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无奈

从明末清初开始,已经有过无数的文人墨客写过有关吴三桂的文章。因此,今日的我,一个自以为是的书虫再来评价吴三桂,总觉得有些班门弄斧,不自量力。但看了许多前辈大师的有关评论吴三桂的书后,总有一种想发声的冲动,因此,手指一动,就出现以下几段文字。

当今时代评价各类历史人物比毛时代理性多了。我们不再一概把吴三桂归类到“汉奸”行列之中;我们也不再把历史人物仅仅从政治、道德的角度去议论,而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接近古人。不批判也不仰视,抱着悲悯之心走进历史深处,悲欢与共。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看现今各种历史散文的主要原因吧。

看了有关吴三桂的史书后,一个在历史夹缝中被挤压被扭曲的痛苦灵魂跃然纸上,让我为他叹息、挣扎、鸣不平。

吴三桂真正的痛苦就是“选择”两字。

继洪承畴后,31岁的吴三桂统率辽东总兵,成为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的最高军事长官,也第一次成为明清两朝角斗中的关健人物。来自东西两地的政治、军事乃至社会关系的压力和吸力在不断揉撕着他,让他寝食不安。

面对西面,自己的祖国前途黯淡。大明朝就像一辆奔向悬崖的破车。尽管祟桢帝想尽力勒住缰绳让其在悬崖边停下来,但他的努力更像一个苍白的手势,于事无补,大势所去。面对东面,坦荡而蛮荒的辽东平原上,满洲人尖叫声扑面而来,呐喊声似乎把山海关振动得摇摇欲坠。

越来越多的汉人投向满洲,清军入关前共有20位明政府将军和大臣投了清政府,包括吴三桂的三位亲舅舅。三位舅舅不断写信来劝降。但“投降”做“汉奸”几个词,在吴三桂面前是那么烫手,让他内心痛苦挣扎。

在这个世界里,生命并不属于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忠”和“孝”已经脱离了道德秩序,上升为价值体系。叛徒、投降者、变节分子、贰臣,他们背叛的不仅是阵营,而且是整个世界。因此,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注定会被世界所抛弃。我想,这肯定是当时吴三桂所最为纠结的。因为从小他十分珍重自己的忠臣孝子的社会形象。最终他还是选择有恩于他的朝廷,拒绝了舅舅的建议。

所以,当崇祯帝让他回京勤皇时,他就立即动身前往。因为,那里有他的亲情——父母亲、家人,还有他的爱情——陈圆圆。

但事情总是有许多不定因素。动身后,袁崇焕和洪承畴血淋淋的教训总在吴三桂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两位明朝后期最杰出的将领都因被朝廷猜忌怀疑而最终身败名裂。袁崇焕,我最敬佩的古代英雄被凌迟3600刀而死。这两个例子让他胆寒不已。

帝国于吴三桂来说已让他感受到死亡的气息。一路上,他勤皇的步伐是迟缓而迟疑的。或许他在想,为什么非要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去做这艘破船的殉葬品?或许,他在等待一个水落石出的局面的出现。他既不能停下脚步,也不能走得太快,他或许故意在拖延时间。他走到丰润县时,李自成已冲入紫禁城,他的主子已吊死在景山上了。其实,如果吴三桂没有疑虑,那他的脚步会很快,他的5万精兵会比李自成早一天甚至几天抵达北京。因为丰润到北京只有120公里路程,以马的速度,几个小时就可到达北京。而这几个小时,吴三桂思想斗争是相当激烈的:救驾成功后会怎么样?救驾万一不成功又会怎么样?得知皇帝吊杀后,年轻的将军一下懵了,感觉到自己突然处在风口浪尖中。事实上,我们在分析吴三桂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要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怎么指挥手下这支部队,显然都会影响历史发展的方向。历史不得不让他承担沉重的责任,而且历史的眼睛将会永远看着他。总之,吴三桂是无法回避和无法藏匿的,他必须有所选择。而任何一种选择对他都是一种不能负担的残酷。

一种无可逃避的残酷。

此时,他所依存、服从、听命的主子没有了;也不知李自成部队的深浅,或许他也觉得此刻再拿自己的区区5万兵力去和势头正旺的几十万“农民起义军”(这是我们小时候教科书的称呼)无异是死路一条。他斟酌再三,决定回山海关,以观静变。

