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們爭相上市,IPO是否被過熱炒作?

首次公開募股(IPO)通常會引起投資者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於在科技領域新興且快速崛起的公司而言更是如此。

從表面上看,我們確實應該關注這方面的動向。一些最知名的科技公司已經通過上市建立了自己的公衆形象,其中包括Facebook——其在2012年籌集了160億美元。

但是,當我們剝開炒作的外衣更深入地研究科技公司IPO的投資回報時,便會發現現實往往會令人失望。

科技板塊IPO收益居首位

科技公司的IPO幾乎已經成爲了數十億美金上市規模的代名詞。這也不難理解: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Y)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科技板塊通常會產生最多的IPO和最高的收益。

僅在2019年,全球公共市場一共有163筆科技板塊的IPO,總收益達到628億美元。這遠遠領先於位居第二的醫療保健板塊。醫保板塊共有173筆IPO,募集資金225億美元。

根據復興資本的數據,這種差異在美國更爲明顯。實際上,在過去五年裏,科技板塊佔全美IPO總數的23%,佔全美IPO總收益的34%。

從歷史上最大的幾次IPO來看,這種科技公司的崛起勢頭就更爲明顯了。在全美歷史上最大的25家IPO中,有60%來自科技和通信服務板塊。

這個名單包括了去年廣受關注的優步(Uber)的IPO(81億美元)、Lyft的IPO(23億美元)以及Slack的直接公開募股(Direct Public Offering)(73億美元)。在不遠的將來,Airbnb也可能會加入這個名單當中。Airbnb計劃在通信服務板塊上市,而不是科技板塊。

實際回報率低於預期

但正如美國有句俗話,布丁好不好喫,吃了才知道。(譯者:中國人也常說: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才知道。)

Uber和Lyft是2019年美國最大的兩次IPO,但它們也產生了幾乎最差的投資收益率。Uber在年底相比其首次公開募股的價格下跌了33.4%,而Lyft下跌了35.7%。

而這絕對不是偶然發生的意外。在去年,科技板塊的IPO平均回報率爲4.6%,遠遠落後於必需消費品板塊(由Beyond Meat所領導)和醫療保健板塊。

板塊 平均IPO回報率(2019)
必需消費品 103.0%
醫療保健 35.9%
金融 30.8%
材料 30.4%
非必須消費品 14.6%
工業 6.1%
能源 -0.4%
科技 -4.6%
公共事業 -7.8%
房地產 -9.4%
通信服務 -66.4%

儘管去年是科技公司IPO的平均回報率在過去四年中首次出現負回報,但對過去十年的分析證實,在過去十年,科技公司IPO低於市場預期。

一份來自投資公司Janus Henderson對於過去十年的市場分析報告顯示,與上市5~6個月後的科技板塊公司相比,科技公司IPO的表現不佳。

這種暫時性的下跌可能與IPO鎖定期的到期時間有關。IPO鎖定期是指公司IPO前投資者能夠出售其股票的時間。通過套現科技公司早期的強勁表現,投資者湧入市場,並使得股價下跌。

有趣的是,這些IPO的大部分收益往往發生在第一個交易日。科技公司IPO的首個交易日回報率的中位數,是21%(相較於發行價)。這就是爲什麼相比於科技板塊的大盤,科技公司IPO的首年回報率的中位數,在剔除掉第一個交易日後,是-19%的原因。

如何在科技公司IPO中盈利

所以這是否意味着投資者應該避免科技IPO呢?並不一定。

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的沃靈頓商學院的長期分析顯示,只要投資者以發行價入市,美國科技公司的IPO,相較於其他板塊提供了更好的收益率。

美國科技IPO發行價的回報率

板塊 平均三年回報率 市場調整回報率
科技 77.0% 28.3%
非科技 34.6% -11.4%

美國科技IPO首日收盤價的回報率

板塊 平均三年回報率 市場調整回報率
科技 46.1% -2.7%
非科技 23.7% -22.2%

所以,如果投資者不能以發行價買入或較早進入市場,是否應該避免投資科技公司的IPO?

一般來說,分析師認爲,新興科技公司的表現相對較好,但它們一旦開始交易後,表現並不比大盤更好。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總有一些是規則的例外。佛羅里達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上市前銷售收入超過一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市場調整後的三年投資回報,相較首日收盤價高24.4%。

如果你能夠從炒作中篩選並正確分析科技公司的IPO,那麼在現實中也會有非常豐厚的回報。

原文鏈接:

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are-tech-ipos-worth-the-hyp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