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需要技術含量

      “我是一個直爽性格、口無遮攔,心裏有什麼說什麼,可是我的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我說話”她坐在我面前,一直在訴說着困擾,委屈無助、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她一邊說一邊急切的看着我。

    那你談的再具體一些,你的孩子如果告訴你考試成績不好、或者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你是如何直爽表達的?

    “你總是這樣,你啥時候考好過?你看看人家明明每次都考前幾名,你真丟大人的臉……你又和同學打架了,人家咋不打別人,是不是你幹了啥壞事……”

      我把你剛纔說的話重複幾遍,你好好聽着、認真聽着,把自己當成你的兒子,我就在角色扮演你。我的聲音越來越大。

    重複到兩遍時,她低下了頭;三遍時,她眼中有淚水;五遍時她堵住耳朵;不到十遍,她用手勢打斷我。眼中的淚水嘀嗒嘀嗒,口中喃喃:我知道我兒子爲啥不願意搭理我了!

    你沒孩子傾訴的權力,你給到他的大多是指責、抱怨、評判、不滿,他能回家就已經需要很大的勇氣了,只是他還沒有能力離我們遠遠的。如果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想逃離我們。我輕輕的告訴她:說話需要技術含量,是個技術活,用心去覺察我們說話帶給別人的感受,這是我們做人的功課。

    一次的諮詢結束,但沒有結束的是生活,惟願我們身爲父母都能成長自己,做一名覺醒者,給孩子們真正的陪伴和庇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