此时,父亲吴襄的信到了,说大明完了,我们都归顺李闯王了,要他也归顺好了。但吴三桂还是犹豫不决。他知道,这次如果选择归顺李自成,就扼杀了自己的精神生命,以往所有的努力、功绩、忠贞,全都泯灭。或大忠或大奸,或大善成大恶,竟是一念之间判然分野。做人真难啊!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不是个人能左右的,而是常常受到你所连属的社会粗暴而蛮横的威胁。在苛刻的道德伦理标准下,一个人很容易被推入冰炭相激的两极选择中,承受自然人性和社会伦理两方面同样强烈的撕裂,而没有第三个选择。

种种迹象表明,明政府是真的完蛋了,天下显然是李自成的了。既然这样,我辈就不能逆潮流而动。吴三桂立刻决定从山海关出发,到北京去拜见李自成。但上路后,从一路从北京逃出来的人中得知,原明政府官员都受到李闯王的惩罚,吃尽其苦头,榨干其财物。还把吴的父亲也扣押起来。最让吴三桂难以相信的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刘宗敏抢占了陈圆圆。这极大地刺激了作为男人吴三桂的尊严,使之深深地感觉到这帮农民起义军是没有底线不讲规则的。

吴三桂又选择了从滦州返回山海关,决定借清兵的力量消灭李自成这帮流氓地坯起义军。这又是一次铭心刻骨的选择。但他知道,这个选择已把他的人格理想击碎,他不知道自己最终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写入历史。

吴三桂只能仰天长叹。

吴三桂多血质的性格特征,此时此刻又一次强烈地表现出来。性格决定命运,而此时在吴三桂身上他的的性格就是历史。当他静下来时,发现自己成为悲剧的主角:失去了帝国变成无家可归之人,也失去了亲情变成孤家寡人;同时,还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戴上绿帽子。在这个条理分明的世界里,他找不到自己的座标。

中国历史的命运在1644年春天交由吴三桂这样多血质类型的人去牵接,显然让人觉得悲怆和无奈。

明朝后期其实出现过几个让人佩服的历史人物:袁崇焕、洪承畴、史可法等。有时,也许通权达变是一种智慧,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却似乎高于智慧,我更欣赏史可法那种精神,他的生命不屈且不朽。而吴三桂虽然无奈却让人感觉不畅快。更让后人不齿的是为了讨好清政府特意赶去缅甸捕杀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子桂王朱由榔。

吴三桂在我心目中仿佛是个人格分裂的人。

2020年10月22日完稿于办公室。

从明末清初开始,已经有过无数的文人墨客写过有关吴三桂的文章。因此,今日的我,一个自以为是的书虫再来评价吴三桂,总觉得有些班门弄斧,不自量力。但看了许多前辈大师的有关评论吴三桂的书后,总有一种想发声的冲动,因此,手指一动,就出现以下几段文字。


当今时代评价各类历史人物比毛时代理性多了。我们不再一概把吴三桂归类到“汉奸”行列之中;我们也不再把历史人物仅仅从政治、道德的角度去议论,而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接近古人。不批判也不仰视,抱着悲悯之心走进历史深处,悲欢与共。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看现今各种历史散文的主要原因吧。


看了有关吴三桂的史书后,一个在历史夹缝中被挤压被扭曲的痛苦灵魂跃然纸上,让我为他叹息、挣扎、鸣不平。


吴三桂真正的痛苦就是“选择”两字。


继洪承畴后,31岁的吴三桂统率辽东总兵,成为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的最高军事长官,也第一次成为明清两朝角斗中的关健人物。来自东西两地的政治、军事乃至社会关系的压力和吸力在不断揉撕着他,让他寝食不安。


面对西面,自己的祖国前途黯淡。大明朝就像一辆奔向悬崖的破车。尽管祟桢帝想尽力勒住缰绳让其在悬崖边停下来,但他的努力更像一个苍白的手势,于事无补,大势所去。面对东面,坦荡而蛮荒的辽东平原上,满洲人尖叫声扑面而来,呐喊声似乎把山海关振动得摇摇欲坠。


越来越多的汉人投向满洲,清军入关前共有20位明政府将军和大臣投了清政府,包括吴三桂的三位亲舅舅。三位舅舅不断写信来劝降。但“投降”做“汉奸”几个词,在吴三桂面前是那么烫手,让他内心痛苦挣扎。


在这个世界里,生命并不属于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忠”和“孝”已经脱离了道德秩序,上升为价值体系。叛徒、投降者、变节分子、贰臣,他们背叛的不仅是阵营,而且是整个世界。因此,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注定会被世界所抛弃。我想,这肯定是当时吴三桂所最为纠结的。因为从小他十分珍重自己的忠臣孝子的社会形象。最终他还是选择有恩于他的朝廷,拒绝了舅舅的建议。


