可以。对他俩来讲,境界是高下立判的。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讲,想达到慧能这种境界太难了,这需要慧根。但是要是达到神秀这种状态,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慢慢的把尘埃去掉,去掉恶的东西,善的东西就显现出来了。我多擦擦这个灯泡,它就不会被被油烟熏黑,我们天天打扫卫生,屋里会光洁如新。

对于我们修行,其实是两种都要的。既要能渐悟,慢慢的去修德,时候到了,能顿悟当然更好。

这其实也对应着这个难也不难。你要是一下顿悟了,就一点也不难。你要不能顿悟你就会觉得好难啊!难在哪里?难在坚持,难在恒,恒是最难的。我们以前讲曾国藩的时候也专门讲过。

接着往下讲,在《中庸》里,记得孔子的一句话,叫:“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就是道本来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就在我们中间,并不离我们很远,如果一个人为了追求道而远离人群,那么他追求的东西肯定不是道。

这里其实也是佐证了,不要到处去求,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就在我们的内心,就在我们的日常里面,你仔细琢磨就能够悟道,就能够找到仁,而不用非去什么上深山里去修行,或者说自己关在小黑屋里。

如果一个人很清高也不合群,不和大家在一起,看谁都觉得不顺眼,觉得谁都不如他,那么他就肯定是远离道了,不是属于一种道的状态。

我们往往会看一些人物传记,特别是看到一些大人物的时候,比如说季羡林是我们山东聊城人,和秋艳是老乡,可以说是正而八经的国学大师。

别人去采访他,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他好像是一个普通老头。和他交流的时候又亲切又和蔼,就像老爷爷一样,你哪里觉得他高高在上!

我们很多人原先没有接触到毛主席,没见他的时候,心里也激动的不得了,就觉得那么高高在上的人物,像神一样去看待,但有的人到了他身边,你会发现他又和蔼又可亲,目光中都是慈祥,你听他说话怎么听怎么舒服。

️️哪里像有些人,目高于顶,目空一切,那不是道,那是装。

仁就在我们心中,扪心自问,去做就是。道就在我们脚下,擡脚就走。为什么有时候做不到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还是我们相对来讲,比较懒。️

比如说,我们知不知道该勤奋学习呀?知道。但勤奋学习就需要用脑,用脑就不如说我去玩耍,去享受来的舒服!

我们也知道追求自己的理想好,但是一想到很多欲望,得不到满足,有点畏惧了,然后一看到什么东西吸引我,我就被吸引走了,所以说很难做到持久。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很多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原因。大家来到超级演讲家,哪个不是想好好跟着我们一起来练习演讲的呢?我相信大家都是有这个初心的。️

但是走着走着就走丢了一些人,为什么呢?就在于保持这份初心太难,虽然做其实并不难。现在让大家如果今天不做就损失100块钱,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做。但现在不做好像没什么损失,做了好像也没有得到什么,自己有那么多事儿!算了吧,慢慢的那就抛掷脑后了。

就是说仁这个境界你想就能得到,但是你要长期保持一直在这种状态,那真的是不容易,以前面我们也讲过,说颜回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其他人能做到几日或者最多一个月就不错了。

那怎么办呢?没办法!没办法,就没办法了吗?那我就放弃吗?我逮着什么放弃什么吗?不是的。

不放弃,做一件事是一件,做一步巩固一步。勿忘勿助,持续改善,想到了就做,把它养成习惯。

另外一位圣人叫王阳明,王阳明提出了一个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修心方法,也就是达到仁的修心方法,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个就是,圣人不分大小。比如圣人是金,尧舜是一万金,那我是500金或者是300金或者100金都可以。同样是纯金就好,不要说圣人是一万斤纯金,咱是一万斤破铜烂铁,要保证品质。

王阳明的这个说法是很有教益的,就是我们平时老是和别人比。最在意的是和别人去斗,看看谁比我谁更成功,谁更有钱,却不注意自己的独特价值。所以,我们要“只为自己争成色,莫与他人斗斤两”。我只有二两也行,但我这二两是100%的纯金。

打个比方,马云是中国首富,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哥,对吧,和大家一起践行的,贡献咱可能没他大,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把我这个论语和大家交流好了,不也一样吗?为什么非得那么比呢?那不把自己气死了吗?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价值,做好我自己,把我能做的做好,到仁的这个境界就可以了。

第二个就是圣人办大事成大功,他处理的事儿我可能没遇到过,也没机会遇上,但我处理的事儿,他多半都遇到过、处理过,那么当我待人处事接物的时候,这件事这种情况,如果是圣人,比如说孔子遇到了以后,他会怎么处理啊?如果也不过和我的处理一样,那我在这件事上就和孔子一样了,也没有多少区别,也算是圣人了。这叫“圣人情境模拟法”,来默习,修身精进,成长的就更快了。

也就是说,圣人他不但一件事做的好,而是事事做的好,都是累积起来的,他的一生经历了多少,然后一步步的去改善积累,做出每件事都那么合规,某个事都做的那么好,大家都会认可他为圣人。

我们如果说从小事做起,不是说我一下子要非得做圣人,我这个事做的和圣人差不多,我觉得这样我已经是圣人了,那个我做的也不错,我也像圣人,那么你做的多了,大家想是不是也就接近于圣人了?

圣人是无数个小行动的积累叠加,而绝不是说他生下来就是。

圣人脸上也没写着字,不是像贾宝玉一样生下来就带着通灵宝玉。

我们做不到事事都好,事事都能够像圣人那样,那如果说把我们这个领域,我比较擅长的,能够做到像圣人那样,我们也应该感到自豪了。

比如说我,每天早晨起来给大家解读论语,拉近我们与孔老夫子的距离,在这一方面,我觉得我也像孔夫子有点相像,诲人不倦。只要大家有疑问,有想法,我就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一起共同精进。这有什么不好呢?

仁不远人,道不远人,每个人天生都懂都会,关键是态度、意识和毅力,加上一些儒家的修身心法,你会越来越投入的,越修越好的。

我们再说一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他也不改其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依然能够不改其乐。

如果说我们也能做到,不管是穷是富,不管外界条件如何,我一直一心向道,一心求善,一心求仁,那么也会像孔夫子一样,我欲仁,斯仁至矣。

好了,时间也到了,今天的这一章解读就到这里了,再简单的回顾一下。

我们不要认为仁很远,需要到外面去求索。仁就在我们的心中,如果说我真的想,那么它就会到。关键是我们要把它保持下去,一直保持着一颗仁心,那么都不难,道不远人,仁不远人。

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解读下一章。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