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點·盲視·變化盲視】* 雜談

通常,人們只相信自己經驗和體驗到的事物和事情。所謂“眼見爲實,耳聽爲虛”是也。(當然了,對於來自外部世界的非常繁雜的信息,很多人也不是一味地盲從的,也知道需要經過個人的研判、過濾和重塑的;只在意於個人有利的東西,摒棄可能對自己不利的東西。趨吉避凶畢竟是人的本能意識。一般來說,這種出於經驗、本能或下意識的行爲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久而久之,如果駕馭不當,則可能會對個人的認知、智力和格局帶來偏頗。)

然而,“眼見”不一定屬實,“耳聽”也不一定爲虛;更重要的是,很多實際及其不斷變化的事情和事物因爲每個人視野的侷限而不一定能夠看到,不一定能夠聽到。因爲,即使是再聰明或精明的人,也會有誤視、誤聽和誤判的時候。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還有,“老虎也會有打盹的時候。”“一人沒有二人智”之類的。因爲,很多變動不居的假象和真相雜然混糅,充斥我們的周圍,容易給我們帶來變化盲視,讓我們容易產生誤解和誤判。(哦,順便說一下,最近看了電影《盲點》之後,譏笑之餘,細想,竟也覺得有點兒可怕呢。)

生物性認知總是有其侷限的,這種侷限主要在於時空的閾限,通常情況下,不可能獲得突破,即令是藉助一些外在的方式和手段,充其量也仍然只能在有限的時空範圍之內拓展,就如同憑一把钁頭,怎麼可能挖通大山?或者如同僅靠一隻破瓢,怎麼可能舀盡海水?所以,每個人程度不同的都會有盲點、盲視的,尤其是變化盲視。一切事物和事情永遠處於紛繁雜亂的變動不居狀態,人們只能夠在非常狹隘的時空褶皺之內活動。在歷史的汪洋麪前,我們很多人都可能是近視、老花或色盲的。要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麼只見森林不見樹木,甚至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正因爲如此,我們的視域及可感知的範圍非常有限,好比一個個螢火蟲,在其短暫而有限的時空之中飛來飛去。(生命因能量而生成,演繹一段繽紛炫麗的華章,而後歸止於“安息”,復爲無限宇宙之中的“重子物質”,在一定的條件和環境之中,復又生成其它物質存在的形式,其中也可能包括另一種生命形式。)

如此來說,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因爲社會環境充滿變數而總是難以預測、預防和掌控?或者說我們人類在浩瀚無垠的自然界裏因脆弱渺小而就不能進取作爲了?不。

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儘可能地規避我們的盲點、盲區和盲視呢?方式方法(或者說就是那些模式,思維模式,思維模型。——說到這裏,斯科特·佩奇的《模型思維》一書或許可能會給我們帶來裨益。但此書比較複雜,不一定適合很多人的情況。)儘管多種多樣,但卻不能是萬能的,因此,不可以一概而論;一切還是要因人而異的。俗話說,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指的可能是這些意思。

但有一點則是可以肯定的,我說過,不越羣山,無以知天地之高遠,不穿千鎮(或千城),不知衆生的之況味;同樣,不覽羣書,不知智慧之繁多,不經磨礪,不知人生之艱辛。也就是說,一個人心胸、格局和視野如何,取決於其對歷史、社會、衆生和世界的關注度、體驗度和領悟度。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而過於苛求自己,一定要讓自己成爲目光遠大、智慧冠羣和志向高遠的“精英人物”的,因爲那樣,對很多人來說,非但達不到其夢想或預期的目的,弄不好反而會傷害自己,甚至可能會波及傷害到與我們有關聯的人們。畢竟,對我們絕大多數的人而言,我們不過是一般民衆而已。因此,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應當如何依據個人的具體條件和情況或意願,來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或確認與自己相匹配的目標。這中間,只要是能夠儘可能地避免常規性的盲點、盲區和盲視,即可。

至於衆生之中,那些志存高遠而又智力超卓的人們,畢竟以其艱苦卓越的工作和努力,推動了和推動着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當然值得我們由衷地欽佩和讚揚了。

                                                                                    古藍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