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被領導問“你的分析結果有什麼用?”我是這麼解決的!

總被業務問“你的分析結果有什麼用?”,數據分析師應該怎麼辦?

“你做這個分析結果有什麼用?”

“你的數據分析最終能落地嗎?”

“這些結論跟我們的需求好像根本不符合啊!”

......

從事數據分析這麼多年以來,恐怕我最不想聽到的話就是上面這些語錄,因爲數據分析崗位有一個致命的陷阱:

明明自己的數據、方法、技巧、能力全都沒有出錯,但是做出的東西還是不被領導、業務、IT所認可,時間長了自己甚至都會懷疑自己的價值。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分析沒辦法落地呢?

別被業務唬住了 

首先要知道,不管是公司部門也好,業務也好,他們總是想要最好的,哪怕他們部門的信息化水平是很差的、很不成熟的,但是他們從來不是基於其現狀提需求的

比方說公司的人力部門,我碰到一次人力部門找我們做挖掘系統,當時爲了這個事情我們差點跟人力部門吵起來

首先我們的出發點是有沒有必要做這件事情,其次有沒有基礎做這件事情,最後就是有沒有最小成本地實現方法,這是我們數據分析的思路;

人力部門這種業務部門的出發點不是基於現狀,而是基於問題,可能是因爲他們想要通過挖掘系統來對員工進行監控,有了問題就有需求。

可是現實情況是,人力部門的信息基礎是很差的,如果想要單獨爲人力系統做一個挖掘系統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另外這種挖掘功能帶來的價值性是否真的很高?

所以一沒有必要,二沒有基礎,三成本太大,這個需求我們是堅決不會同意的。

這時候可能就人說了,數據分析不就是幹這個事情的嗎

如果不做,人力部門肯定會說我們光喫飯不幹活,說我們磨洋工。

這種情況確實會出現,但是等你與業務部門打交道久了之後就會發現,如果無論什麼需求我們都要接受,最後業務的需求會越來越離譜,越來越難實現,我們的精力再多也不夠用。

讓業務說清楚 

業務的問題總是模糊的,這個問題是我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業務部門不管提需求也好,提問題也好,他們就算是在框架之下,提出的問題也往往都是模糊的。

比如說想讓你改進一下某個流程,當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他也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改進流程、改到什麼程度纔算是好、具體需要改什麼。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問清楚就做了,最後往往是得不到業務部門的認同的。

那麼什麼叫做模糊的需求呢?我們舉個例子:

比方說業務部門說最近公司銷售額雖然一直在提升,但是成本額也增長的很快,我們自己分析是新客戶的獲客成本太大,所以我們的想法是實現精準營銷,提高用戶的復購率,你們數據分析有什麼辦法嗎?

看起來這個問題好像一點都不模糊,但是實際上,你看完這個需求之後根本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因爲這種需求缺少幾個基本的要素:

這張表叫做需求可行性驗證表,是我現在一直在用的表,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這樣我們可以在事先就避免業務的不認同,因爲業務已認可了你的可行性方案後我們再去做分析,其實是比較穩妥的。

當然了,實際過程中業務的需求千奇百怪,我們不可能每一個需求都按照這樣的流程去跟業務一遍遍確認,基本上小需求只需要快速過一下就可以,有如果你暫時還是缺少實際的業務經驗,建議你還是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實施。

定位問題的時候要拉着業務一起定,甚至是要拉着業務的高管一起定,因爲他們才知道這個方案能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

問題解決能力

我們一直說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很多人認爲分析能力是數據分析人最重要的能力,其實是不然的,因爲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業務價值的,是要解決問題、解決需求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堅信住一個信念就是——問題解決能力

我看過很多新人做數據分析,主要有這麼三種:

第一種——紙上談兵型:

滿滿當當的,結論非常多,但是能用的沒幾條,因爲很多結論都不切實際,或者說不符合業務的現狀

第二種——十月懷胎型:

半天憋不出一點結論和建議,分析了半天好像都空空的,一點用都沒有。

比如說分析零售,某個產品的成本升高,導致了整體的盈利降低,因此你就提出建議減少這個產品的進貨量,減少進貨成本。

這種結論對於業務來說還是一點作用都沒有,那麼出現這種問題很可能是你的分析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結合業務,脫離了業務的數據分析是絕對沒有任何的意義的,你也是沒辦法提出有效的指導建議的。

就是說你的結論也好,建議也好,一定是基於你的業務知識的,關於怎麼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有了業務知識,我們想要把業務知識用到我們的數據分析上,還是需要一個目標框架的,也就是說還是按照我們目標導向做分析,才能把業務知識落到實處。

比如說我們分析了零售的成本升高,你想要提出一些建議,首先就要按照目標導向進行分析,分析結束之後再用目標導向反過來去倒推我們的結論是否正確。

公司目標是爲了提高利潤,掙到錢,業務部門的目標就是爲了在保證盈利的前提下提高利潤率,降低成本,那麼我們的個人目標就是分析出異常值,減少某產品的進貨是否真的能夠提高利潤率?能夠提高利潤?能否降低成本?

這就是目標導向的思維框架。

第三種——華而不實型:

分析結論寫的很好,提出的建議也看上去很不錯,但最後還是沒落地,這是爲什麼呢?

是因爲你的分析結論並不嚴謹,也許你做了個假的數據分析,所有的結論還是拍腦袋定的。

這個問題就與業務無關了,而與你的分析能力有關了,很多人的數據分析基礎其實非常差的,只會套用模型,但思維基礎和統計學基礎纔是我們做好數據分析最最根本的能力,裏面最常見的毛病包括沒有嚴謹的演繹推理、假象歸納等等

比如我還是分析成本,就想當然的認爲成本降低就是產品的成本降低,這是想當然。

比如用戶的流失最近變大了,我就想當然地認爲應該用漏斗模型,其實流失不一定會出現在你的漏斗模型的環節當中,所以數據分析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

只有避免了上面三種情況,你纔不會在工作裏再聽到“結果沒價值”的話語,如果有人還這麼說,直接抽他丫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