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桂花糖

桂花,在我很长的一个人生阶段里,是一个很神秘、很仙气的植物花卉。

这个感觉,可以说是充斥了整个的童年、少年、甚至是青年阶段。

现在桂花树常见。

小区,公园,公共绿地,都有种植。那不过是近十几年,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前,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桂花树并不算常见。

但每年,中秋节始,总能在不经意间,闻到一股幽浮在空气里的甜腻香味。

蕴涵在秋日明媚的阳光里,或者夹杂在秋季清冽的微风中。你使劲昂着头,于周围的空气中,嗅着这股远处飘来的香味,试图寻找它的源头,却总不能如意。









我第一次见到桂花树,桂花开,是小学四年级。

我们小学旁边,是本地有名的查氏家族。查氏近些年出两位名人。一位是写武侠小说的金庸(查良镛)先生;一位是前几年已过世的香港实业家查济民先生。

当年,查济民先生老家还有一位据说是他嫂子老太太尚在,当地人称“刘奶奶”。她住的院子里即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

每年的金秋季节,附近方圆十里,都可闻到桂花的甜腻香味。


我也是在小学四年级那一年,知晓了此树就在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于某个中午时间,寻了过去。

老远就可见很大的树冠露在围墙上面,院门紧闭,我是从两扇院门的缝隙里,往里面探望。地面上落满一片金色的桂花。

此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桂花树,看到真实的桂花。

说实话,见到的那一刻,并没有多少激动;在桂花树下,也并没有觉得香味比在外面、远处来的更浓郁。

惟只觉得它很平凡。


此前,我曾在某个新年里,于一亲戚家吃到过一次桂花糖年糕。彼时,也是觉得惊为天人,毕竟有了这个甜腻的桂花香味,让原本平常的年糕变得身价倍增。觉得很是稀奇。

但,也说不上特别觉得好。因是,混在年糕里的桂花呈现黑褐色,星星点点,像是没弄干净,混杂了脏东西一般,看相不怎么讨我欢喜。

我还是更欢喜在秋季清冽的清晨,温和的午后,和煦的傍晚,行走在路上的时候,闻到的那一股若有若无的桂花香。像是一个顽皮的女子,在撩拨你,却不现身。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

所以,我现在每提及对于桂花的感觉,即会想起那苏轼的《蝶恋花.春景》: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以前桂花树少见,一种比较广泛的说法是,桂花树属于阴木,须得大户人家才能镇得住,故普通人户家里不种此树木。

但我以为,更实际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桂花树属于观赏树木,普通人家没有这个闲情于家中种植此类树种,更多的是种植一些譬如榉树一类,日后可做家具的经济类树木。这和梅花、芭蕉一样,以前,也只有大户人家院子里才有这一类植物。



我所知道的桂花分四类;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

某一年,我与人去浙江的括苍山,下山后在临海市内一寺庙内见到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满树细碎的红色,在秋日上午的阳光下,很是显眼。

顿时明白,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丹桂。

这是我平生最好的秋日之旅,见到了平日少见的景,也是最舒缓的一次旅行。不用算计时间,一路奔波的样子。



【这是朋友去年的照片,做成的桂花糖泡水后,依旧新鲜得像树上初绽的桂花,我希望我今年做的桂花糖也能如此。】


去年,在一个朋友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朋友自家做的桂花糖,遂觉得风雅稀奇。

今年又是桂花季节,清晨,也去东山脚下的湖心岛上,花了一个多小时,采了一些桂花,学做桂花糖。为了看起来更漂亮,特地混杂了颜色鲜艳的丹桂。

想着,必须学几样传统、风雅的手艺。等以后,或许沈惟意嫁得很远的时候,让她每年中秋、国庆回家一次,吃几样我烧的小菜,带几瓶我做的桂花糖。

然后她在某个温暖的午后,泡一玻璃杯桂花糖水,看轻盈的桂花不曾变色,仍旧是金黄鲜嫩的样子,在水中上下幽浮翻腾。她拍了图片,发微信朋友圈,不无得意洋洋,故作轻描淡写的口吻,说:

我老爸的手作,传统手艺,风雅食品,来自人文江南,风雅钱塘。催人更是思念家乡。

其实,骨子里,她早已习惯了都市生活。对家乡的喜爱,也仅仅只留存里微信朋友圈的片字只语里。


今日寒露,

我觉得秋天的美,在静,在含而不露,慢慢释放。

看叶色变幻;看绿红黄褐的转换;看层次渐渐丰满;看秋风缓缓吹来;看暑气渐渐隐退;看寒意暗暗侵袭而来;看天地间开阔,看人间渐渐疏离。

这个初秋,烦心事诸多,我只想静静。沉静一下心绪。




2020/10/08 寒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