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女:我是一個很需要儀式感的人 男:啥是儀式感? 儀式感存在於某種固有模式 儀式感是情感的寄託與昇華 儀式感背後的文化傳承與發展

昨天晚上閒來無事,打開電視看了一檔子節目,看得我樂呵呵的。節目開始,一個蠻清秀的小夥子,站在舞臺中間,對面是圍成半圓的24位女嘉賓,個個光鮮亮麗,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在故事快要結束的時候,臺上還有好幾盞燈亮着,我以爲這是要“夫妻雙雙把家還”呀,內心還有點小激動,那一刻我就把臺上那位當成是我了。

故事總有機會變成事故的。小夥子在分享感情經歷的時候說了句:“我在感情中很細心,但實在不懂女生想要的儀式感。就好比我的前女友,我覺得一年過一次七夕就好了,但她覺得還要再過一次2月14日才滿足。”還沒說完,臺上的燈就被幾個“光速少女”秒按了。其中一個女娃娃說:“雖然我覺得你很不錯,但我很需要儀式感。”

小夥子遺憾離場,我也表示很遺憾。在喝了兩杯茶後總結出兩個道理。一是生活需要儀式感;二是話說的太多容易沒女朋友。(抖個機靈,手動狗頭保命)

那啥是儀式感呢?爲啥又需要儀式感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儀式感存在於某種固有模式

關於儀式感,百度百科詞條是這麼解釋的——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儀式感無處不在。《小王子》也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這就很好理解了,古往今來的諸多節日、紀念日都可以算是儀式感的某種形式,但又不僅僅侷限於此。

這裏我們首先要講一下什麼是儀式,然後再去講什麼是儀式感。

那什麼是儀式呢?祭祀是一種儀式,清明掃墓是一種儀式,升國旗、唱國歌也是一種儀式。甚至於“喫飯、睡覺、打豆豆”也是一種儀式,我不打別人,就打豆豆,因爲打豆豆這種行爲有特別的意義。這些都是儀式,儀式充斥着我們的生活,低頭可見。儀式可以讓一件事顯得或嚴肅、或莊重,用一種規範化的行爲去提醒人注意,注意什麼呢?注意這些儀式所傳達的精神。

穿的整整齊齊,迎着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去升國旗,這是儀式,是提醒我們要不忘初心,要時刻銘記這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血淚給我們打下的江山,這是儀式感。同樣的,我一天不打豆豆,就覺得渾身不爽,喫不好飯,睡不好覺,爲了能夠喫好飯,睡好覺,打豆豆就成了我的心理寄託,是幫助我更好生活的一種行爲方式,這也是儀式感,只是可憐了豆豆,沒學好《民法典》,也不會維權。

儀式感存在於某種固有模式——但又不侷限於形式

一個姑娘對一個男生說:“你要給我買花,每天買一朵,不買就是不愛我。”花要玫瑰,玫瑰要紅色,紅爲玫瑰紅。你要站在八點鐘的門口,敲我的門,敲三下,等我開門,然後說一句:“我愛你”,日日如此。

儀式感是生活的調味料,讓生活更有味道,但加多了,生活就會變得苦澀難以下嚥。就像我舉的這個例子,當然是很誇張了,但生活裏也不乏其人。有些人爲了追求儀式感,會去尋找刻意的模式,並將之固有化、日常化,認爲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體現你對我的重視和關注。送花只是愛的一種表達形式,而不是爲了證明我愛你。滿屋子的花證明不了什麼,只能證明你既有錢又有時間。花上的露珠可以說我愛你,插花的花瓶同樣可以說我愛你。

儀式感是生活裏的小確幸。去年七夕,你帶我去看了我們最愛看的電影;今年中秋,你陪我一起做五仁餡的月餅。這也是儀式感,是屬於兩個人生活裏的小確幸,是自然的,是美好的,是值得珍惜和回憶的。如果天天喫五仁月餅,當作一個固有化的模式,我想你女朋友不打你,月兔都會去打你,現在都流行蓮蓉蛋黃了。


所以說,儀式也要把握一定的度,儀式不是形式,更不是形式主義。你要做五仁餡的月餅,前提是你倆得都喜歡,有一人不喜歡,甜就變成膩。

儀式感是情感的寄託與昇華

其實從上面所講述的例子,大家也都可以看到生活是需要一定的儀式感的,藉此我們也可以來分析很多問題。

舉個例子。

網紅博主——李子柒,想必大家沒見過也聽過了。人紅是非也就多了,在無數的讚美聲中也有部分人對她展開了批評,且批評她的人越來越多,在微博定時留言更新視頻批評她也慢慢地成爲了某些人的儀式,莫非他們也在追求一種不可言喻的儀式感?

