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7.30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国的司寇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

直接问孔子,你的国君知不知礼?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了。

孔子干脆利落地回答说:“知礼。”

陈国司寇招呼孔子的弟子巫马期,向他一作揖,请他上前来,对他说:“我听说君子不党,没有偏私。你的老师不是君子吗?他有没有偏私呢?那鲁昭公,娶了吴国同姓女子,叫她吴孟子。这都叫知礼的话,那还有什么人是不知礼的呢?”

巫马期回头把这话告诉孔子,孔子说:哎呀!我真是幸运哪!我有错,就有人给我指出来!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先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内容。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老夫子说:仁德离人很远吗?我想要仁,它就来了。

关于这句话,我们昨天做了比较深刻的解读,大家知道仁在自己的心里面,不需要向外面来求索。

关键是你知道仁,还要去做,这就达到仁了。但是这个状态要一直保持下去,要有恒,一直坚持下来,你才真正达到仁的标准了。

比如说颜回三月不违仁,我们不能就一个念头是仁,接着就换念头了。

大家记住,仁不远人,道不远人,每个人天生都懂都会,关键是你的态度,意识和毅力,用上一些儒家修身的心法,你会越修越投入的,只要你真正的能够坚持做下去,你会尝到甜头,尝到甜头的你会越来越喜欢。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章,刚才我也说了,有非常非常多的知识点,你能看懂了听明白了,那么你以后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就更顺心,得心应手了,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该承担什么责任,就不得了了。

先看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首先说一说陈司败,陈就是陈国,司败是官名,也就是司寇,掌管刑狱的,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部长,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

这个背景应该是在孔子周游列国到陈国的时候,陈国司寇来和孔子交流。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你出国了,和外国的官员在一起交流,你已经不单纯代表你自己了,你代表的是鲁国人。

就像我们现在中国人到了国外一样,你不单是代表你自己,你是代表中国人的形象,这个时候说话办事一定要注意了,不能随随便便的就张口就来,说话不经思考,这样的话你会给自己的国家抹黑的。

陈司败直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乎?

这句话非常具有挑战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这句话是陈司败设的一个局,你怎么回答都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

假如孔子说他知礼,立马就落入陈司败的陷阱,因为他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告诉你,鲁昭公不知礼,因为下面的内容就足以证明了,等会我们接着往下讲。

如果孔子说鲁昭公不知礼,那也不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以前讲过,儒家思想里面,子为父隐,臣为君隐,就是父亲犯错了,或者君主犯错了,我们在外人面前要给他留面子,要帮他遮掩一下。

不能像有些人说的大义灭亲,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父亲或者自己国君的短处,坏处,大肆宣扬,这是极为不知礼的。

如果孔老夫子说鲁昭公不知礼,那陈司败就会认为你孔子不知礼。

孔子怎么回答呢?说:知礼!然后不谈这个问题,也不多说话,走了,撤了。

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比孔子小三十岁。陈司败听了孔子的这个回答,不满意,就对巫马期作了一揖说,咱俩聊聊。

听听陈司败是怎么说的:我听说,君子不党。难道孔子也结党吗?先提出这个疑问。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呢?

当时鲁国的当政的国君是鲁昭公,说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同姓的女子,叫吴孟子,应该叫吴姬。吴是当时的诸侯国,姬是姓。

也就是说,鲁昭公违反了当时的礼制,同姓不结婚。鲁昭公做了那么明显的一件错事,还能叫知礼吗?如果他都知道礼,那还有谁不知道礼呢?

这句话说的非常尖锐,通过这个来告诉你,他做错了,如果他要是对的话,那全天下都对了,哪还有错呀?就没有错的了。

巫马期回头就把这句话就告诉孔子,孔子说:哎呀,我真是幸运呀,我有错,就有人帮我指出来。❤️

看到没有,孔老夫子敢于承担错误,没有向巫马期来表明我很为难,我就应该这样说,没有错。

而是说,是我错了,有人指出来,我要感谢他。

这是把国君的过错揽到自己怀里,替他承担,是臣为君隐。如果有功劳,那是国君的,如果说有错误,那是我的。

具体的来分析一下,就是这一段,其实是个哑谜,故事有点长,分三个话头来讲。

第一个话头就是吴国的公主为何与鲁昭公同姓!为什么呢?因为吴国的来历决定了。

周文王有两个伯父,泰伯和仲雍。在论语的下一章就会讲这个故事。

太伯是周太王的长子,仲庸是老二,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是老三。

太伯和仲雍都还没有结婚生子,老三季历就是周文王的父亲,已经生了周文王姬昌。

太王非常喜欢这个姬昌,就想传位给季历,然后季历再传给姬昌,也就是文王。

泰伯看出来了父亲的心思,就和仲庸两个人,主动让位给三弟,但是还不能明说。

当时有礼法,要长子继位,两个人就托采药之名,离家出走了,一直走到国人找不到的地方,把当地的野人组织起来创立了吴国。

也就是说吴国的先祖,是周文王的两个伯伯。

而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后代,所以这鲁昭公和吴国的公主,他们是同姓,都是一个祖先周太王,按照周礼,同姓不结婚,鲁昭公当然是失礼啦,证据确凿。

第二个话头就是为什么要讨论鲁昭公是否知礼呢?

