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被接纳,被支持,被爱着,才可能愿意去积攒力量,才可能会慢慢鼓足勇气,才可能愿意为自己负责吧

20201022  周四

*这两天,我时不时在心里“咀嚼“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一段话:

(这是一个妈妈,在她女儿觉得学业压力太大,觉得自己很累很没有力量,提不起劲儿来听课写作业,心里充满了挫败担忧害怕自责,想逃避,想让妈妈帮她请假回家时,这位妈妈,耐心且情绪温和的听完孩子的哭诉和请求,对她女儿所说的话)

“孩子,你不是只有向前跑一条路,你可以停下来,甚至可以退后几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妈妈都爱你;不管你怎样选择,今天是想请假回家,还是留在学校,妈妈都支持,都不会觉得你不好。”

(文章里后面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说实话,这位妈妈应对的态度方式,她给女儿说的这番话,狠狠地,真的是狠狠地,震撼了我!

我把自己代入。扪心自问,如果我的孩子是这样的状态,如果我的孩子带着一肚子的负向情绪向我哭诉,如果我的孩子对我说,你给我请假,我不想上课不想写作业… 我会怎样应对?我会对孩子说什么?我会做什么?

天,我只是假设的想一下,我都能感受到,我的心,不由自主的慌张起来。稍稍品品,心里头,有惊吓,有恐惧,有担忧,有不知所措…接下来,是抵触抗拒(孩子的状态,请求),是强烈的想赶紧让孩子回到“我认为”的“正轨”上来。

我的态度,估计是慌乱不安的,焦急的,抵触的,没耐心听孩子说什么的。

我的方式,估计是先假心假意的安慰几句,“我知道你累,我知道你有压力,是的宝贝,你不容易。”紧接着就会“赤裸裸的奔着我的目的(你不能请假,你得继续上课写作业,你得努力…,你得为了让我不担忧不害怕而按我说的去做。)对着孩子大小道理鸡汤的说教,说教完了换指责,指责完了再“威胁恐吓”,然后再卖惨哀求……”,言语间,还夹杂着我的各种情绪,脸色肯定不会好看,语气语调可想而知不会好听…

至少目前来说,从内心真正的,我压根说不出,“孩子,你可以停下来,你也可以后退几步”的话来;压根说不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不管你怎样选择,我都不会觉得你不好”的话来。

由此我也再次看出:我对孩子,是“有条件的爱”;我对孩子,是充满着要求和欲望的;我还是在让孩子,为我的感受我的期待我的标准我的…来买单的。

别说对孩子,其实,我对自己的态度,亦是如此啊。

我敢允许自己不向前不努力吗?我能允许自己停一停,甚至后退吗?我接纳我是怎样的都可以吗?

就这么假设的代入,就让我,“现了原形”。

*被狠狠震撼的我,也渴望能像文章里的这位妈妈一样,

听到女儿的哭诉,没有担心和害怕,也没有急着让女儿走出不好的感受,更没有把女儿提到的困难当成问题去焦虑,去慌乱的解决。

这位妈妈,是耐心且温和的倾听,是承接女儿的情绪,是对女儿表达接纳和允许。

我理解的,文章里想表达的意思:

选择要怎么做(要请假回家,还是留在学校),真的是孩子的事。我们其实,干预控制不了多少的。

很多时候,看起来表面上是我们做了决定,用各种方式让孩子按我们说的做了,好像我们让孩子改变了;可实际上呢?如果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如果不是孩子自己真的想改变,我们真能控制和改变孩子么?

如今,我是越来越知道,每个人的路,还是得他/她自己走。

我们能做的,(如果是真的对他/她好的话),也就是去学着做一个,可以给到他/她接纳,可以让他/她感受到被允许被支持被无条件的爱着的人。

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被接纳,被支持,被爱着,才可能愿意去积攒力量,才可能会慢慢鼓足勇气,才可能愿意为自己负责吧。

*真的感谢这篇文章里的妈妈,感谢她震撼了我,触动了我。

是,我现在的内心还没有这么安稳,还是有对孩子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期待;还是会恐慌焦虑担忧“不够好”…还做不到说不出如此接纳有爱的倾听,理解,和支持的话。

但,这两天,时不时“咀嚼”这位妈妈是如何应对如何做如何说的我,还是有了向其学习的方向。

先安己心,才会安他人心。

接纳允许有爱的对待自己,也会如此对待他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