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问子贡说:“孔老夫子是圣人吗!他怎么啥活都会干啊?!”

子贡回答:“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说子贡与太宰的对话,回应说:太宰真是知我者也!不过我不是因为圣人而多才多艺。我小时候家里穷,地位低,所以什么粗活都会干!君子有很多才能吗?

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是生下来就是君子,总有他的成长过程。而成长中,也和普通人一样,干普通人的活,他一定干得不普通,“多能鄙事”,圣人多能干粗活,因为他不会认为什么活不该我干,而是干什么都能干好!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昨天所学习到的内容。

《子罕篇》的第5章,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说的是孔子在匡地被围困,当地人以为他是曾经祸害过他们的阳虎,就想杀了他们师徒,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孔子没有慌,没有乱,说了一番非常慷慨自信的话。

文王已经逝去了几百年了,文化礼制衣钵传到了我的手里面。如果上天想让这些文化断绝,那么怎么会能传到我这儿来呢?

如果上天不想让文化断绝的话,那么这些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足可见孔子的自信,孔子的从容。孔子相信,邪不压正,问题总会解决,我不当命丧于此,所以说大家不用惊慌。

临危不乱才能够静,静才会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够从容的去与对方周旋。通过一番交涉,最终澄清了事实,孔子不是阳虎,也没有祸害过他们,与他们无冤无仇。

这些匡人知道了真情以后,就退去了,孔子也由此化解了一场危机。

我们从中要学习的,就是孔子的这种高度自信,从容不迫,临危不惧,同时也要向他学习的是他的使命感,他认为传统文化的衣钵传承在我身上,我身负重任。我还没有把自己的事业完成呢,怎么可能轻易地就死呢!

好了,具体的东西在昨天有详细的解说,我们就回顾到这里。

接下来我们学习的这一章,是别人和孔子弟子子贡的对话。孔子知道以后,做出一番自我评价。

通过别人的对话和孔子的说辞,大家可以知道,在孔子活着的时候,真的就已经被人称为圣人了,而孔子并不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圣人。圣人认为自己是从普通人蜕变而来的,而不是像子贡说的似的,生下来就是圣人。

先看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这句话,大家一定要好好地体会,它绝对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我们先具体来分析。

这里这个太宰的“太”,有的地方写大,大也是太,是一个意思。这里直接写太了,太宰是一个官儿。

太宰向子贡感叹说:孔老夫子是圣人吗!他怎么什么活都会干而且干的很好呢?

说到太宰,这个太宰是谁啊?叫什有么名字啊?是哪一国的?

因为当时是诸侯国嘛,好多国家,不像有我们现在的国。当时的国就是诸侯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或者我们现在的市或者是一个县,一个县就是一个诸侯国,最大的诸侯国就是大约省那么大。

这里面没有实际的记载,后来朱熹也搞不清楚,张居正也没弄明白,就只是说当时有一个人,是太宰这个职务。

后来清朝大儒刘宝楠,他考证了,说是吴国的太宰伯嚭,就是被勾践贿赂,出卖了夫差,后来又被勾践杀掉的那个。

因为史料曾经记载,说伯嚭曾经和子贡讨论过,孔子问子贡说,孔夫子这个人怎么样?

子贡说我不晓得啊!伯嚭说:你都不晓得,怎么还跟着他呢?

子贡说,就是因为不晓得才跟着老师的。老师就像一座大山,百姓都可以在山上开采,但并不晓得山的全部。

你怎么了解老师,你都了解不全,因为老师真的是太高大了,太广阔了。我们就像樵夫一样,具体的在山上干点什么,了解一点没问题,想全面的了解他,太难了。

伯嚭就说,那你可以给老师加分啦。这个意思就是因为你的存在,你的老师孔夫子会更加高大起来,别人会更加尊崇孔子。

子贡说:加不了,我就像一抔土,老师是一座山,把一抔土堆到一座山上,能把山加高吗?