有人說她的視頻假,充滿了做作。你看田間耕作的人哪有穿的這麼仙的,不像是種地的,倒像是下凡的。哇,她太厲害了吧,會做衣服,會釀酒,做衣服要選桑,釀酒要挑糧,背後肯定有團隊。她的生活太有儀式感了,變得遙不可及。不可否認,現實生活裏是沒有這樣的,但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日三餐粗米飯的生活拍出來,你看嗎?我說的有點絕對,但大部分人是肯定沒興趣看的。

李子柒的視頻是超脫生活的,我們要看到視頻背後傳達的意義。是現代人對美好田園生活的一種精神寄託,一種嚮往,一種超凡脫俗。這些儀式感的背後,繼承的是我們的精神需求,是我們現實生活不足以滿足精神需求的一種情感表達。我們知道這個就可以了,明知你假,明知不可能實現,但看完很爽,心情愉悅,喫嘛嘛香。

儀式感是情感的寄託和昇華,既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虛擬的。

我有時候想要寫文章了,就一個人躲在房間裏,關緊門窗,關掉頭頂明晃晃的吊燈,打開小檯燈,在那冷靜的燈光裏,點上一盤香,看着煙霧繚繞,就覺得心平氣和。有一次看賈老的紀錄片,他老人家寫小說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躲在滿是佛像的屋子裏,鋪好紙,點上香,香要檀香,字要手寫。我當時覺得我離賈老很近了,再添一尊佛像,我就封神了,等到檀香燃盡,我才發現我天真,我跟賈老的差距,不是一尊佛像的問題,但我確實離他很近了,就像檀香那微弱的光。

儀式感背後的文化傳承與發展

寫到這裏,不禁想要聊一下中國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現在很多人都說啊,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就像走過場一樣,其他的節日也都是這樣,反倒是那些舶來品越發隆重了,比如聖誕節。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我個人覺得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儀式感的缺失。以前過年是什麼樣子的——張燈結綵,穿新衣,戴紅帽,爆竹炸起來,雞鴨魚肉整起來,順便去隔壁老王家順點臘肉和糖紙花兒,一邊喫一邊往窗上貼……現在呢?出門定個年夜飯,一邊刷手機一邊看春晚。青年小夥不愛過節了,上了年紀的大媽大嬸也不愛了,因爲以前過節的那些儀式要麼變成了日常,要麼被依法取締了(禁放煙花爆竹,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沒有了新鮮感,沒有了期待。你會發現,以前過年的那些東西都是舊習俗了,現在已經不合時宜了。爲啥聖誕節還那麼隆重,因爲它契合現代生活,get到現在年輕人的點了啊。用毛主席的話來講就是中國傳統節日太守舊,沒有與時俱進。這些儀式啊,不合時宜了,就像那個五仁月餅一樣。

人們不愛喫五仁月餅了,我們就包成蓮蓉蛋黃餡的,說不定以後還有豬肉韭菜餡的。傳統節日也是,中秋還是那個中秋,但月餅可以有不同餡的。

這個展開講就太多了,我今天就只說七夕節,說七夕單純是因爲昨晚看了《非誠勿擾》。

七夕節,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爲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是吧,跟愛情沒啥關係。但現在一般意義上都認爲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這又是咋來的呢?有人說是因爲“牛郎織女”的傳說,信這個說法的最多,我也就選擇相信了。但不管怎樣,現在的七夕節也算是個愛情節日了。官方也是這麼說的,中央廣播電臺在今年七夕準備了一個特別的節目《天下有情人·此夕最相思》,妥妥的情人節,我準備到時候好好看,因爲我的女神——陳喬恩要去表演節目。

前兩年,人民網也發佈了一篇官方文章——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喚醒傳統節日的儀式感。說過去拜年講究作揖、磕頭,如今短信、視頻、微博都可以成爲心願的承載。過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豐盛年夜飯,如今全家一起看場電影、拍張合照,同樣定格幸福團圓。是嘛,儀式感是要跟隨時代潮流的,是要與時俱進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節日是傳承的,而不是繼承,它的載體是變化和發展的,我們要發揚的是它的精神,是它的內涵,而不是它的皮囊和骨架。

所以我們要正確的看待節日,看待儀式感,透過這些儀式,去關注背後引人深思的文化意義。節日有儀式感,背後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生活也有儀式感,背後是我們的愛與不捨,是每一次的小確幸。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我想,我們還是要有儀式感的,一定的儀式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所以,請放心大膽的使用這個技能,但要注意一點,就是,可以送花,但不一定非要玫瑰色;可以做月餅,但不一定非要五仁。

最後的最後,提醒一下各位帥哥靚女,明天就是七夕節了,該送花的送花,該敲門的敲門,等待你的不一定是驚喜,但錯過了就沒有辦法在下一個中秋包月餅了哦。

微信公衆號:願逐月華柳照君    (原文在公衆號,各位大佬可以關注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