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心💕老師:給學習加點“好”感覺

自從7月份接觸了中科院心理所《6S高效學習策略》以後就對這套方法特別癡迷,尤其裏面提到的六個方面,讓我有一種特別興奮的感覺,覺得找到了研究可視化學習法的抓手和研究方向!

故十一放假我看到相關內容的線下課,我就馬上加入了,只是想更加深入地理解,尤其是怎麼落地實操!

我自己是實踐派,所以我滿腦子都是怎麼用,怎麼用可視化的方式實現,怎麼可以更好複製,怎麼可以針對不同人有更加靈活的調成,怎麼讓學生一直保有學習的熱情和好奇,怎麼讓從家長和老師引導到學生自主學習,怎麼讓孩子學習更加有效果拒絕無效重複的動作?

所以帶着這些問題我開啓了學習與實踐,也拉着一羣老師、家長和學業規劃師去實踐、去驗證、去調整,只是希望給到孩子愛上學習的合適策略,給更多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機會,給到更多孩子爲自己負責的勇氣和底氣!

在這個過程我想明白了三個問題!

一、從教學活動向學習活動轉變

在過去的3年,我一直關注的是可視化教學的方法,所有給老師的課程都是基於“怎麼教”,雖然也會涉及到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但是畢竟是給老師講課,站的視角與給孩子講課的視角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我遇到生命的困境的時候,我回歸到初心“讓孩子愛上學習”,它的主體不僅僅是老師,還有學生,所以我想去一線接觸形形色色的學生,去驗證這些方法是否有效!

在這次課程上我跟大家分享的過程中,我突然有一個覺察,之前我給老師講了大量的“教學活動設計”,對於我來說設計有效的“活動”是非常容易的!

是否可以直接把這些“教學活動”結合學習方法變成孩子可以在學習中應用的“學習活動”呢?

“可視化學習活動”本身就具有全腦思維、高效直觀、有趣有效的特點,那爲什麼不能把整個的過程就變成一個小“學習活動”!

而這些小學習活動對於之後開展線下訓練營也可以採取和應用,並且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何樂而不爲呢!

所以這次課程,我收穫到的最大啓發,盤活過往課程設計和學習活動設計的經驗,讓可視化學習法可以落地實操!

二、爲孩子創造學習“好感覺”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孩子對學習的“體感”!

說白了,就是說到“學習”什麼感覺,是感覺“很難”、“很煩”、“很無奈”、“很痛苦”、“很無助”、“很無力”,還是“好好玩”、“好有趣”、“好享受”、“好好奇”、“好開心”。

爲什麼“體感”特別重要,其實就是在於對“學習”的感覺直接決定對“學習”的動機和動力源!

如果對學習有“好感覺”,就會主動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索,會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會想知道更多更多,所以學習會變成認識世界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就會非常主動、自主學習。

如果對學習“無好感”甚至“厭惡”,就是一提到“學習”就會大腦開啓“防禦”系統,會排斥、牴觸、反感、對抗,把學習變成了一場“拉據戰”、”零和博弈”,“誅心戰”。

是什麼把我們對學習的“好感”消耗殆盡的,是什麼把我們對學習“熱情”澆滅的,是什麼把我們對學習“好奇”扼殺的?

其實每個父母、老師、學校都需要去思考這個問題。同時我們更要思考的是我們要怎麼“喚醒”學習的熱情,怎麼激發學習的“動力”,怎麼創造學習的“好感”。

對孩子的“慈悲”就是“口下留德、眼中有人,心中有愛”,眼前的這個人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真實,去聽到他們內心的聲音,尊重與接納他做爲獨立個體的存在,用無條件的愛成就和滋養孩子的心田。

當愛滿了,學習之光就亮了!

三、良好“關係”是學習前提

我會發現很多學習的問題本質並非是“學習能力差”、“學習不努力”、“天資愚笨”,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關係”沒處理好導致的。

“母子關係”、“師生關係”、“自我關係”、“同學關係”、“父母關係”,其實很多學習的問題所反應巨大的問題都來自“關係”,當關系不順暢的時候,其實就會在表象上變成“學習問題”,其實在底層有更深層的問題。

這段時間的不斷學習,我發現對於教育是繞不開心理的,繞開心理看教育看到的都是表象的問題,而沒有看到“人”內在,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關係在其中。

如果看到“關係”上冰山底層“需求”的部分,生命裏就像時時刻刻都存在一個“雷”,說不定什麼相關事件就會引發“炸雷”,如果不去“掃雷”,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引起生命的震動。

好好學習從“良好”關係開始,心敞亮了,纔會有光進來!

我終於知道爲什麼這幾年我開始了心理學的深入學習,因爲只有直擊本質纔會獲得“正解”,纔會用“智慧”的眼睛去分別問題,找到真因,找到解決之法。

可視化教育在深入到學生層面的時候,不僅僅是關注學習方法策略,而是關注“人”本身,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喚醒一個人的生命力,也是我最早的那句使命“點亮你的世界,讓你更好發光”這個點我不曾改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