这里大家听好好听一下,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子贡真的就把孔子往高里说,那后来我们再往下学的时候,子贡还这么跟别人说过,说:孔子——我们老师,就像太阳;我像什么呢?像萤火虫!我跟他比,差的不止是十万八千里,你们还说我比我老师强!那怎么可能呢?

子贡和伯嚭的问对,令人感慨,师傅要靠徒弟,真的。那天我在发王阳明这本书里的精彩内容的时候里面也说过:

这个师傅和徒弟是互相成就的,没有高徒,何来名师!没有名师又何出高徒?因为我教出高徒,所以说我是名师,因为是名师我才能出高徒,这是相生相伴的关系。

我们看一个人,你交办给他的事儿,他能完成六成,就可以接受了,人才难得。能100%完成,这就是福气,有的人呢,还能给你加分,就是做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好,那就是什么?福气啊!是不是?

我本来想让你做点事儿,只有这一点期盼,结果你做的远比我期盼的要好很多,这样我是不是特别的开心和高兴!子贡就属于这样的人。

可以这样说,孔子之所以后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当然得益于他本人,以及他门下那么多弟子的贡献。

因为他死了以后,他弟子好多都开馆讲学,弟子很多嘛,他的弟子3000,贤人72,他的弟子的弟子那就不止远这个数了,有的学生徒弟都是几百人的。

另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有子贡的存在。子贡有钱,而且子贡能说会道,他不断的宣扬孔子的学问与道德。

子贡和颜回不一样,颜回是个君子,他不屑于去捧人,或者说自夸。

但子贡逮着人就和人说,我师傅好厉害!其实他可能有点私心,我师父厉害,你看我厉不厉害,名师出高徒嘛!

接着往下说,说到正题,伯嚭就问子贡说:孔夫子是圣人吗,他怎么干啥都行呢?

子贡就说了,他是天纵之圣,就是生下来就是圣人,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的,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因此才多才多艺啊!

子贡这么一说,就好像孔子是个天才,他生下来什么都会,我们只有仰望的份儿,是高不可攀的。那就使我们和孔子的距离,就大了很多!

他天生就那么厉害,我们跟他没法比,他就是太阳,我们就是萤火虫,那怎么比啊?孔子听了以后孔子的回答其实才是正解。

孔子说什么呢?说太宰,真的了解我吗?这里“知我乎”应该是问号,我们这里用的是华杉的,是个叹号,其实是不对的。就是太宰他并不真的了解我,他怎么能了解我呢?

我之所以那么多能,就是别人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会,不是因为我是天才,而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地位比较低,不得不干很多事情,干很多普通的活,所以我才会的这么多。

这里,要和大家交代一下,就是孔子,我们多次讲过,他的父亲是叔梁纥,岁数比较大。他的母亲又比较年轻,出生不久他父亲就死了,所以说他算是孤儿,少年丧父是孤。

后来有人考证说,孔子的父亲娶了一个不是贵族的平民家的孩子,就是这个颜征在,他母亲,不属于正式承认的,所以小的时候他不是贵族身份,属于平民身份。

到十四五岁的时候才被家族认可,所以说在少年的时候他其实就是普通人,什么活都得干,为了谋生。也可能放过牛啊,驾过车,烧火柴,做过会计,当过仓管,没有他不干的。

就是在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学很多东西。

咱再看最后一句“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理解其实是有歧义的。有人说,君子需要这么多技艺吗?不需要!我觉得不是。

说这种话的人认为君子就是做大事的,不需要太专,事实上你怎么做大事呢?你小事情都做不好,一屋都扫不了,你能扫天下吗?所以我认为不是这样说法。

那有的解释说,君子会有很多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这句话也说不通。其实我认为,这句话正解是:我的技艺多吗?也不多呀!

