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明朝楊慎的《臨江仙》,會成爲元末《三國演義》開篇詞?

有朋友提問:爲什麼明朝的楊慎所寫的《臨江仙》,會出現在羅貫中《三國演義》開篇詞?

這是版本問題。

比如咱們的翻譯家翻譯了一本外國的小說,譯書的過程中覺得這書寫得實在太好了,又不願意像批註本一樣去亂七八糟批註破壞原書的整體性,在沒有寫前言、後記的情況下,找到一首或者自己寫了一首詩抒發心情,左看右看覺得和這書翻譯之後非常相配,翻譯家就把這首詩放在了翻譯本的前面,類似於導言或者總結。

而以後的重印版本就都根據翻譯家的版本,將這首詩印在了書的前面。那讀者會不會有懷疑,爲什麼一本老外寫的書前面會有一首古詩?

《三國演義》前面有《臨江仙》也就是這麼回事。

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而楊慎的這首《臨江仙》的問世至少在羅貫中後一百年。所以肯定不是羅貫中自己加在前面的。

也不是楊慎加在前面的。按照常理來推斷,肯定是在明清的《三國演義》版本整理中,後來的編者加上去的。

羅貫中的三國小說,也不叫《三國演義》,而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比較明確地指出了小說脫胎於《三國志》歷史文獻。但是小說在流傳過程中肯定有各色增減,在宋元明的時候因爲格律詩的完善,作者在進行小說創作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加入大量格律體的創作。

這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格律體放到三國時期,就不那麼對味了。我們學習詩歌史的時候就知道,音韻學到南北朝才成熟,而平仄格律的出現要到唐朝了。所以三國中的人物要是口吐七律,那是非常荒謬的事情。就好像《西遊記》、《封神演義》中的上古神仙說普通話一樣,雖然是文藝創作的需要,但是卻脫離文學邏輯。

清初的毛倫、毛宗崗父子就對《三國志通俗演義》進行了整理、刪改,將一些不合理的詩詞去掉,或者加上“後人雲”的說明,不讓小說中的人物跳脫出歷史情境。這個版本就是正式命名爲《三國演義》的版本。

而楊慎的這首《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因爲非常契合三國故事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梗概,讓人生出滄海桑田的荒涼意味來。毛氏父子就將這首詞放在了他們這個版本的三國故事的開篇,也算是他們對《三國演義》的理解和情感認同。

我們現在流行的就是這個版本,所以這個問題只要理順了主體,就搞清楚了。

我們應該這樣說,清初毛氏父子的《三國演義》引用了明朝楊慎的《臨江仙》。

這不就合理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