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观《金刚经》(26)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法身,般若,空性,佛性,自性,觉性,本心,本元心,真心,佛心,无分别智,如来.....皆如同一个人的不同名字,指的都是究竟超越的智慧本体。只不过,不同的名称在智慧本体的体、相、用上各有侧重而已。不仅以上名称,所有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其背后的密义仍然指向究竟超越的智慧本体。比如,无量光如来,无量寿如来,无边身如来等等。

究竟超越的智慧本体,本自超越一切相,不是任何一种相,所有将任何一种相认定为如来、法身,都是错误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如来,除了用来指代法身——究竟超越的智慧本体,有时,也用来指代释迦牟尼。

以须菩提的智慧境界,如果将如来视作智慧本体,那么他就不会这样回答,只有当他将如来视作释迦牟尼的代称时,才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据说,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庄严。但佛陀所证悟的让生命自由解脱的智慧——金刚般若智慧更为重要。

所以,当人们说到如来时,应由此而契入般若智慧中、安住于般若智慧中,这也许才是佛陀以如来为名号的本意。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所以佛陀回应说,若以三十二相去认识如来,就会错认。如来本自超越一切相。须菩提很快就明白了佛陀的话,如来这个称呼其实指向的是般若智慧本身,因此回答说,不应以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陀为了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他要开示的意旨,用偈颂的方式再次强调: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以感官可以感知到的现象去认识如来,就会误入歧途,而无法契入到真正的般若智慧之中。

只有穿透所有的现象,看破放下所有的现象,了悟到一切现象缘起性空的本质、无常无我的本质,才能扫除心中的各种妄想、分别、执著,才能放下对一切外境的攀援,才能回到自己的内在,发现自己本有的本自无染的清净本心,此心无形无相,超越一切现象,也超越一切概念,当此心赤裸显露出来的时候,犹如乌云散去,天空显露,本无生灭,本无来去,本自寂静,本自清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