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化思維

我們會做什麼樣的事情,取決於我們怎麼看當下這個世界,也包括怎麼看待自己。雖然我們都生活在同樣的社會環境當中。但是在不同人眼裏,這個社會的樣子是不一樣的。這取決於我們看世界的角度,說不上是對還是錯,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那樣,大家面對同一頭大象,因爲幾個人所摸的部位不一樣,所以得出的結論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誰都沒有撒謊,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都是忠於事實的。可是我們也沒辦法說他們是對的,因爲他們所描述的大象的形狀跟事實確實存在很大差距。我們對現實的認知也是如此,我們作爲個體面對這個社會就像盲人面對大象一樣,在整個社會面前我們都是盲的。因爲我們無法做到全知全能,就算是資深的社會學家也只是站在某一個角度上,幫我們看清楚社會的某一個特徵。雖然看清楚全部細節的想法不太實際,但是比別人看到的多一些卻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比別人多看到一些,我們就越能靠近現實,對現實的把握也會更精準,做事成功的概率自然也就會比別人更高。

比如看待機會,樂觀的人看到的是利好,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風險。這兩種人哪種能在機會面前獲得更大的發展呢?只看到利好的人會不計成本地把所有的一切都投在這個機會上,只考慮怎麼才能把利益最大化,而絲毫看不到隱藏的風險。這樣的人,即便飛得很高,也會摔得很慘。而只看到了風險的人呢?是不是就安全了呢?也不會,因爲只看到了風險,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跟機會保持足夠遠的距離。他們以爲這樣就安全了,可是每一次機會的到來會成就一大批人,而這些人的崛起所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淘汰掉一批不作爲的人,而躲開機會就是一種典型的不作爲。所以,只看到利好的人會因爲逐利而被淘汰,只看到風險點人因爲追求安全也會被淘汰。而那些抓住機遇崛起的人,他們一定是既看到了利好也看到了風險,同時他們也搞清楚了應對風險的舉措。不然他們不可能借着風口的風力越飛越高,並能夠平穩着陸。這就是立體化思維,立體化的思維要求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至少能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展開思索。

對於我們作爲一個人來說,昨天的自己、當下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所代表的就是我們看待問題是不同的角度以及考慮問題時的三個圍度。用三個自己去構建立體化思維,然後去對照我們所遇到的一切問題,凡事皆有境才能修。

爲了讓大家成事的概率都能比其他人更高一些,下篇文章,我將從看到“三個自己”入手,幫大家構建立體思維模式。這三個自己分別是昨天的自己、當下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也就是自己的過去時、現在時和未來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