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作者: 劉曉蕾

。。今日書朋推薦 || 編號:[1561]

。。ISBN: 9787544791199

。。內容簡介。。

讀過和沒有讀過《紅樓夢》,生命中有些東西是不一樣的。《紅樓夢》無疑是阻隔在讀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幾次拿起,前五回都讀不完,就昏昏欲睡了”。如何才能真正進入紅樓世界?

本書是“得到”、新東方經典領讀人劉曉蕾寫給《紅樓夢》初讀者的十二堂課。全書按“部編高中語文教材整本閱讀要求”擬定框架,從成書背景、人物故事、經典橋段,到詩詞語言、社會習俗、文學藝術價值諸方面,正本清源,做紮實精當又富於個性的解讀。隨書附錄《致讀者的一封信》;三幅閱讀地圖——人物關係圖、情節脈絡圖、時間線索圖;精選清代改琦圖詠,再現紅樓風華。

劉曉蕾任教於北京理工大學,面向全校開設《紅樓夢》公共課,多次被評爲“蕞受歡迎的公共課教師”,具備紮實的學術功底與教育經驗。她古靈精怪聊紅樓,活色生香談人生,讓經典活在時間之流——《紅樓夢》雖然寫的是三百年前貴族大家庭的世故人情,但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人心還是那些人心,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都有自己的愛與怕、希望與焦慮,直到現在,我們依然能從書中看到自己,從劉曉蕾的解讀中愛上這部青春之書。


。。作者簡介。。

劉曉蕾,作家,大學教師,現居北京。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得到”APP《劉曉蕾講透〈金瓶梅〉》課程主理人,多次被評選爲北京理工大學“蕞受歡迎的公選課教師”,曾在《文匯報》、“騰訊新聞”開設專欄,著有《醉裏挑燈看紅樓》《作爲慾望號的〈金瓶梅〉》等。


。。短評。。

#

跟着作者又讀了一遍紅樓,紅樓的語言真好啊,是可以一遍一遍細細摩挲的華美綢子。

#

紅樓學習資料,從紅樓版本到高鶚續書真僞,再到紅樓夢主要人物分析,整個一個學生課程學習指導,沒毛病,就是教學氣太重,《紅樓夢》是部奇書,每個人不同眼中有不同的紅樓,我少年讀的就是故事,那些詩詞都跳過去了,年紀大了有耐心才慢慢欣賞,看太多這樣的學習資料反而被框住了,自認爲白先勇的伴讀不錯(雖然太多人反對白對後40回的評價),但白是伴讀,讓讀者聚焦原著,增加對原著的興趣。

#

《紅樓夢》是本大書,我只讀過一次,在高中的時候,讀得不甚了了,也沒什麼感觸。之前也讀過幾本解讀《紅樓夢》的書,都很感興趣,但讀過還是對《紅樓夢》不甚了了,大抵是因爲對《紅樓夢》此書不太熟悉吧。我想,這本解讀《紅樓夢》的書,應該也逃不脫讀完對《紅樓夢》不甚了了的命運吧。但這不是說解讀《紅樓夢》的書籍沒有真材實料,反而是有的,只是因爲遺忘,只是因爲自己對《紅樓夢》文本的不熟悉,因此讀的時候感覺收穫滿滿,但讀完後又感覺無所收穫。不過收穫還是有的,畢竟知道有一本書,解讀《紅樓夢》解讀得不錯。

這本《十二講》很詳實,這是我對它最初的感受。“十二講”,看似不少,其實往往容易“通俗”一談,編成大家喜聞樂見的小書。但是這次《十二講》卻是足足五百多頁,每一講分小節,每小節都給你細細道來。當然,有時候不免太細緻,忍不了要跳讀了。

#

此書第一講,是說“紅學”、“曹雪芹”和各個版本的,尤其是版本部分,讀者可以完全跳讀,只記得《紅樓夢》大體有脂本和程本區別即可。第二講是講“中國大家族”,分爲四個小節,告訴我們“賈家是典型的貴族世家”,告訴我們“嫡庶”和“父子”在傳統家族中的效應,也對《紅樓夢》是“反封建”提出質疑。

