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是一種情緒表達,是治癒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177】

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總免不了傷心哭泣,例如,媽媽不願意買他心愛的玩具、和小夥伴發生爭執、被老師批評了……

當孩子哭了,有些父母感到很煩躁,立刻呵斥他:“不準哭!”有些父母則允許孩子哭泣,適當地發泄自己的情緒。

其實,允許孩子充分地表達委屈、悲傷等負面情緒,更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哭泣就心煩,不理解孩子爲什麼不能好好地說話,只會以哭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其實,孩子愛哭與其年齡和性格特點都有關係。有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父母都認爲“哭是一種不好的情緒”,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總是哭泣,也不喜歡用哭泣來解決問題。

在孩子尚未學會說話時,他只能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所有需求;孩子慢慢地長大,但在他妥善地管理情緒之前,他還是習慣性地以哭泣來表達負面情緒,這是很正常的。

可是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哭泣,就採取粗暴的方式喝止他“立刻停止”“憋回去”,或者以威嚇的方式強迫孩子不準哭鬧,把孩子的哭泣一概視爲“無理取鬧”,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凡事都有積極的一面,“悲傷”“哭泣”也並不是純粹的負面情緒,事實上,它也有正面價值。

父母應該冷靜地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尊重他表達情緒的權利,允許他哭泣,探尋其情緒背後所要表達的信息,這樣纔能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處理情緒,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當孩子開始哭時,父母不如換一種做法,留在身邊傾聽,不打斷他的哭泣,他的煩惱也會隨着哭泣逐漸消失,這更利於調整孩子的情緒。

父母要理解孩子對哭的需求,哭泣是治癒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只有父母在他身邊,他纔會感到自己在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支持和關心。

孩子通過哭泣排解了煩惱,就可以精神煥發地面對生活;而那些被呵斥不能哭泣的孩子,即使他聽話地不再哭泣,也並不代表他的情緒得到了緩解。

一般來說,當孩子因受了委屈或犯了錯誤或感到害怕而哭泣時,父母應該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孩子的情緒,父母應表示理解

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爲他着想,不能高高在上地訓斥孩子。

當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可以安慰他說:“媽媽知道你現在肯定很難過,要是我,我也會很難過的。”

向孩子表示理解,就能感覺到他的情緒波動,也可以將自己的實際經歷和感受告訴給孩子,讓他從父母的經驗中獲取處理事情的辦法。

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一些,再引導孩子:“我知道你感到很悲傷,所以才哭,但是哭泣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心平氣和地想辦法,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見,也會因爲父母的理解而願意打開心扉,向父母傾訴心中的感受。

2.安慰孩子時,需言行一致,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行爲語言是父母向孩子傳達“愛”的最好的身體語言,可是很多父母在安慰孩子時,並不在意這些小細節,甚至一邊哄孩子一邊不停地玩手機,這種做法不利於與孩子溝通。

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一定要專心,集中注意力,不能忙着做飯,也不要忙着幹別的家務活,要面對着孩子,眼睛看着孩子,面部表情和語調要一致。這樣孩子纔會感到親近,才能從父母的行爲中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的關心。

3.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表達

父母一定要認真傾聽孩子說話,用信任、尊重的態度去鼓勵孩子表達自己,從而與孩子更好地交流。

當孩子哭泣時,父母粗暴或冷淡的態度往往會讓他覺得受傷,極大地損害他的自信心,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從沮喪的情緒中擺脫出來,重拾自信和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