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這個世界:漢娜·阿倫特傳》作者: [美] 伊麗莎白·揚-布魯爾

ISBN: 9787208143302

內容簡介:

漢娜•阿倫特是20世紀偉大而具原創性的思想家、政治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她的主要著作《人的境況》、《極權主義的起源》等已進入西方政治哲學經典的行列。作爲一名與學術流派、政治黨派及意識形態路線保持距離的獨立思想家,阿倫特擁有範圍持續擴大的讀者。本書是西方學界最早、最權威的一部阿倫特傳記性著作。作者從書面材料和那些尚健在的認識阿倫特的人那裏收集資料,以傳記的方式,展現阿倫特的思想發展過程,描述她的哲學、政治和文學的背景與狀況,介紹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並提示了這些著作對理論界和社會的影響,以及人們對這些著作的評價和解讀。書中,還闡釋了比如反猶太主義、邪惡、權力、革命、民族國家、極權主義等一些貫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關鍵性概念和構思。阿倫特的故事折射着那個時代,她的著作也是爲了尋求對那段歷史的理解。就本質來說,傳記關注的是一個人的生活,但它向我們展示的是她思想的歷史基礎,是激發她進行思考的特定經驗,是滋養她的友誼與愛,以及展示她的思維方式或思想風格。在阿倫特那裏,對立的思潮碰到一起,這使她的思想豐富而又激越。通過此書,讀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閱資料,瞭解和把握阿倫特的生平、著作、主要概念和觀點。


作者簡介 :

伊麗莎白·揚—布魯爾(Elisabeth Young-Bruehl,1946—2011)職業心理分析師,畢業於紐約社會研究學院,工作於費城的賓夕法尼亞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分析訓練和研究中心,擅長對人物內心的把握和描述。她是阿倫特的學生和朋友、最親密的人之一。著有《安娜·弗洛伊德傳》(1988)、《創造性人格》(1991)、《愛這個世界:漢娜·阿倫特傳》(1982,2004)、《阿倫特爲什麼重要》(2006)等。

譯者:陳偉,政治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爲政治理論、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哲學,著有《阿倫特與政治的復歸》、《施米特與政治的邏輯》等。

譯者:張新剛,北京大學西方古典學中心助理教授。


精彩書評:

壹:短評

#  我總是希望人能夠讀阿倫特——這也許包括一種期待性,期待人能夠認識到當下我們的所處與境況,認識的智識的迷人,認識到希望與愛的重要。漢娜阿倫特,從這個人來說,我一定會永遠敬佩下去。她永遠思考着,從無一副媚骨,堅強而珍視人世人倫情感,這樣的力量是她的Amor mundial,對世界的愛。

#  一星扣譯文 低級錯誤不少 中文也彆彆扭扭的 還有一些排版的問題 除了明信片外不值這個價格。書本身沒毛病 提供了很多作品的背景 比如教育的危機一文是在寫美國種族問題。再版序說此書第一次點明瞭阿倫特和海德格爾的戀情 且在二人書信出版前。阿倫特這人不錯 敢於不摻雜感情地持有很多左右

#  與其說是自傳,更像是一部20世紀哲學政治史。“如果你將過往放進一個故事,或講述一個關於它們的故事,所有的痛苦都能被容忍。”這版譯本我讀着費勁,還不如《極權》讀着順。


貳:

 本書新版序言對阿倫特思想進行了清晰的梳理和介紹。

        本書將歷史事件、人生經歷與傳主的思想和著作的介紹緊密結合。對於不瞭解阿倫特的讀者來說,本書是一個全面生動的引介;對於阿倫特的粉絲而言,更是不可錯過的閱讀盛宴。

        本書通過對阿倫特的“朋友圈”的介紹:老師兼情人海德格爾、導師雅斯貝爾斯、前夫君特•斯特恩、丈夫布呂赫、朋友瑪麗•麥卡錫、W.H.奧登,展現出20世紀智識生活的全貌。

         “愛”與“世界”是本書的關鍵詞,也是阿倫特政治思想中的關鍵詞。阿倫特作爲孩子進入這個世界,作爲老人離開這個世界,她的思想學術成就並不因其離去而化爲塵埃,它已成世界之一部分,構成了“後來者”思考的背景與參照。

        本書生動展現了阿倫特珍惜友情的真實故事:由於艾希曼的這場辯論,她在早期積極參與歐洲猶太人救助活動時期結交的許多非常親密的朋友與她斷絕了交往。阿倫特雖然很傷心,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觀點。阿倫特在《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中將卡爾•雅斯貝爾斯的一段話作爲卷首語:“它既不歸結於過去,也不歸結於未來。它只是走過,一切都存於現在。”由此,我們聯想到一個具有人類遠大理想的國家應當是由具有審辯式思維的公民組成的法治國家,這個國家的每個公民應當享受憲法賦予的權利並履行公民責任。

