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經歷了些什麼?從秦漢到明清,從繁盛到另外一個境界

中國戲劇歷史源遠流長,歷久彌新。而關於中國戲劇究竟萌芽於什麼時代?在什麼時代最爲繁盛?第一個問題戲劇學者們各有各的說法,在沈約的《宋書·謝靈運傳論》中曾提到:“歌詠所興,宜自生民始也”,這其中透露出了中國戲劇的源頭。

當人們踊躍表達自己的心聲時,中國戲劇便誕生了。

中國戲劇曾經歷了秦漢、宋金、元代、明清四個時期的淬鍊,從原始社會全民性祭祀歌舞蛻變成了現在系統完善的表演形式。在這四個時期裏,中國戲劇經歷了許多,但沒有哪個時期能被評定爲最重要,因爲每一個時期對於中國戲劇的成長髮展都是缺一不可的。

形成期

中國戲劇的形成期很長,長至兩千多年,歷經周、秦漢、六朝、隋唐、五代等多個朝代的更迭。

早在西周中國的早期戲劇就已開始有形成的徵兆,《大武》便是當時的宮廷演藝的代表。中國早期戲劇的形成並不簡單,在《大武》的身上戲劇樣式出現了理性覺醒的表現,並且在其戲劇精神的影響下,中國早期的戲劇已經在形態上呈現了多元發展的趨向。

《大武》是周公旦通過當時的真實生活改編的。講述了武王伐商,商朝覆滅這一重大社會事件,表達對武王的崇敬與讚美之情。文本及其經典,就連現在關於《大武》中的舞臺文本都還能在《詩·周頌》的《武》中找到。

到了秦漢時期,散樂興起,在民間廣爲流傳,且影響重大。

《史·秦始皇本紀》中曾記載,滅一國會在咸陽造一座和該國相同的宮殿,並且還會放入那個國家的女樂、倡優,以此來完美復刻該國的宮殿內容。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1、促進城市的繁榮發展,滿足國民的娛樂需求;2、展示帝國的威儀。

因此,秦漢產生角抵這樣的表演藝術。

百戲是漢代對錶演藝術的統稱,也稱爲散樂,散樂包括了當時一切的表演藝術,例如

歌舞表演、吞刀、吐火、爬竿、走索等雜技表演。百戲表演按照秦漢的審美——以巨爲美,以衆爲,形成了在廣場聚衆演出的表演方式,這使得百戲更加的平民化。《漢·武帝紀》中就曾記載過舉辦百戲演出時300裏內的人都趕來觀看的盛況。而《總會仙倡》便是當時的經典表演篇目。

角抵戲是以競角抵爲主要內容舞臺表演。《東海黃公》作爲其中的經典篇目講述的便是黃公這樣一個硬漢,不屈服於自然生命的法則,大膽伏虎,敢於抗爭,但最終被虎所殺,被自然力量所打敗的故事。角抵戲便是中國早期戲劇多元發展的一個表現。

(角抵戲)

中國戲劇的繁華程度並不是能以時期來簡述,就算只是形成時期的秦漢,也古者詩三的時候,而且,根據各種史料的記載,光只是先秦的戲劇繁盛程度就能說明當時入樂、備以歌舞的詩就不僅僅只有三千首,三千,只不過是一個概數而已。

那爲什麼現在會出現當時的詩歌流傳至今所剩無幾了的情況呢?不僅僅是保存的技術與時代審美的遷移,其實還有由於人的理性的覺醒所導致的對詩歌的裁剪,留下大家認爲對的,拋棄錯的。

(唐代墓出土的彩陶樂俑)

發展期

在經大唐盛的深厚經濟基礎後,宋朝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依然處於當時的世界領先水平。《清明上河圖》就形象的展現了當時商業、經濟繁榮昌盛的景象,但在這樣的表象之下,也產生了太多拜金、欺弱的社會現象程朱理便就此應運而生,大量含有程朱理學精神的戲劇作品也就此誕生。

(《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代戲劇在當時也被稱,泛指各種表演。等到了北宋時期,雜戲就被細分,成功與百戲分開,成爲一項一場戲由兩段或三段構成的獨立的藝術。

而滑稽戲與歌舞戲則是宋雜戲的精華。在《夢梁·妓樂》中對滑稽戲的描述大抵全以故事,務在滑,或者《童蒙訓》中的描述都可以看得出當時對雜劇的編寫都偏向於滑稽調笑。滑稽戲有《眼藥酸》、《急慢酸》、《老孤遣妲》等劇目。

(滑稽戲《眼藥酸》)

