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被大多數人所熟知的文學家,卻是世人眼中的情話“王子”

沈從文就像他寫的書一樣。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安靜的待在圖書的角落裏。人們總是在瀏覽時不經意間從他身旁走過,而從來都未曾翻開拜讀過。而他又總是在那裏安安靜靜不曾離開過。

(人們在圖書架前,來去匆匆,無人爲它留步)

現代生活像一個“怪圈”,提起他,好像每個人都挺說過,但是又好像並不是很熟悉。相比於老舍,錢鍾書,胡適等,他在當代青年的眼中似乎並不出名,遠不如前幾位耳熟能詳。你仔細想想,能記起的作品似乎只有一部《邊城》。你以爲他著書很少,不不不,他纔是近代最高產的作家。並且可以說,沒有之一。

(民國大才子錢鍾書,錢鍾書看不起很多人,沈從文是一個)

年輕人裏,除了一些文學愛好者,當代的青年似乎對沈從文一無所知。但是,這正是招標今天要說的,不管是他的書,還是他這個人,其實都值得我們去了解和認識一下。

1.“鄉下人”

沈從文,出生在清末湖南鳳凰縣。鳳凰縣是落在湘西偏遠的大山之中。

(湖南湘西鳳凰古城,美景如畫)

不同於記憶中的民國大家,沈從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鄉下人。包括他本人也這樣認爲。不同於胡適,徐志摩等一系列的大家是大家豪族之後。他是一個不過讀過小學的文化人。而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錢學森出自江蘇無錫錢家,我該怎麼樣來形容一下錢家呢?除了錢鍾書以外,還有幾個錢家人我們都認識,比如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其中錢偉長老先生的故事可是真真切切的“棄文從武”。以文科滿分進入清華,卻要學理科。無錫錢家在近代中國可是出了名的大家族。所以,其實沈從文實際在文學圈裏有時是很不受待見的。他沒有人家的書香門第。錢鍾書甚至還寫了一篇《貓》來諷刺他。

(無錫錢家,賢人輩出,世代德育勤讀)

沈從文與錢偉長棄文從武不同,沈從文是棄武從文。小學畢業後,他參加了當地的游擊隊。混跡在湘川贛邊界的山林裏。在這片充滿異民族文化氣息的土地上,他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文化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從行伍離開後,他與同鄉的滿叔遠同行北上,希望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學。但是,從湘西出發到北京,用時十九天,身上的錢就已經用去了差不多四分之三。北京當時的物價依舊是全國靠前。沒幾天,身上就一文不剩。要不是尋求同鄉救濟,他們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老北京天寒地凍,房屋大街白雪皚皚)

滿叔遠陪他一路北上,在北京四處考試面試,希望考上一所大學,然後進行學習。但是,一直被拒,加上兩人身上早就一文不剩,連飯都喫不上了,最終他離去了。適時,蔡元培先生對北大進行改革。沈從文終於可以進入北大旁聽。但是,喫飯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

(蔡元培先生給北大注入了靈魂,從此北大開始散發它的光芒)

2.“雪中送炭”郁達夫

當時沈從文在北京酉西會館落腳。居住在一間潮溼的儲煤間裏,每天就是兩個饅頭就一點鹹菜。在一個只有七平方米的房間,周圍還全是黑煤,又潮又溼,關鍵是他窮到根本沒有禦寒的衣物。沒有辦法,他實在是混不下去了,他從報紙上了解到郁達夫,同是文人,他希望郁達夫能夠理解他的痛楚。 他寫了一封信給郁達夫,向他說明了自己的境況並求助。

(當沈從文先生老年時,回憶起當初郁達夫在嚴寒中爲他送暖時的感動)

當郁達夫根據地址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時,站在門口,他不敢進去。而進去後,他並沒有看見火爐,只有一個穿着一件極其單薄的外衣,雙手通紅的寫作,鼻子流血同時雙腳在顫抖進行創作的沈從文,此時,他已經三天沒有喫上飯了。郁達夫內心是極其震驚的!當天他就帶着沈從文去吃了一頓大餐。並立即將自己的圍巾以及身上帶的三塊大洋給了沈從文。

(沈從文後來曾經在《晨報》《現代評論》等多家報刊上發表文章)

郁達夫此前在報刊上多次發表文章表達自己的失望。但是,見到沈從文後,他發現自己再也沒有資格去說什麼了。沈從文並不知道,其實他也幫了郁達夫。而這之後,郁達夫向多家報刊推薦了沈從文,沈從文開始爲人所知。那他又是什麼時候當上老師的呢?