從第三講開始,開始進入《紅樓夢》的文本,着重於解讀前五回,讓我們釐清主要故事,同時回答“後四十回到底好不好”。

從第四講到第九講,開始了《紅樓夢》的“人物篇”,從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開始(每人一章),到王熙鳳和探春、“原應嘆息”、湘雲等,到最後的丫鬟一干人,主角、配角都照顧到了,都抽絲剝繭地細細寫來。

第十講講述《紅樓夢》的藝術,這裏談了“紅樓世界”裏的“人情”、詩詞及詩意。第十一講談《紅樓夢》中的傳統文化。第十二講講《紅樓夢》的世界觀。

整體來講,“十二講”從微觀到宏觀,從人物到情節到主題,都細細地說來了,尤其是人物,是“十二講”的重中之重。

#

此書的內容大致介紹後,需談談這本書的特點。所謂詳實,不僅是在篇幅的飽滿上,還得是在論證上。此書有大量的原文引證,因此不知不覺間,也是被推動着又看起了《紅樓夢》。

在論證中,除了引述原文,還有談及其他知識,也會細細道來,將原文(文言文)引述而來,雖然會造成一定的閱讀障礙,但也足見作者的認真了。

同時,在目錄上,可以看到很多是以問題爲標題的,這也是一個特點,比如“爲什麼有這麼多人物”、“《紅樓夢》是‘反封建’的嗎”、“詩意從哪裏來”、“《紅樓夢》是一部宗教小說嗎”,這些問題的提出一方面可以看到作者的解讀視角,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

當然,論述也不一定乏味,作者在寫作的時候,不時來幾個新詞來給我以新鮮感,便於我們理解。除此之外,本書贈送“《紅樓夢》時間線”和“《紅樓夢》主要情節線索”圖,以及“《紅樓夢》人物關係圖”,相信這些贈品在今後個人閱讀《紅樓夢》上,也會有不小助益的。

#

《紅樓夢》問世近三百年,各家解讀和各方評論更是促成了一門學問,有人走進了紅樓夢的文學大門,讀懂了它背後的真實,有人在門口踟躕徘徊,落個一知半解。那麼,如何進入《紅樓夢》的文本內部?如何體味曹公“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深意?且看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看看有着10餘年《紅樓夢》教學經驗,多次被評爲北理工大學“最受歡迎的公共課教師”是如何爲我們指點迷津的。

這部體量龐大,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經典該如何閱讀?作者以成書背景、人物形象、經典橋段、文學價值等角度層層切入,破解文本中的密碼,帶領大衆“走入大觀園”。

賈家是時代和社會的縮影。作者說:“能寫出賈、王、史、薛家族興衰的大場面,除了想象,還需要經驗打底”。正因爲曹雪芹見證了從錦衣玉食到人生斷崖式的家庭變故,帶着深切的體驗,才終能創造出百年貴族世家的三個不同宇宙:大觀園外的現實世界,大觀園內的理想世界,和太虛幻境的神話世界。現實的破敗墮落,理想的烏托邦青春樂園,神聖的精神幻境,三者既平行又充滿交叉點。當讀者越多的瞭解了成書的背景,就越容易感受到小說飽含曹公自身的榮耀和創傷,閱讀原著就更具有代入感。

說到人物形象,作者將龐雜的書中人分成了“有用之人”和“無用之人”。王熙鳳,探春和寶釵代表着有所作爲的現實主義者,而寶玉,黛玉,晴雯等人則有着更純粹的精神世界。作者分別梳理出他們的性格特點,利用各條線索,精準解讀了主,次要人物的命運和人生觀,由此消解了大衆對人物的諸多誤解和偏見。比如,寶玉並非大家眼裏風流的富家子弟,而是一個有耐心和同理心的博愛之人,骨子裏又充滿着絕望,悲哀和孤獨;黛玉也並非單調的定論爲一個愛耍小性,不好相處,有着憂鬱偏狹病態人格的怨婦,反而是羣體中最爲幽默跳脫,明媚真誠的自由派詩人;寶釵也並非就是完美的社交達人,在她“藏愚守拙”之下,藏着她的心思和慾望;就連邊緣人物小紅或反面人物賈環,在作者理出的線索裏,也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充滿魅力。