当然,如果把君子看成是有地位的人,因为过去君子其实一个是品德高尚,另外一个是地位高,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贵族,接受教育,普通人接受不到教育,也不识字,相对没有知识,所以说也很难修成君子,不需要太多哈。

我觉得我们把这里理解成自谦之词就好了,这是自己谦虚。就是我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厉害,我也就是普通人而已,只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地位比较低,不得不去做很多粗活,所以我才有了现在的多才多艺。

事实上,我们通过这句话应该能够看得出来,君子不器,孔子多次强调过。就是君子不要把自己固定了,我就是一个什么东西,我就这样了,我只能干什么,我是个笔筒,我只能装几支钢笔,我是个琏瑚,我只能盛小米。

而是我有无限的可能,我做什么都能行。就像水一样,到什么地方能变什么样子!总能够与这个环境相适应,能够把该做的东西做好。

君子不是生下来就是君子,他有一个成长过程。成长过程其实是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干普通人干的活。但是和普通人不同的地方是哪里呢?普通人,干一件活,干一辈子,也未必能干好。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经验,十年的经验。实际上他哪是有什么十年的经验啊?他是把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而已,对不对?到了一定程度,他不长进了!

就像我们写字似的,小时候就学会写字了,但到老了也不长进,怎么看也拿不成把,是不是!我觉得这是最形象的。

但孔子不一样,他是把最普通的东西,不干则已,一干就要干好,干的出色。

所以,凡是孔子接触过的事,它都能够干得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他用心,在什么事上都能够钻研琢磨,把它做到位!日积月累起来,就成了别人眼里的圣人了!因为在别人看来他是真的啥都会,而且都做的好。

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的六艺。孔子都精通,而孔子会的远远大于这些,可以说在当时就是万事通,你只要问他什么,他都知道。看他做什么,他都做的那么好,所以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吸引那么多学生。

其实这也就提醒我们,一定要记住,学无止境。要博学,同时要专、要精。这两个其实并不矛盾。博是广度,专和精是深度。深度有了,广度大了,你的体量就大了!

就像李笑来老师后来说,多维度竞争力似的,多个维度上都很出色,你不出色怎么可能?

另外一个点就是出身。出身不好,是好事还是坏事,那要看人。

有的人出身不好,那就成为干不好的借口,我就是生下来穷,我家庭条件就不好,所以我平庸是正常的,那就是普通人,庸人。

而正因为出身不好,所以我要学习,我要改变,我要改变自己,改变家庭,改变这个社会,让穷苦人都能够受教育,那是圣人。

像北宋的名臣范仲淹,小的时候就非常穷苦,连饭都吃不饱,熬的稀粥,冻了,分成四块,一顿吃一块,立上大志,后来成为千百年来学习的典范。

我最近一直在看另外一个圣人王阳明,他小时候条件好一点不假,但是他受的苦,我相信很多人都挺不住。

他在贵州龙场那个地方做个驿丞,龙场那个地方荒山野岭,有瘴气,没有吃的,没有住的,他带的三个仆人还都生病了,都需要他照顾,从小是富家子弟,他爹是状元,一个没吃过苦的人,自己学着生火、做饭,伺候人,没有他不会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能够静坐修心,诚意正心,止,定,静,安,虑,得,不断的去修,所以后来他能在龙场悟道,创立了心学,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公认的圣人。

时间也到了,我再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外人都会认为孔子是圣人,所以能多才多艺。而子贡认为孔子就是天生的,都在神化和拔高。

孔子自己很清晰的告诉大家,我不是生来就是圣人才很厉害的。我是因为出身穷,出身比较低,做事的过程中学来的,不是什么天生的圣人,就是我一步一步修炼,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才有的今天。

所以我们战友们也不要望洋兴叹,谁多厉害,我跟他不可比。

比不是比我们渺小,而是要以此为榜样,向他们来学习,效仿他,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我应该怎么说,怎么做,我可能达不到他那个高度,但我无限接近,用我最大的可能向圣贤靠齐,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如此,你立好志,再做好事,持之以恒的话,我相信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太差,只要你能持之以恒的去做,调整好心态,一门专修,最后得道也不是不可能。

好了,时间到了,有点耽误大家时间了,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学习下一章。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这个话我相信大家都看不懂,那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再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