3.情話,只給你一個人

沈從文初見張兆和就愛上了她。可這並不是戲劇,張兆和對沈從文並沒有感覺,作爲學校公認的校花,追她的人多了去了。她根本沒理由選擇一個湘西的窮小子,當時全校師生中對她送情書的人很多,她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將愛慕者的信封撕掉,而是按編號保存起來(有顏任性啊)。當她收到沈從文的情書時,起初有點驚訝,只是按編號存放。

(後來還是屌絲追上了女神)

張兆和感到驚訝,其實是因爲,當時沈從文是胡適從外面請來的老師。這是,老師向一個學生表白。當沈從文逐漸爲人所知之後,他當時逐漸認識了北京知識界衆多的才子。而作爲當時北京文學界的領袖胡適,自然也是認識的。至於爲什麼會被胡適請來?其實是當時的中國公學暴發抗議,學生要求罷免校長,並另聘他人爲校長。胡適被教育部調過來的同時,從文學界裏,也帶來了很多人作爲本校的老師。

(民國大帥哥胡適先生,當時也是很受追捧呢)

沈從文是湘西人,他身上有一種與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執着,以及木訥。儘管沒有回覆,但是當張兆和看着這個編號的信封不斷的加厚,不斷的累積。她內心也有慌了,當時她找到校長鬍適希望胡適能夠阻止一下沈從文。但是,胡適則是站在沈從文這一邊的,所以並沒有阻止沈從文。胡適當時勸她:“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而張兆和立刻回答:“我頑固地不愛他!”

(沈從文的情話,那時出了名的好)

我只能說這小子(不敬啊,抱歉)太能追了,太執着了,完全就是一個憨憨。但是,執着地追求了四年,也寫了四年的情書。最後,在胡適的撮合下,還是成功地走到了一起。

所以,屌絲們明白了嗎?只要女生沉默,你就使勁追。這是一個妥妥的屌絲追女神的故事。並且,你最好還要是個老師,近水樓臺先得月嘛!

而這一次牽手(儘管中間有過插曲),沈從文臨走時,卻還是依依不捨拉着張兆和的手,說着對不起她。說到底,這一生,沈從文還是最愛她。

4.沈從文與他的《邊城》

我其實一直認爲沈從文是從邊城中走出來的。他身上始終有一種湘西鄉里人家的氣質。他執着而木訥,做一件事就認真的去做。他一天寫作不過幾百個字,但是每個字他都雕琢得十分的完美。所以,在拜讀的時候,你輕易地描繪出他眼中的邊城。

(翠翠和爺爺)

《邊城》寫的是一種“牧歌”式的生活。當年兩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決賽圈,但是因爲沈從文先生的逝世,最後無緣。

關於《邊城》這本書,我曾聽過一位先生說過。“邊城,原型應該是湘西的鳳凰縣。沈從文寫的其實是一種類似於陶淵明一樣的桃源。但是,與桃花源不同的是,邊城的背景十分的複雜。以現在的角度來說,在中國農村中一種讓人難以察覺的變化。桃花源居民最後守住了自己的桃源,而邊城中那種桃源的仙氣卻在逐漸消失。”

(當年沈從文差點憑藉《邊城》拿到諾貝爾文學獎)

邊城人民原本處於農業文明的安靜與世隔絕的氛圍之下,有着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取向。但是,這種價值觀正在慢慢的丟失,人心不古。邊城之外的世界對邊城的影響正在不斷的加大。邊城人民原本是處於一種純樸,沒有等級,人人之間坦誠相待,不會追逐功利的狀態。但是,全文的最後,儺送因爲不想娶團練家的女兒遠走。順順一方面因爲天保的死,不想儺送娶翠翠;一方面是因爲,團練家用一座磨坊作嫁妝。全文最開始的時候,人人之間坦誠相待,從來不會思考這種問題,他們無憂無慮,而全文結束卻是的時候,邊城人民內心的變化已經產生了,人們開始思考行爲的利益。邊城也開始走向了衰亡!

沈從文足夠幸運,也足夠不幸。他得償所願迎娶女神,實際生活卻並不幸福。他個人的小說其實並不符當時時代的潮流,他關注的地方,其實只是生活本身。所以,他遭受了很大不幸,也源於此。這也導致了,他後半生再也沒有創作一部文學作品。他本身,也轉變成爲一位文物研究學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