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開

渴望自由是人的天性。而我們又往往的活在了別人的期待中。自由就不再屬於自己,如何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引入“課題分離”

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開。

《被討厭的勇氣》中有一段兒,青年的焦躁情緒達到了頂點。要否定認可欲求,不要滿足別人的期待,要爲自己活着。這位哲學家究竟在說什麼呢?認可欲求不正是人與他人交往形成的社會的最大動機嗎?青年心裏默默的想,如果這個課題分離的主張不能說服我的話。我這一生都不可能再接受眼前的這個男人和阿德勒。

哲人說:“不干涉他人的課題,僅此而已”。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即便是孩子學習父母也應該放下孩子的課題。的確,因爲父母的強制,孩子並沒有因此喜歡上學習。讓孩子懂得學習是他的課題,這需要父母更明白學習是孩子的課題。

誰做的選擇所帶來的最終結果都是要有誰來承擔的。

人往往是活在別人的期許中,看重別人的評價和眼光。別人滿意了,自己痛苦了。別人不滿意是別人的課題,自己做自己應該做的產生幸福感的事是自己的課題。放下別人的課題煩惱,輕輕飛走。

我們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開,離自由會越來越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