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人生37·人生怎麼樣才能快樂?】

  漫談人生·人生怎麼樣才能快樂?”


【微頭條】上有人發帖子問,“人生怎樣才能快樂?”——居然有千萬點擊。這麼多的點擊量,似乎足以說明這個問題是多麼地引人關注、關心或者說喜歡了;儘管這麼問看上去實在是顯得過於直白甚至膚淺;是啊,“人生怎麼樣才能得到快樂呢?尤其是‘自由的快樂’!——怎麼樣過才能不枉此生哦?”

之所以會如此,無非是因爲很多很多人最在意此生到底怎麼樣才能獲得“快樂”了;(雖然很多人的情形實際上並不怎麼樣,得到的或者正在遭遇的甚至往往卻是“快樂”的反面,與自己夢想或預期的大相徑庭:“痛苦”、“困頓”甚至“絕望”呢;因爲,夢想只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的夢,不敵現實的嚴酷的。)另外也可能是因爲很多人並未能在真正意義上弄清楚這個問題而“犯嘀咕”,試圖想從別人那兒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經驗、啓發或竅門啥的,以破解自己的某些人生難題?事實上,開啓“快樂之門”的鑰匙滿大街都是的,只是“金鑰匙”相當稀缺。

其實,所謂“快樂”尤其是“自由的快樂”是一個既奢侈又廉價的想象和體驗,只是我們很多人經年累月忙忙碌碌的,恐怕並不能在實質意義上弄清楚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總是攪得很多人常常胡思亂想心煩意亂寢食難安……也還是摸不着北……各種不如意的日子總還得照樣往下過不是?

難道,很多人認爲的人生或者活着就是爲了追逐所謂的“快樂生活”或者說“幸福生活”嗎?不然。其實,很多“快樂”與個人的不着邊際的想象無緣,也可能和好奇心的暫時滿足相關聯,而很快就發現,各種失望、厭倦和乏味甚至空虛也就“捲土重來”,擋都擋不住的;那麼,“頑強的慾望”驅使自己,只好又去追逐新一輪的“想象”和“獵奇”;通常,人總是“慾壑難填”的。當然,此種循環往復窮追不捨……可能有“良性”與“惡性”之分的。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是也。現實生活當中,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舉不勝舉。

沒錯,“快樂”尤其是一般性的快樂,通常應該是很容易得到的,儘管其程度、層次和內涵千差萬別。事實上,容易得到的往往是不長久的,也可能是“廉價”甚至是“粗俗”的,甚至都不會費很大的勁兒,比如,一頓“免費”的酒食,一次不大不小的獎金,通過了某次考試或面試,獲得一件心儀的物品,或者某人(尤其是異性)不經意地誇讚,或者某一場“曇花一現”的“邂逅”,或者完成了某一項任務,甚至獲得了一次晉級或升遷什麼的;——只是能夠真正觸動內心世界或靈魂深處的“快樂機杼”就可能不是那麼輕易可能得到的了。毋庸諱言,不同的人們對所謂“快樂”的尋找、體驗和理解什麼的是迥然不同的,甚至判若雲泥。

然而,無論什麼樣的“快樂”(比如“小得小樂,大得大樂”之類的),都不是如其表面上那麼“開開心心”或者“令人癡迷”的事情。因爲,世界上的事情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都是相互關聯的,更有着內在規律和規則的,而且,這些“內核性東西”又總是爲繽紛炫目的“假象”所遮蔽;因此,通常我們總是會被魅惑的假象所迷惑,看不清或者也不願意去看清楚事實的真相,倒是喜歡紙醉金迷式的享樂之中;殊不知“樂極生悲”。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可強求哦。不管怎麼樣,只要是自己覺得“好的”“快樂的”,即可。

當然,對於某些飽受不幸命運折磨的某些人來說,也可能會“否極泰來”的,然而那只是少數的“幸運兒”,倒是有很多人等不到“雲開霧散春光明媚”的那一天的——之前的舊社會此類命運不濟的人們難道還少嗎?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只不過早已經被時光的塵埃深深地淹沒了而已。至於說某些胸襟高邁者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登頂體驗得到的;至於說某些遠離塵囂的修行者和隱修者,就不是凡俗之人所能夠“望其項背”的,因爲,那些人也被歷史的塵煙淹沒了,而且,也與衆生的生活軌跡南轅北轍的。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哲學家如伊壁鳩魯、叔本華或者馬斯洛等等,對人生的真相和意義什麼的都有着非凡的洞見和見解,儘管說破天那也不過是一家之言。

在我看來,人生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可言。即使是誰可能感覺“快樂”,其實那不過“轉瞬即逝”的“錯覺”罷了。或許,“快樂”也可能會掩蓋“痛苦的真相”,但那終究是短暫的幻覺或陶醉,何況“塵俗快樂如浮雲”,一切都可能會“原形畢露”的;只是,“多巴胺”賦予每個人的能量和效應總是不盡相同的。

古往今來,很多人奉行“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信條……到頭來,真的如願以償了嗎?恐怕不是……那樣,充其量不過自欺欺人或者說聊以自慰罷了。因爲,人在終極意義上是沒有什麼“快樂”的,反倒是不得不面對許許多多人生難題,甚至令其心力憔悴、焦頭爛額依然一籌莫展……要麼再尋求新的途徑,要麼敗下陣來。因此,從這個角度上看,“樂天知命”,“知足常樂”或許倒是不錯的選擇?——其實也不一定,甚至與“及時行樂”者殊途同歸。

應該說,現實社會生活當中的人們,絕大部分尤其是各行各業踏踏實實的勞動人民還是務實者,也很少會被那些花裏胡哨的假象所蠱惑,因此,其日子過得還是比較踏實、快樂和幸福的,或者至少說還是有滋有味的;儘管這麼說並不意味着他們/她們沒有夢想或者真知灼見什麼的。事實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也的確是靠他們/她們去支撐去創造的。

至於那些自私貪婪的偏執狂,爲了麻醉空虛的肉身或靈魂,肆無忌憚地追逐紙醉金迷式的“快樂”,有的甚至達到扭曲瘋狂的病態地步,就不值得一提了。因爲,那些人爬得越高,往往會跌得越慘。

弗吉尼亞·波斯特萊爾有一段話說得好:“魅力是一個美麗的錯覺(英語中的‘魅力’一詞原意是魔法咒語),它給人以超越普通的生活、實現夢想的希望。魅力取決於神祕和優雅的特殊組合,過多的信息會破壞這個神奇的咒語。”所以假如換個層面看,獲取“快樂”,是否與一個人的人格內涵或姿容魅力有關呢?答案可能是肯定的。因爲,某些快樂的“意趣”可能是具有“某些美的內蘊”的;然而,悖論或弔詭的是,那些人格稟賦或姿容一般或者說醜陋的人呢?難道就沒有快樂可言了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進而言之,那些“富人”和“窮人”呢?是否也會因其擁有物質財富的巨大差異而影響或者說決定着其享受快樂的成分或成色呢?

那麼,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其意涵是否包蘊某人生尤其是其行爲或者說作爲的意義和價值呢?換句話說,這些意義和價值是指其對自己對別人尤其是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多寡呢?——當然,一個人的能力不同,所以,根據個人的意願和能力,無論大小多少,只要是能爲他人帶來益處和快樂,那麼,就是值得高興快樂的。畢竟,真正的快樂是要分享的,不是用來獨自品嚐的,不然,也是味同嚼蠟的哦。

                                                                                      古藍雲  2022.1.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