第一就是因为鲁国是礼仪之邦,因为周礼就在鲁国,鲁国国君是周公的后代,周礼正宗。

二来鲁昭公颇有威仪,有知礼之名,当时鲁昭公就是以知礼著名的。

陈司败一问就是打蛇打七寸,直接就把他给击败了。

在《左传》里有记载说,鲁昭公出访晋国,一举一动威仪得体。晋平公说,鲁君真是知礼啊。

晋国大夫叫女叔齐评论说:他那个叫仪,不叫礼。也就是说,他只是表面仪表堂堂的,是仪,不是本质的礼。

为什么呢?因为鲁国君弱臣强,权柄都掌握在三家季孙、孟孙、叔孙手里,国政混乱,哪有什么礼啊!陈司败之问,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叫一语中的。

第三就是孔子对陈司败的回答和对巫马期的回应。

陈司败问这个问题,孔子当然知道问者的用意,也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面对外国官员为本国国君掩过,他一点也不含糊,一句知礼,就把对方的话堵回去了。

你明显是心里有答案,你还来跟我讨论,你这不是想要我难堪吗?对不起,就是知礼,不和你多说。

但是你孔圣人就是制定礼的标准的人呐,因为孔子一直致力于恢复周礼嘛!

你这样说,传诸后世不就把你的标准搞乱了嘛,孔子很为难!所以等巫马期给他传话的时候,他马上说:哎呀,是我错了,我错了。

他依然没有告诉巫马期说是国君错了,我是故意怎么样,这样的话,那样就有点标榜自己了。

如果有好处,就归国君,如果说是有错就归自己。也不为昭公掩过以误天下后世的价值标准,因为我承认我错了。所以说那就是鲁昭公不知礼,所以说如孔子这么一说就扳回来了,但是他也没有直接对外人来批评自己的国君以失礼和有辱国家尊严。

所以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圣人的修养就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音容笑貌跃然纸上,让人如同亲临。

这一段大家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呀?再给大家加个料。

一个人你位置高了,岁数大了,或者说威望高了,德高望重,你会发现,你身边没有人敢给你提建议了,没有人敢说逆耳的话了。

就像皇帝,往往会称自己孤,寡人,为什么呀?因为他到那个位置高处不胜寒,别人也不敢乱说话,因为一旦说不好就可能触怒你,就让你难堪,而他的位置在这摆着呢,就很容易去伤人。

所以底下的人要么就因为你位高权重而讨好你,要不因为你名气大而不敢说话。

你比如说我今天解读论语,要是哪句话说的错了,你可能都不好意思说!大哥能错吗?错了也不好意思指出来,怕我丢脸对不对?所以这个时候就很难有人说真心话了。

陈司败能问自己这样刁钻的问题哈,指出我的不是,孔子也感到很高兴,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那还有一个,咱再说一说,同姓不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是唯一一个一脉相承下来的,没有断层,没有断代,虽然说也出了无数问题,就与同姓不婚有极大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近亲结婚容易出问题,现在国家法律规定明确禁止近亲结婚。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基因相同,容易出问题,所以说,中国古代就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别说什么兄妹结婚了,更近一点就是同姓都不能结婚,就是为了让这个种族能够顺利的优良的传承下去。

在那个年代就有这个见识,这是不简单的。

我小的时候,我姐相中了一个对象,挺喜欢的,对方也姓张,我父亲就死活不愿意,说同姓不结婚。后来就没成。

当然了,父亲有点老封建了,这个同姓已经八杆子打不着了。

现在不是特别讲究了,同姓太多了,比如说姓李的,姓张的,姓王的,都是大姓。可能500年前是一家,现在没那么讲究了。

在孔子那个年代,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离周太王那个年代应该几百年过去了,他们还讲究同姓不能结婚。

时间也差不多了,再简单的给大家回顾一下。

通过陈司败,孔子,巫马期三个人之间的对话,从这里大家应该可以有很多收获。

第一,外交场合要注意,子为父隐,臣为君隐。

第二,同姓不结婚,同姓结婚就为失礼。

第三,有善给领导,有过归自己,这是非常高明的,应当是一个做臣子的标准。

今天这一章就解读到这里了,明天我们来继续解读下一章。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具体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继续。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