遺憾的是,兩宋時期的所有雜劇劇本,今無一存。就算存有,那也許也只是一個劇名,或者被改編過的,但是當時的雜劇發展的繁榮景象卻是能從遺址(山西省萬泉縣橋上村后土廟戲臺遺址)與記載(曏者汴京教坊大使孟角球,曾做雜劇本)中實實在在的存在的,就算是北宋時期發展迅速也無法抹去的。

北宋時期的戲劇有多繁榮?便可看出。瓦肆是雜技或者其他表演演出的地方,多存在於商業活動的中心區域(例如現在的一二線城市),而且瓦肆分佈密集,一座城裏能有二十多個瓦肆,每個瓦肆裏能有十多個大小勾欄。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大量從事有關瓦肆寫作服務服裝設計湧現出來,促進了北宋時期的戲劇發展。

(瓦肆)

成熟期

元明及清代前中期是以創作爲中心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湧現了許多戲劇名家,名作。

(連環畫中的《西廂記》)

大多數人對元雜劇有着較高的評價,而元雜劇能有如此的魅力與當時的社會生活離不開關係。元朝是蒙古族統治者的天下,少數民族成爲統治者大多都會推動各民族之間的融合,在蒙古族這個馬上民族的積極開拓疆土之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急速增多,所以當時的作品中也常表現出戲劇的多元性。

(藏戲中使用到的面具)

元朝的商業繁榮至極,首都大都作爲東方大都會可以說是極其繁榮,當時的開放性也極大,大都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的大都會。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雜技藝人大量的彙集在大都,登臺獻藝,繁榮至極。

而那些戲劇名家的產生得益於那個時期的社會背景但是更多名家投入對元雜劇的寫作並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動的。

蒙古族統一中原之後,對於原本的漢族人民以及漢文化不屑一顧,極其不重視科舉取士,甚至廢除科舉制度近八十多年。所以漢族的知識分子想用學識來升官的可能性幾乎爲零,社會地位也相當的低。當時甚至七匠八倡九儒十的說法,由此可見,當時的漢族文化知識分子生活的社會環境有多麼惡劣。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漢族文明本來應該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是那些寒窗苦讀,胸懷國家的知識分子們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在強迫自己以歌妓爲伍的同時,積極創作,積極表現內心。在長期的與歌妓、民間藝人爲伍中,他們更瞭解民間的生活,更瞭解底層人民的辛酸苦辣,更多的表現出對底層人民的憐憫與讚美。這樣的人有關漢卿、王石樸、馬致遠等人,甚至還有少數的高官貴族參與其中。

(關漢卿的畫像)

故有人說元代的雜技之所以如洪波湧起,傑作如林,正是於這些有很高文化修養,藝術修養的知識分子的加入分不開的。

繁榮期

明代中後期以來中國戲劇逐漸轉爲以表演爲中心,在這個時代裏,出現了衆多戲劇表演的名家。

明代嘉慶年間,明代的戲劇被統稱等,那時的明代戲劇還未被稱爲明傳奇。在戲文經歷了漫長的演變之後,才形成明傳的說法。

明前期的戲文爲根據宋元南戲舊本改編和新編戲文兩種類別。《金釵記》、《東窗記》、《孤兒記》、《白袍記》、《胭脂記》、《拜月亭記》等等劇都是元朝根據宋元南戲改編的經典劇目,甚至無抄襲情況只是沿用題材這情況出現。如宋元有《鶯鶯西廂記》,明前期戲文則有《崔鶯鶯西廂記》。這樣的經典劇目非常的多,數量上甚至遠遠超過新編的劇目,所以明前期的戲劇甚至也被稱改本時裏的作品。

相比之下,新編的戲文數量較少,就連名氣也沒有那麼的大,《寧王記》、《珍珠記》、《浙江亭》、《張員外》等,就是新編的戲文。新編的戲文雖說名氣不大,但是卻是根據當時的現實生活而作,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仍有可取之處。

(《珍珠記》的劇照)

再這樣劇本如雲的時代裏,一大批演繹藝術家也就此出現。他們遵循劇本,但也有自己的創新之處,作爲那個時代偶像人物,他們不僅促進了城市的繁華,也爲明傳奇迎來了更多光輝的時刻。只可惜,留下的資料甚少,讓人難以尋求他們的蹤跡。

回顧中國戲劇的四個重要時期,無論是最早的秦漢,還是最晚的明清,他們對於中國戲劇史的發展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事物的發展是曲線的,有最高點便有最低點,但是中國戲劇不管是哪個時期,他們都能展現出足夠繁華的一面。不管是哪個時期,它都不足以最繁來形容。

同時我們也相信,中國戲劇的另外一個境界將在我們的未來出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