如果問《紅樓夢》到底哪個版本最好?恐怕沒有定論,一千個讀者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通過劉曉蕾老師的介紹,我們會發現市面上存在的版本各有千秋,紅學界諸多派別的思路也不盡相同,藉由對不同版本同一情節的對比解讀,讀者會快速發現,那些經典的橋段,因版本的不同,使曹公筆下人物所散發的張力大相徑庭。

最後,作者意在昇華了《紅樓夢》的閱讀深度,從藝術手法,傳統文化和世界觀的角度點明其文學價值的所在。作者肯定了“高語境文化”語言留白的寫作智慧,將全書的難點,謎一般的詩詞背後的讖語密碼一一拆解,幫助人理解了詩化的價值,並以詩詞剖析宗教思想和人生哲學。不論是頑石和絳株仙草的神話,寶釵喫的冷香丸,還是寶玉的鏡子,繡春囊的物件,都處處富含着哲學意義和文化密碼。

此外,作者以她對中外文學充足的知識儲備和高遠的閱讀視角把一種更爲宏闊的思想傳遞給讀者,同時,又有她自身的愛憎立場貫以全書始終。比如,她把《紅樓夢》比作中國版的《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首充滿溫情和哀傷的輓歌;她用歐美的家族小說《百年孤獨》,《福爾賽世家》等等作品的家族史類比《紅樓夢》,每一部小說都告訴人們:“如果大家族是封閉的,最終都會走向崩潰”;她引用了渡邊淳一原創的“鈍感力”一詞,放在了對湘雲的解讀上;寶玉兩次讀《南華經》,是否爲出家做準備?作者提出了否定的見解,她認爲,這是成長中的覺醒,覺悟,與其說有宗教色彩,不如說有哲學意義。

讀完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會馬上意識到,《紅樓夢》一下子就被讀厚了,被理解透了,信息量一下子就豐富了起來,邊讀邊掃清原來的閱讀障礙和尚未察覺的細節盲點。而通過橫向和縱向的延伸解讀,我們會獲得更加完整的審美體驗,發現《紅樓夢》所隱匿的新世界,領悟別人生命裏更遼闊的境界,看到新的風景,使紅樓宇宙在內心有了更高級的真實。

所以,讀完並非意味着“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開始讓人產生又一次閱讀原著的慾望,如果參透這本“參考書”,重新體會收集“線索”,揭開“真相”的過程,想必會生出新的感覺,《紅樓夢》的豐富和經典,就在於此,它值得反覆品味。

#

賈寶玉無疑是《紅樓夢》的主角。從清中期到今天,小說讀本以及電視劇的影響下,使得這個人物角色的國民知曉程度很高。但與《三國演義》的諸葛亮、趙子龍,以及《西遊記》的孫悟空贏得大量的“粉絲”、“擁躉”所不同的是,賈寶玉被很多人“嫌棄”。

有人認爲,這是一個百無一用的廢物。也有人說,賈寶玉過於陰柔,也沒有什麼能力。還有人懷疑小說中,他除了與林黛玉、薛寶釵牽扯以外,還和別的女子存在曖昧關係。另外,由於賈寶玉雖然沒有接受他所在的那個時代、家族所賦予的使命,但並沒有對之進行積極反抗,而是始終在被動逃避。

有嫌棄,就有喜愛。著名學者葉嘉瑩就認爲賈寶玉“對於生命、青春的摯愛,對於個性自由的理想的熱情”,認爲小說中他的出家,是“真正有理想、有個性、有情感、有良知的人,所可能遭遇到的共同悲劇”。

新出版的《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一書中,學者、作家、大學教師劉曉蕾談到,要讀懂《紅樓夢》,要先讀懂大觀園;而讀懂大觀園,就要先認識賈寶玉。書作者先是自小說原文引述了冷子興、賈雨村、丫鬟、小廝、寶釵、賈母等人眼中的賈寶玉,再引出林黛玉眼中的賈寶玉,先聽了他人的介紹,大喫一驚,心想那是怎樣一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當真見了,卻覺得這人好生面熟,“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點出這是文學作品中難得一見的,溫柔的男性。

