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本周教学计划

10月19日    早自习、第一二节   进行第四单元检测;午自习:进行《搭船的鸟》课文学习;

10月20日  第一节、午自习    进行《搭船的鸟》的教学;

10月21日  第四节、午自习完成《搭船的鸟》作业指导及生字书写;

10月22日  第三四节    进行作文,我喜欢的小动物的写作。午自习预习《角色的草地》;

10月23日  第一二节   进行《金色的草地教学》同时完成配套练习。

教学过程:

10月19至10月23日(语文课5节、作文课2节、自习5节)

10月19日:周一早自习(20分钟)预习《搭船的鸟》。指导阅读,规划不认识的字词,并练习给课文分段。

第一、二节:进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单元检测)。

检测最高分93,最低分82,从检查来看,孩子们仍然从在审题不认字,不仔细阅读题目要求,不能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的问题。

试卷分析:张皓:看拼音写词语一处错误;董建刚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多音字掌握不好,写同音字不知道谢娜一个字,看拼音写词语出现两处错误,不理解近反义词的意思,不会选择近反义词;全体同学阅读均出现问题,不知道短文的顺序,不会选择短文所讲的道理。另外,全体学生的课外阅读了比较欠缺,有关课外阅读的只是均出现错误。

反思: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训练;2.平时多进行测试,让学生熟悉题目类型以及应对题目的方法;3.加强对董鉴刚同学的独立辅导;4.平时多安排课外阅读,拓阔孩子们的阅读了;5.日常教学中加强细节训练。

10月20日午自习:彩虹花晨读。

第一节:完成《搭船的鸟》写字教学与生字书写。

午自习:讲读课文;

课后反思:《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以儿童的口吻和视角,来写自己观察到的自然中的景象。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两点是做得较好的:一、目标明确,方法有效本篇课文是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有两个学习要求: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二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而这篇精读课文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接下来的习作打好基础。为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环节:一,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先从整体入手,了解作者观察到了哪些事物;二,聚焦外形,习得方法。整堂课,以第二自然段的外形描写为主,通过抓关键颜色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在观察时抓住了外形中最有特点的颜色。而后,通过交换语句,联系图片,进一步理解作者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最后拓展《翠鸟》片段内容作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有顺序地观察。通过以上种种方法,步步紧扣,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理解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将观察所得写下来。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于作者使用的观察方法理解较好,也能使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一课一得,参与性较高。二、联系字源,理解字义“翠”字是本课教学中要掌握的一个生字,学生要正确书写理解。在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通过字源认识“翠”,而后对比理解“翠”字。在理解“翠”原义基础之上,扩展为生活中见到的与“翠”相关的事物,将课内与课外进行迁移整合。

      回顾整节课,预设的东西还是有点多,忽视对学生的生成性指导,当学生提到“鹦鹉”这个词语也能让他感受到美丽时,急于下定论,而没有静下心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更明确以后在备课的时候不只要备教材,还应该备学生,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更上新台阶。

10月21日周三:第三节,学习了课文《金色的草地》,对重点词语就习学习。

10月22日周四:进行了作文教学,同时完成了作文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反思:孩子们描写的小动物,比较贴近生活,动物的外貌描写、生活习性基本到位。但在表述的过程中出现书写不规整,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等毛病。今后要注重阅读训练,加强积累,并要在课堂中练习孩子说话。

10月23日周五:第一、第二节,完成了《金色的草地》教学,并完成了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金色的草地》讲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蒲公英又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植物,尤其为我们农村小朋友所熟悉,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抓住学生的那份好奇与喜爱展开深入的探讨。首先从草地出发,“……的草地”你见过什么样的草地?展示课题--金色的草地,从而引出话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脑袋就会随之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这草地和我们现在见到的是一样的吗?一些疑问出现后引导走进课文,初读课文后并检查生字词。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品读主要采取个人读,小组读,小老师领读,学生大声朗读,一来可以检查刚才字词教学的效果,二来可以了解课文内容,明白金色的草地主要是在讲述蒲公英的变化。本文的重要线索是围绕着文章的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来写的。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草地的可爱,从哪里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

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应多引导其多读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学习品读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飞翔着,它似乎在许找自由,寻找梦想……”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情感积累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目标完成:在紧张与忙碌着,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没能完成检测,下周将抽空补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