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底在畫什麼?

大部分觀衆對當代藝術最大的抱怨,或許就是“看不懂”。而在這個質疑中,通常還會隱含某種潛臺詞,“這種畫法太簡單了,連小孩都會。”

其實,任何好的藝術,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理論體系支撐。這套理論體系,包含着藝術家的審美,創作邏輯,以及認知體系。

而藝術品作爲一個載體,承載的是藝術家的美學觀和哲學理念,包含了藝術家對生命和世界的理解。所以,我們得相信,藝術家肯定不是在隨手亂畫的。

有人說,這世界的過去是由瘋子創造的,未來也終究屬於瘋子。正常人能夠擁有的只有當下。那麼,與其試圖去理解這些作品,不如多用心去感受吧。

01

卡西米爾 · 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1878 - 1935

關鍵詞:至上主義,感覺,無,宇宙

在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然而,他更像是一個利用繪畫語言,來探索宇宙的科學家。馬列維奇認爲,繪畫的目的不在於表現形象,因此可以將形象進行終極的簡化。

在《非客觀的世界》一書裏,他寫到:“客觀世界的視覺現象,本身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東西是感覺。因而是與環境完全隔絕的,要使之喚起感覺。”馬列維奇稱這種觀點爲“至上主義”。

事實上,馬列維奇一步一步走向抽象的過程,和一戰爆發是同步。他所做的像在說,舊體制崩塌了,人們需要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

他對《白色上的白色》的解釋說,“我的新繪畫完全不屬於地球。地球象個被蛀壞的房子一樣,已經被遺棄了。確實,在人的身上,在人的意識中,有一種對空間的渴望,一種脫離’地球’的嚮往。” 

馬列維奇還是扎哈·哈迪德的精神導師。她的很多建築作品,都受到馬列維奇的影響。

02

馬克 · 羅斯科

Mark Rothko

1903 - 1970

關鍵詞:抽象表現主義,情緒,宗教感

看羅斯科的畫更像是一次宗教體驗,大片大片的色彩在吞噬你,摧毀你,打破你。他熟知每種不同色彩,給人不同的感受,並且把這種感受無限放大。

羅斯科畫的尺寸都很大,他想讓畫本身和觀者更加親密。觀者置身畫中,沉浸於他營造的神祕,迷幻氛圍裏,催生出宗教式的敬畏感。羅斯科傳達的,是深邃的情緒與精神世界。他很迷戀尼采和希臘神話,熱衷於探索未知的潛意識世界。

羅斯科說:“我對色彩與形式的關係,並沒有興趣……我唯一感興趣的是表達人的基本情緒,悲劇的,狂喜的,毀滅的等等。能在我的畫前落淚的人,就是在和我進行一場宗教體驗。但如果你只是被畫上的色彩關係感動的話,就沒有抓住我藝術的核心。”

在他即將面對死亡的那段時間,他的作品都很陰鬱,色彩越來越少,但最後一幅畫,卻是明亮的紅色。隨後不久,他被發現死在了紐約工作室的浴缸裏。割開手腕的鮮血,染紅了整個水池,像極了最後那張畫。 

羅斯科是喬布斯生前,最後在研究的一位藝術家。

03

巴尼特 · 紐曼

Barnett Newman

1905 - 1970

關鍵詞:抽象表現主義,崇高,體驗

看他的畫,想到了《聖經》的開篇:上帝創造了天地。地面一片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只有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上帝說:“要有光! 於是,就有了光。

紐曼希望觀衆可以感受到一種“崇高”的視覺體驗,並且與繪畫產生關係,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由於他在大學的時候讀哲學,所以他認爲,“藝術的真正價值,就在於解決生死、主觀與客觀、悲劇等這些哲學問題。”

紐曼認爲,“藝術家以他的慾望、他的意志來建立有序的真理,那便是他對生命與死亡的神祕性態度的表達”。可以說,藝術家像一個真正的創造者那樣,探究宇宙。也恰恰是這一點,使得他成爲一個藝術家。

04

伊夫 · 克萊因

Yves Klein

1928 - 1962

關鍵詞:觀念藝術,伊夫·克萊因藍

克萊因的畫太過乾淨純粹。西方評論家稱,克萊因是法國最後一位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他用短暫的 34 年生命,改變了整個現代藝術的遊戲規則,也證明了一件事:藍色是他的一切。

克萊因在 19 歲時,加入了一個名叫“õ瑰十字社”(Rosicrucian)的團體,該團體倡導人們輕肉體、重心靈,輕物質、重精神,追求人的生命與宇宙精神的和諧統一。在他內心,藍色代表的是天空、水和空氣,是深度和無限,是自由和生命,是宇宙最本質的顏色。

“什麼是感覺?感覺就是存在於我們自身之外,但又永遠屬於我們的東西。我們用感覺來感受生命。感覺是宇宙,是空間,是大自然通用的貨幣。”

他說的這段話,讓我回想起很多事情,雖然已經忘記具體發生了什麼了,但是我一直記得那些事情,給我的感受和情緒,開心的,難過的,尷尬的.......

05

塞 · 託姆佈雷

Cy Twombly

1928 - 2011

關鍵詞:新表現主義


作爲美國著名抽象派藝術大師,託姆佈雷被視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集抽象表現主義、極簡和波普藝術於一身,將潦草的書寫、素描、塗鴉和油畫相結合。

他的畫太輕盈了,痛苦也好像是輕盈即逝的。畫出這種畫的人,果然可以活的久很多,享年 83 歲。

託姆佈雷說,“每一條線都是自身固有歷史的真實經驗,它們並不說明什麼,也不刻畫什麼——這是一種自我意識感覺的實現。”

賽·託姆佈雷成爲 1950 年繼喬治·布拉克之後,首位爲盧浮宮創作永久藏品的當代藝術家。

素材來源:美在高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