所以,当崇祯帝让他回京勤皇时,他就立即动身前往。因为,那里有他的亲情——父母亲、家人,还有他的爱情——陈圆圆。


但事情总是有许多不定因素。动身后,袁崇焕和洪承畴血淋淋的教训总在吴三桂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两位明朝后期最杰出的将领都因被朝廷猜忌怀疑而最终身败名裂。袁崇焕,我最敬佩的古代英雄被凌迟3600刀而死。这两个例子让他胆寒不已。


帝国于吴三桂来说已让他感受到死亡的气息。一路上,他勤皇的步伐是迟缓而迟疑的。或许他在想,为什么非要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去做这艘破船的殉葬品?或许,他在等待一个水落石出的局面的出现。他既不能停下脚步,也不能走得太快,他或许故意在拖延时间。他走到丰润县时,李自成已冲入紫禁城,他的主子已吊死在景山上了。其实,如果吴三桂没有疑虑,那他的脚步会很快,他的5万精兵会比李自成早一天甚至几天抵达北京。因为丰润到北京只有120公里路程,以马的速度,几个小时就可到达北京。而这几个小时,吴三桂思想斗争是相当激烈的:救驾成功后会怎么样?救驾万一不成功又会怎么样?得知皇帝吊杀后,年轻的将军一下懵了,感觉到自己突然处在风口浪尖中。事实上,我们在分析吴三桂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要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怎么指挥手下这支部队,显然都会影响历史发展的方向。历史不得不让他承担沉重的责任,而且历史的眼睛将会永远看着他。总之,吴三桂是无法回避和无法藏匿的,他必须有所选择。而任何一种选择对他都是一种不能负担的残酷。

一种无可逃避的残酷。


此时,他所依存、服从、听命的主子没有了;也不知李自成部队的深浅,或许他也觉得此刻再拿自己的区区5万兵力去和势头正旺的几十万“农民起义军”(这是我们小时候教科书的称呼)无异是死路一条。他斟酌再三,决定回山海关,以观静变。


此时,父亲吴襄的信到了,说大明完了,我们都归顺李闯王了,要他也归顺好了。但吴三桂还是犹豫不决。他知道,这次如果选择归顺李自成,就扼杀了自己的精神生命,以往所有的努力、功绩、忠贞,全都泯灭。或大忠或大奸,或大善成大恶,竟是一念之间判然分野。做人真难啊!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不是个人能左右的,而是常常受到你所连属的社会粗暴而蛮横的威胁。在苛刻的道德伦理标准下,一个人很容易被推入冰炭相激的两极选择中,承受自然人性和社会伦理两方面同样强烈的撕裂,而没有第三个选择。


种种迹象表明,明政府是真的完蛋了,天下显然是李自成的了。既然这样,我辈就不能逆潮流而动。吴三桂立刻决定从山海关出发,到北京去拜见李自成。但上路后,从一路从北京逃出来的人中得知,原明政府官员都受到李闯王的惩罚,吃尽其苦头,榨干其财物。还把吴的父亲也扣押起来。最让吴三桂难以相信的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刘宗敏抢占了陈圆圆。这极大地刺激了作为男人吴三桂的尊严,使之深深地感觉到这帮农民起义军是没有底线不讲规则的。


吴三桂又选择了从滦州返回山海关,决定借清兵的力量消灭李自成这帮流氓地坯起义军。这又是一次铭心刻骨的选择。但他知道,这个选择已把他的人格理想击碎,他不知道自己最终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写入历史。


吴三桂只能仰天长叹。


吴三桂多血质的性格特征,此时此刻又一次强烈地表现出来。性格决定命运,而此时在吴三桂身上他的的性格就是历史。当他静下来时,发现自己成为悲剧的主角:失去了帝国变成无家可归之人,也失去了亲情变成孤家寡人;同时,还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戴上绿帽子。在这个条理分明的世界里,他找不到自己的座标。


中国历史的命运在1644年春天交由吴三桂这样多血质类型的人去牵接,显然让人觉得悲怆和无奈。


明朝后期其实出现过几个让人佩服的历史人物:袁崇焕、洪承畴、史可法等。有时,也许通权达变是一种智慧,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却似乎高于智慧,我更欣赏史可法那种精神,他的生命不屈且不朽。而吴三桂虽然无奈却让人感觉不畅快。更让后人不齿的是为了讨好清政府特意赶去缅甸捕杀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子桂王朱由榔。


吴三桂在我心目中仿佛是个人格分裂的人。


2020年10月22日完稿于办公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