        一本個人生活和思想的傳記。它代表了目前*好的關於阿倫特的傳記。——《紐約時報書評》

        一部驚人的戲劇性的故事……最後,我們能看到一個完整的阿倫特。——《新聞週刊》

        只要是對阿倫特的生平和思想感興趣的人,這本書必不可少。 ——《波士頓環球報》

        一段從納粹德國到美國成名的冒險故事……以及這段經歷如何塑造了阿倫特敏銳的政治意識。——《里士滿時訊報》

        一部材料豐富、清晰的傳記。一本可讀性強、具有啓發性的好書。通過阿倫特,讀者可以遇見其時代的其他著名人物。——國外亞馬遜讀者


叄:

我不是哲學細胞很好那種,如果是再抽象一些估計就不行了,好在阿倫特的課題大部分跟現實聯得很緊密,所以基本還能看懂。後來看了1964年的電視採訪,只有一個感慨,實在是太帥了!那才叫真正的氣場強大,對比之下政治家啥都算弱爆了,骨子裏的理性和強大,以及只有追求真理的人才有的那種純粹,氣勢逼人 又絲毫不造作,感覺提問她的德國小記者都在戰戰兢兢了。去年的電影演員就完全不行,沒有本人的那種氣勢。

傳記翻譯很一般,不過基本還通順。配有照片,阿倫特小時候真是個漂亮的小姑娘,年輕時也是知性美女,上了年紀以後凌厲的氣場就出來了,照片雖然看不出來,影像的話就鮮明得多。 性格很強烈的一個人,她性急,經常討論會產生許多誤解的、實際生活中的某些具體的東西,然而另一方面,她往往又被人們認爲是善於冷靜、抽象思維的思想家。覺得很幸運的是她遇到了雅思貝爾斯和丈夫布呂歇爾兩個人,當然海德格爾也是,雖然更微妙一些。但最羨慕的還是她和雅思貝爾斯那種亦師亦友的關係。雅思貝爾斯是個性格溫和又正直勇敢的人,既把阿倫特當女兒一樣愛護又充分尊重和欣賞她學識上的成就,相反,海德格爾則拒絕承認她的成就,只要她充當靈感上的繆思,晚年時候還因阿倫特直接送自己的著作給他而大發雷霆,難以想像 囧。。

不過非常佩服阿倫特的戰鬥精神,關於艾希曼審判的報告出來後幾乎受到所有猶太人的攻擊,多年的好友也與她斷交,當然阿倫特本人也有所動搖,但是丈夫和雅思貝爾斯卻一直支持她,還有美國的友人。阿倫特晚年生活幾乎都是靠友誼支撐起來的,她是強烈需要真正的朋友的那種人,也很幸運身邊有這樣的人。


肆:

     那些生機勃勃的生命總是讓人動心。那麼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如同清晨花瓣上的露珠在翠綠色的葉脈上輕輕湧動。 忘記是那一首流行歌曲裏有這樣一句歌詞:要有多勇敢,纔敢念念不忘。或許只有那些生機勃勃,熱愛生活眼睛才永遠能看到這個世界永不止息的愛,無論處在什麼環境裏。

      就像漢娜·阿倫特。

      她說:我終於知道我只能存在於愛中。

      她說:即使世道不好,生活也是一種樂趣。

      愛的背面是恨還是冷漠呢?是戀人未滿或者戀人情斷時,人們喜歡喋喋不休的字眼。而,一個人之於世界關係是什麼關係呢?是愛還是恨還是冷漠。在去政治化成爲時尚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是在恨這個世界或者恨周遭的小環境。至於愛,彷彿愛如同折翼的鷹。人們大概都忘了吧。淡漠了,都只是活着。

      但話又說過來,這個世界的確是充滿了惡,充滿了骯髒和不堪入目的勾當,該怎麼去愛這個充滿惡的世界呢?當一個人看慣了人性的惡、物理的惡、認識的惡,是否還會勇敢去愛呢?奧古斯丁曾經用皇皇鉅著來探討“惡”。既然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話,爲什麼這個世界上還會有“惡”之存在?