按照《紅樓夢》的設定,頑石幻化爲美玉、神瑛侍者下凡、賈寶玉“銜玉而生”,三位一體,具有以情爲根、無用、博愛三點特徵。賈寶玉的博愛,不是見人都愛,而是將女性作爲神靈般的存在,不可褻瀆,他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他甚至因爲看見了好看的姐妹,感喟“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

對於素不相識的村丫頭,寶玉也充滿敬意,並不像秦鍾(秦可卿的弟弟)那樣輕佻、輕薄。對於平兒,他全是同情、體貼和尊重。書中說,這是中國文學中,第一次把女性當成人,給予女性足夠的尊重和同情,懷着深切的懺悔。相較而言,《三國演義》中,劉備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無論是美豔的糜夫人、孫夫人,還是最美麗的貂蟬,還有鄒夫人、甄宓等,都只是男兒功業的陪襯,或者乾脆成爲“紅顏禍水”。《水滸傳》裏對於女性的偏見就更深了,好看的女子都被寫成了禍根,而正面角色如孫二孃和顧大嫂,長得像是夜叉。

所以,曹雪芹在《紅樓夢》裏對寶玉行爲、心聲的描繪,藉此恢復了女性“人”的面貌,第一次讓女性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美和尊嚴。書中認爲,“在《紅樓夢》裏,‘女兒’也是被抽象化了的文化符號”。

正如《鹿鼎記》中,金庸表達了對武俠世界意義、使命、正義的顛覆;《紅樓夢》中,也相當清晰地記述了世俗社會對於理想人格的薰染。小說中的賈雨村,最初雄才大略,也不乏操守情懷,但陷入到功利和慾望的泥淖中不可自拔,經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學會了繩營狗苟,從而黑化。至於賈珍、賈璉、賈蓉等人,則徹底陷入慾望的泥潭。《紅樓夢》第一回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就指出,世人拼命追逐的功名利祿,不過一場“空”。

寶玉敬重女性,並不限於對於好看的姐妹。《紅樓夢》中劉姥姥逛大觀園,在妙玉的櫳翠庵喝茶,用了昂貴的茶具,妙玉因此要扔掉茶具。寶玉勸說妙玉將茶具送給劉姥姥。“妙玉有潔癖,他表示尊重,對劉姥姥,他也充滿同情和理解”。而他和大觀園中的丫鬟等底層角色的對話中,也並無半點趾高氣揚,而是經常“無我”、“忘我”,對之心事和痛苦,感同身受。

《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書中說,寶玉的“博愛”,既有儒家的“仁愛”、魏晉的“深情”,又吸收了佛家的“衆生平等”,形成一種豐厚、寬博的大愛。

除了“博愛”,還有深情。如書中所言,寶玉特別有耐心。很多人都說如果與黛玉相愛會非常累,因爲她多愁善感,淚眼婆娑,嗚嗚咽咽。“但是寶玉是一個好的戀人,他有耐心,也懂得林妹妹和眼淚全是因爲愛和‘不放心’”。

《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書中指出,要讀懂《紅樓夢》,一個起碼的衡量標誌就是讀懂賈寶玉的痛苦,理解“他骨子裏的絕望、悲哀和孤獨”。《紅樓夢》裏寫過,寶玉說“只求你們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飛灰,——飛灰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跡,還有知識——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趁你們在,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屍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要託生爲人,就是我死的得時了”……

爲什麼這樣一個錦衣玉食的人,有他愛的人和愛他的人,卻對人生如此絕望?書中說,正如喬達摩·悉達多王子擁有無邊的財富、幸福的家庭,卻洞悉了生老病死的真相,看到了生命的本質就是一個“苦”。魯迅也曾評價賈寶玉,“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寶玉對生命流逝感到深切恐懼,因爲時間註定將遮蔽美,扼殺美好,留下的就只有破壞和災難。

賈寶玉揹負的雙重使命是,第一,見證情的美好;第二就是見證天地之大無情、生命之大虛無。“在‘空’與‘色’的對峙中,一方面是悲涼,另一方面生命也呈現了前所未有的豐盛和美好。”

。。關注朋朋 遇見好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