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讓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能有紮實的收穫

曾幾何時大家有像我一樣,“以前讀過的這本書,但已經不記得內容了”,或者“明明是讀過了,什麼也沒有記住”……

有時候我們花錢買了一本書,總是希望,記住大部分的內容,但至少也要記住30~50%。可不知什麼原因,讀過的書不少,卻沒有記住什麼內容,或者讀過的書從來沒有派上過用場。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裏面的一些方式方法,讀過之後有醍醐灌頂的感受。

作者奧野宣之,同志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他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如何閱讀有效閱讀一本書》受到很多讀者的追捧。他更是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引發了熱烈的反響。


下面我就以《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當中,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部分,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有引用書中內容)

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爲精神財富。

有人說,只有能夠把讀過書的內容講給別人聽,用對方也完全聽懂了你所敘述的內容的時候,纔算真正的讀過這本書。

樊登老師也說過,把你讀過的書講給一個8歲孩子聽,他聽懂了,你也就讀懂了。

要做到把書讀到這種程度,當然不是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而是要有效的把書中內容做成筆記。

之前讀書時,從來沒有邊讀邊記筆記的習慣,讀過這本書之後,個人認爲以下的幾點是有效的記讀書筆記的方法。

1、讀書筆記改變讀書的方法。

如果不知道該從何下筆,是因你讀書的目的不明確。首先要明確讀這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想要明白或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帶着這些的問題,去讀書。

讀書過程當中,你會發現你的問題,在讀書的過程當中就得到了解決。這時,你就可以把你相應的筆記記在本子或者是書的頁邊處。

這樣記筆記的好處,就是可以自由調節讀書的節奏,可以速讀,也可以精讀。不理解的地方反覆讀,直到理解爲止,這樣讀書,爲的是更重視自己的感受。

書中也告訴我們記讀書筆記也是有竅門的,其實就是着重關注於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自己最想解決的問題。把這樣的問題用一句話寫出來,有時寫着寫着,自己也會發現,卻寫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這樣讀書筆記就發揮了它更大的作用。

2、通過摘抄促進對書的消化。

說到摘抄讓我想到小時候學習語文的時候,老師通常會讓我們抄寫課文,或者是背誦完了之後再默寫一遍。這樣的作業最讓我頭疼。但是,有過這樣的的過程之後,發現自己對語文課本的內容更加的瞭解熟識,甚至現在有些課文我還是朗朗上口。都大概記得那些內容,具體在頁面上哪一個位置。

現在的生活當中,很少有人能夠去摘抄某個段落或某一頁書,摘抄是很浪費時間的,但摘抄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

也許有人覺得抄寫大段的文章實在是太麻煩了,但是隻有這樣才能夠將作者的原文的思想整體統一起來,自己才能更好的去了解整篇文章的思路。

摘抄的第二個好處就是可以加深理解。在摘抄的過程當中,慢慢的你很容易發現作者經過反覆思考,藏在文章裏的更深一層的內容。這種發現,也是一種有效學習和積累。

書中更詳盡的向我們介紹了摘抄的一些小方法:要儘量減少視點的移動。也就是,摘抄的時候,書和本子的 距離儘量減少,如果距離過大,在摘抄的過程中就容易忘記自己要寫的內容,還容易寫串行。

不得不說,作者的這些方式方法真是太細緻了,他把這樣的小方法小竅門都一一告訴給我們。

3、剪報式讀書筆記。

作家李笑來在他的《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中也曾提到過這種方法。

想到在早些年信息不像如今這麼發達的時代,大家都是靠讀報紙讀雜誌來積累相應的知識,讀到好的文章的時候,就會把它剪下來,貼到一個大的本子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厚厚的一疊。這就是讀書筆記的另一種形式 ——剪報。

作者在書中介紹這種方法的時候,給我們開了很大的腦洞,其實不僅僅是我們所讀到的書,雜誌,報紙,還有作者在旅途當中買到的書,有時會貼有當地特色的卡片,作者把這樣的卡片,甚至當時的火車票或飛機票也都貼在筆記本里。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醒到自己,讀這一篇筆記的時候,當時的時間地點和場景,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一樣,印象更加深刻了。

這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哪,這樣如此細心的讀書,印象不深刻,纔怪呢。

這是利用一切相關事物記錄與書的交流的過程,可以加深大腦對讀書體驗的印象,回想起來,概率增加了,針對書中的內容的思考也會因此而增加。

通過筆記提高自我

如何能夠提高自我呢?首先我們要區分“吸收精華”和“讀書體驗”這兩個概念。

吸取精華就以意味着原封不動的吸取書上的知識,而讀書體驗呢就是在讀完書之後,對書中的內容作出反應,主動的思考才能真正的掌握這本書的內容。

讀書筆記就是一種昇華的工具,它可以讓讓讀書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換句話說,讀書筆記,最重要的是最後一步,就是把這次讀書的體驗利用起來,把它轉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

1、積極輸出思想內化

正如前面說的,讀書筆記不是寫完了就擱置一邊,而是在你讀書的過程當中,發現對書中非常感興趣的部分,做詳細的筆記,紮實的多看幾遍。除了看書中的內容,自己的筆記也要完整的重新翻過,瞭解自己當時和現在的想法,瞭解自己到目前爲止都讀了什麼樣的內容,這樣的反覆的去輸出思想,去思考,通過這樣的過程,已經消化的信息,又經歷了一次精細的咀嚼,自己吸收的內容就更多。

反覆的思考、輸出自己得到的就遠不止書上讀過的那麼多。

2、養成重讀的習慣

之前總是覺得,書讀過了就不用再看。其實,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

爲了能更好的消化書中的內容,我們就要重複的去讀書、讀書中的筆記。每重讀一次,每增加一條評論,或者提出問題都是加深理解開放新視野的好機會。

書中作者建議我們重讀筆記的時間是睡前或是洗完澡以後。作者有的時候還會在出差的途中,乘坐飛機或火車的時候,來重讀自己的筆記。

一週以後或者是三個月以後,當我們再次打開讀書筆記去重讀這些信息的時候,也會驚訝到自己當時會有這樣奇怪的想法,或者驚訝自己還讀過這本書,這樣的驚喜就是重讀筆記給我們帶來的。

總之,除了讀書、記筆記,我們還要養成重讀筆記/書 的習慣。

3、讓“書讀百遍”不再是口號

有句話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小時候經常聽家長教導我們“讀書要求甚解,要反覆的讀,要不厭其煩的讀。讀書要滾瓜爛熟,讀上100遍1000遍那纔行”!

然而在今天有多少人會在想要讀一本書的時候,沒有立刻行動,書卻在書架放了很久;或者還能有多少人,爲了一些小問題,就把整個書架都翻找一遍;我們最多把書讀過一遍。又怎麼會能夠去重讀整呢?

學習到了讀書筆記的重要之後,知道了重讀書筆記就能夠實現達到“書讀百遍的要求。每次重讀都是一種新生,每次重讀都是經過長年的積累,自然就可以接近讀書百遍的效果。

結語

書的價值是通過時間體現的,有些書只有在讀完一段時間以後,才能夠讓人源源不斷的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而有些書有可能會淘汰,有些也會產生新的火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經常整理藏書。

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我們感興趣的問題,不要無動於衷,應該馬上查找翻閱筆記,在參考讀書筆記的同時,回想當時的思路,在於現在更成熟的思想,比較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這樣的讀書方法纔是真正讓書融入自己思想的,是普通的讀書無法比擬的。

相信通過不斷的練習,用心去做,每一次讀書都會使我們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