     這本自傳沒有去探討這個問題。這本書無法使人深入地體會到漢娜·阿倫特的思想,它只能讓讀者粗略地瞭解漢娜·阿倫特的生活軌跡。卻正是這些粗枝大葉的生命痕跡,讓這個來自遠方的姑娘,那蓬勃的生命力幾乎要湧出紙來。彷彿形成了愛的結界。

      漢娜·阿倫特經歷殘酷的世界大戰,進過集中營,在猶太人無立錐之地的歐洲拼命逃亡。她見過太多悲慘漂泊的命運。出身中產階級富裕家庭的她,從沒喫過一點苦頭,卻在漂泊美利堅時,給中產階級家庭做過女傭養活自己。我記得書中的一個小細節,她和丈夫海因裏希要搬家,所有的事情都是她在張羅。在偌大的紐約,從籍籍無名到飛黃騰達,她作爲一個女人,成爲了許多領域內的“第一個女性......”。她像是蒲繩一樣柔韌,在壓力越大,就越能繃緊生命。小時候,她對父親的去世表現異常淡漠,這讓她的母親十分不安。慈愛的的母親熟悉女兒的一切,卻已經無法把握自己女兒日益深邃的內心了。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就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悲傷的事情考慮的越少越好。她如此早慧, 讀書時候,即使很少去學校,也能輕鬆地得到很高的分數。也真是她的早慧,使得她明白,入了社會,只能愛這個世界,對慘淡的日子考慮的越少,才能活的好。

     漢娜·阿倫特就像是一個謎,充滿了傳奇。與海德格爾的桃色愛情也成了人們津津有味的話題。她曾對海德格爾失望,卻保持着對海德格爾敬意,把自己的作品獻給了她的老師。漢娜·阿倫特是天才哲學家海德格爾的精神世界的守護人。她與海德格爾的愛情是《存在與時間》最終問世的催化劑。

      無論她面對的是美好的世界,還是黑暗的世界,她永遠是生機勃勃的,因爲她知道對悲傷的事情考慮的越少越好,因爲還要上路。這位來自遠方的姑娘。我真的不知道她究竟笑了多少次,但我聽見她的笑聲很大,從一個個字眼裏傳來,那麼迷人。


伍:

終於讀完了阿倫特的這本傳記。作爲傳記而言可以說是相當詳細了,甚至有點瑣碎。但是在讀完之後,在看完了阿倫特的一生之後,真的只有感動與豔羨。這個成長在柯尼斯堡的女孩,從小便擁有一種靈敏、孤僻與神祕的氣質,猶太人的身份使她終生都在經歷者與旁觀者的身份中徘徊。她在海德格爾與雅斯貝爾斯寫作他們最偉大作品期間成爲他們的學生,前者是她理想中的德國文化的化身,後者是她的慈父與終生的摯友。她年輕之時酷愛寫詩,所尊崇的思想家也多半帶着詩性。在10年的婚姻失敗後,她遇到了布呂歇爾,一個堅定的實踐者與革命者,在他的影響下,她走向了政治學。他們在巴黎與本雅明、雷蒙阿隆等人相談甚歡,(和薩特並不友好)希特勒的戰火,使得她不得不離開歐洲,前往美國,從此成爲十八年無國籍的人。也因此能夠成爲雅斯貝爾斯意義上的世界公民。在本雅明於自由的前夜自殺之後,她竭力爲摯友出版書稿。她極力強調着公共領域的重要性,但是作爲個人還是喜愛私人領域的安寧。印象深的,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出版後她在歐洲旅行了數月而沒有理會撲面而來的爭論。她喜歡書寫評論也樂衷於此,《過去與未來之間》 《黑暗時代的人們》都無比精彩與富有洞見。但是不喜歡大部頭的著作,好像坐監牢一般。有個片段令人動容,“阿倫特每年遇到布呂歇爾去世那天,要去巴德學園,,在墓碑附近爲自己定做的長椅上坐一會。她無聲不哭,默默坐在那裏,思考着,做她認爲思想家所做的事情——讓“不再”出現在“當下”。而當奧登向她求婚時,她斷然斷然拒絕,在奧登的葬禮上,她落下眼淚。“在哀嘆的恍惚中,吟唱人間的敗筆。”“她具有一種追求品質的緊張,能夠內斂地、本能地探索事物的本質、深究事物的能力,而且她投向周圍的人們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我們感覺到作爲她自身的決斷,儘管者容易遭受嚴重的創傷,也伴隨着一種貫徹到底的強韌性。”阿倫特的智慧明徹,在此不說了,看過書的人自然能夠領會到。手邊的那本《論革命》又何時看完啊。

“所有的都沉落了,夜色升起。那不能強制我的,是人生的進程。”我熱愛阿倫特。


關注朋朋不迷路,發送簡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書單 信息,點擊簡書個人主頁查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