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於那份在樁中的遇見

今天是七夕節,由東晉葛洪在《西京雜記》初始記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節日裏最具浪漫色彩的的一個節日。根據《世說新語》記載這一天也是“曬書節”,愛亦如書,封面如何“見仁見智”,內容,需要一生用心去品。

“你好,能不能借一生說話”

夜色之中樁最美,幾組撐拔,身漸漸地松沉了下來,心也緩緩地趨於空靜。當白日的喧囂慢慢融入這初秋的夜晚,樁功愈發襯托出其韻味和價值,與真愛一樣,這是一份不需要以任何東西來裝飾的怡然與恬靜,當秋的涼風劃出季節更替的軌跡,秋林落日,酡紅如醉,晚風帶着清澈的涼意隨着夜色緩緩加深,先天之精氣由丹田,雙腎,命門瀰漫全身,演繹出一份難以描述之美。

秋天總會讓人在不經意間撩起心事,過往的的種種,從“虛領頂勁”到“沉肩墜肘”,由“開胛開肋”到“圓襠落胯”,既有春的盎然,也有夏的熱情,不追逐故事與傳說,而是靜靜由樁把這份熾愛融入生活,滲進機體每一個細胞。似乎,平淡或焦慮的日子也變得靈動而浪漫,細看時間萬物長情,不爭歲月朝夕冷暖。

當初機體痠痛的記憶隨着松沉的加深,已成爲美好的回憶。往昔如風,心中牽繫着的那些曾以爲難以釋懷的舊日情愫已不再盤旋,沉澱下的,是對“整體,松沉,自然”的更深眷戀。尾閭驚轉,全身筋骨無不崩彈,丹田盪漾,五臟六腑無不滋養。一絲絲漸開的骨縫,一縷縷升騰的陽氣,過濾了多少喧鬧的浮躁,沉澱了多少生命的澄淨。

當一片紅楓襯托起了真切的秋之夢,也許,與樁功的這份情懷不是筆墨所能解析的風情,只知道這是身之所向,心之所往。“一步一景”既蘊含了不捨,更寄託着希望,秋的到來,也許更提醒我們該更加珍惜這份塵緣,時光如此珍貴,哪忍心落下遺憾?調式,調息,調心,點點滴滴,深情銘記,哪怕有曲折,也是一種美好。

作者,鮑雪峯。在道教名山~三清山傳授系統古法站樁養生功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